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洪均专利>正文

一种能够提高中密度纤维板制造质量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364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中密度纤维板制造质量的工艺,采用摩擦式剥皮机进行剥皮;通过切片机将原料切成木片;经过切片和分选的合格木片进入软化蒸煮工序;蒸煮过的木片经过挤水处理后进入热磨机,磨盘磨齿的形状对热磨的影响较大,不同的磨齿可以磨出不同的纤维产品,经热磨机研磨后成为纤维;经过铺装机铺到传送带上送往压机;经过铺装成型预压后,进入热压,经过热压成型之后的板材被裁成标准幅面的板材;经过冷却和裁边的板材首先经过粗砂工艺,由砂架上较粗的砂带打磨,再经过精砂工艺,由砂架上较细的砂带打磨,成为成品,打包存放。该工艺的工艺简单,能够保证中密度纤维板的质量,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量,减少了原材料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提高中密度纤维板制造质量的工艺
技术介绍
木材是能够次级生长的植物,如乔木和灌木,所形成的木质化组织。这些植物在初生生长结束后,根茎中的维管形成层开始活动,向外发展出韧皮,向内发展出木材。木材是维管形成层向内的发展出植物组织的统称,包括木质部和薄壁射线。木材对于人类生活起着很大的支持作用。根据木材不同的性质特征,人们将它们用于不同途径。木材可分为针叶树材和阔叶树材两大类。杉木及各种松木、云杉和冷杉等是针叶树材;柞木、水曲柳、香樟、檫木及各种桦木、楠木和杨木等是阔叶树材。中国树种很多,因此各地区常用于工程的木材树种亦各异。东北地区主要有红松、落叶松(黄花松)、鱼鳞云杉、红皮云杉、水曲柳;长江流域主要有杉木、马尾松;西南、西北地区主要有冷杉、云杉、铁杉。树干由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即木材)和髓心组成。从树干横截面的木质部上可看到环绕髓心的年轮。每一年轮一般由两部分组成:色浅的部分称早材(春材),是在季节早期所生长,细胞较大,材质较疏;色深的部分称晚材(秋材),是在季节晚期所生长,细胞较小,材质较密。有些木材,在树干的中部,颜色较深,称心材;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够提高中密度纤维板制造质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摩擦式剥皮机进行剥皮,摩擦式剥皮机是一个钢制的、直径大约3米的一个滚动筒,由电机带着滚筒转动,在高速转动过程中,原木互相碰撞,利用原木碰撞和摩擦的力量,把原木的树皮剥掉;(2)通过切片机将原料切成规格厚度1mm,长宽2‑3mm的木片,切过之后的木片,进入筛分工序,通过振动筛分选木片,大的木片送去重新切小,碎屑直接送到锅炉房作为燃料;(3)经过切片和分选的合格木片进入软化蒸煮工序,蒸煮缸内压力0.8mpa,温度为170℃,蒸煮时间为5分钟;(4)蒸煮过的木片经过挤水处理后进入热磨机,磨盘磨齿的形状对热磨的影响较大,不同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提高中密度纤维板制造质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摩擦式剥皮机进行剥皮,摩擦式剥皮机是一个钢制的、直径大约3米的一个滚动筒,由电机带着滚筒转动,在高速转动过程中,原木互相碰撞,利用原木碰撞和摩擦的力量,把原木的树皮剥掉;(2)通过切片机将原料切成规格厚度1mm,长宽2-3mm的木片,切过之后的木片,进入筛分工序,通过振动筛分选木片,大的木片送去重新切小,碎屑直接送到锅炉房作为燃料;(3)经过切片和分选的合格木片进入软化蒸煮工序,蒸煮缸内压力0.8mpa,温度为170℃,蒸煮时间为5分钟;(4)蒸煮过的木片经过挤水处理后进入热磨机,磨盘磨齿的形状对热磨的影响较大,不同的磨齿可以磨出不同的纤维产品,磨盘的间隙与纤维的分离度有关,磨盘间隙是纤维直径的3-4倍,经热磨机研磨后成为纤维,在压力容器内,利用高压蒸汽迅速升压,4公斤压力保持30s,迅速升压至7-8公斤,保持5s,立即卸压,木片被迅速分离成褐色絮状纤维;(5)整个干燥系统由热源、空气预热器、干燥管道,风送系统、旋风分离器、监测控制装置、安全防火措施部分构成,由于干燥工序时,胶罐里配制好的胶,以喷雾的形式,随同纤维一起进入干燥管道,混有酚醛胶的纤维在管道内停留时间5-7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洪均
申请(专利权)人:郑洪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