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碳纤维制造用催化剂和碳纤维的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59929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4 03:41
一种碳纤维、碳纤维制造用催化剂和碳纤维的评价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在不进行高温热处理的条件下提供一种析出于电池、电容器等电化学设备的电极而可能引起短路(short)等的金属离子的溶出量少的碳纤维。其解决方法是:一种碳纤维,其包含:Fe、选自由Mo和V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催化剂金属、以及金属氧化物载体,利用拉曼分光测定得到的R值(ID/IG)为0.5~2.0、催化剂金属的电化学性金属溶出量为0.01质量%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更详细而言,涉及通过负载催化剂而合成且源自催化剂金属的金属溶出量低的碳纤维和用于制造该碳纤维的催化剂、以及对添加至电池或电容器的电极内时的碳纤维的金属溶出量进行评价的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法(使烃等在催化剂金属上进行热解而形成碳纤维的方法)以及物理气相沉积法(利用电弧、激光等使石墨升华、并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碳纤维的方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比较容易进行反应器的批量放大,因此是适于大量合成的方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浮游催化法)是:在苯等烃中溶解成为催化剂的金属化合物、硫等助催化剂,以氢气作为载气供于加热至1000°c以上的反应场所,在该场所中进行催化剂生成和碳纤维的生长。另一种方法(负载催化法)是:向加热至500~700°C的反应场所投入预先制备的负载催化剂(载体上负载有催化剂金属或前体的催化剂),供给乙烯等烃与氢气、氮气等的混合气体,使其反应。浮游催化法由于在1000°C以上的高温区域下反应,因此不仅进行在催化剂金属上的烃的分解,而且还进行烃的自分解反应。热解碳在以催化剂金属为起点而生长的碳纤维上沉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纤维,其包含:Fe、选自由Mo和V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催化剂金属、以及载体,利用拉曼分光测定得到的R值即ID/IG为0.5~2.0、催化剂金属的电化学性金属溶出量为0.01质量%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24 JP 2012-1858151.一种碳纤维,其包含:Fe、选自由Mo和V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催化剂金属、以及载体,利用拉曼分光测定得到的R值即ID/IG为0.5~2.0、催化剂金属的电化学性金属溶出量为0.01质量%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其中,载体含有金属氧化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其中,利用X射线衍射得到的晶面间距CO为0.680~0.695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其中,{Fe质量/(Fe质量+载体质量)} X 100 (质量%)为5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其中,相对于Fe的Mo为0.1摩尔%以上且不足5摩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其中,相对于Fe的V为0.1摩尔%以上且20摩尔%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其中,相对于Fe的V为0.1摩尔%以上且5摩尔%以下。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其中,催化剂金属仅包含Fe和Mo。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碳纤维,其中,碳纤维形成聚集体,该聚集体中的碳纤维未在固定方向取向。10.根据权利要求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竜之山田祐辅中村武志
申请(专利权)人: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