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立专利>正文

一种浮渣中铝液的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6152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4 17:53
一种浮渣中铝液的分离装置。涉及浮渣中铝液的分离装置。提供了一种对浮渣中残存的少量铝液进行回收的浮渣中铝液的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搅拌臂、搅拌轴、驱动电机和分离釜;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进渣口,另一侧设有出渣口;所述分离釜设在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分离釜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出液口;所述驱动电机设在所述壳体顶壁的上部,所述搅拌轴贯穿壳体顶壁;所述搅拌臂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轴的底部、且伸入所述分离釜内;所述出渣口下缘高度与所述分离釜上缘高度一致。所述出渣口的内侧设有揽渣板,所述揽渣板呈弧形、开口朝向浮渣运行的来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渣中铝液的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金属回收冶炼
,尤其涉及浮渣中铝液的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从资源角度出发,国家提倡对废旧有色金属进行回收再利用。其中铝质废旧金属在熔炼后,会形成漂浮在铝液顶部的浮渣(温度670-900°C)。以往这些浮渣均作为垃圾处理。由于这些浮渣中仍含有一定量的铝液,冷却固化后,一是对环境造成污染,二是浪费了有色金属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对浮渣中残存的少量铝液进行回收的浮渣中铝液的分离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搅拌臂、搅拌轴、驱动电机和分离釜;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进渣口,另一侧设有出渣口 ;所述分离釜设在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分离釜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出液口 ;所述驱动电机设在所述壳体顶壁的上部,所述搅拌轴贯穿壳体顶壁;所述搅拌臂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轴的底部、且伸入所述分离釜内;所述出渣口下缘高度与所述分离釜上缘高度一致。所述出渣口的内侧设有揽渣板,所述揽渣板呈弧形、开口朝向浮渣运行的来向。所述分离釜的表面设有若干环形凹槽。若干环形凹槽之间还设有使得相邻环形凹槽连通的直槽,所述直槽连通出液口。`本专利技术将从熔炼炉中扒出的浮渣,直接送入进渣口,然后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铝液的密度大于浮渣密度,铝液会从分离釜底部的出液口留出,凝固后即形成低纯度铝块。再回炉熔炼,逐步提高纯度。同时,在不断加入浮渣的过程中,密度小的浮渣通过揽渣板流出出渣口,可以连续进行分离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分离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中I是壳体,11是进渣口,12是出渣口,121是揽渣板,2是搅拌臂,21是搅拌轴,22是驱动电机,3是分尚爸,31是出液口,32是环形凹槽,33是直槽。【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如图1-3所示:包括壳体1、搅拌臂2、搅拌轴21、驱动电机22和分离釜3 ;所述壳体I的一侧设有进渣口 11,另一侧设有出渣口 12 ;所述分离釜3设在所述壳体I的下部,所述分离釜3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出液口 31 ;所述驱动电机22设在所述壳体I顶壁的上部,所述搅拌轴21贯穿壳体I顶壁;所述搅拌臂2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轴21的底部、且伸入所述分离釜3内;所述出渣口 12下缘高度与所述分离釜3上缘高度一致。进渣口 11的下缘高度高于出渣口 12的下缘高度。所述出渣口 12的内侧设有揽渣板121,所述揽渣板121呈弧形、开口朝向浮渣运行的来向。所述分离釜3的表面设有若干环形凹槽32。若干环形凹 槽32之间还设有使得相邻环形凹槽连通的直槽33,所述直槽33连通出液口 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渣中铝液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搅拌臂、搅拌轴、驱动电机和分离釜;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进渣口,另一侧设有出渣口;所述分离釜设在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分离釜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出液口;所述驱动电机设在所述壳体顶壁的上部,所述搅拌轴贯穿壳体顶壁;所述搅拌臂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轴的底部、且伸入所述分离釜内;所述出渣口下缘高度与所述分离釜上缘高度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渣中铝液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搅拌臂、搅拌轴、驱动电机和分离釜;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进渣口,另一侧设有出渣口 ;所述分离釜设在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分离釜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出液口 ;所述驱动电机设在所述壳体顶壁的上部,所述搅拌轴贯穿壳体顶壁;所述搅拌臂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轴的底部、且伸入所述分离釜内;所述出渣口下缘高度与所述分离釜上缘高度一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立
申请(专利权)人:高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