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遮阳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75902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3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遮阳板系统,包括遮护面板总成、第一枢轴总成和第二枢轴总成,所述第一枢轴总成设置在汽车前风挡玻璃的上沿处,所述第一枢轴总成绕水平方向旋转;所述第二枢轴总成设置在汽车前风挡玻璃上沿且靠近汽车A柱一侧的位置,所述第二枢轴总成绕水平和/或竖直方向旋转;所述遮护面板总成包括遮护面板本体,所述遮护面板本体上设有储物盒,所述储物盒内设有可折叠或可滚装的柔性遮阳板。静电贴式遮阳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得遮阳板根据阳光照射角度进行遮阳面积大小调整和遮阳角度进行旋转调整;方便全方位调节遮阳板位置,遮阳效果好,同时还具有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遮阳板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内饰件制造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用遮阳板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内饰件制造
中,汽车遮阳板,就是安装在司机与副驾驶头部上方,用来防止阳光刺眼的板子。用的时候可以翻下来不用的时候可以上下翻,左右翻。现有技术中的汽车遮阳板安装在汽车前风挡、后风挡的上沿位置,为了避免阳光刺眼设计的,能来回搬动,从而调整太阳光对眼睛的照射度,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汽车用遮阳板系统,通常包括:在其一面一体地装配有支承杆的遮护面板;安装在车身上以锁紧和松开所述支承杆的夹紧单元;和在所述遮护面板的另一面连接的面板导向单元,其用于将所述遮护面板支撑到车身上,所述面板导向单元形成与所述支承杆同轴的第一枢轴,这样,所述遮护面板能够围绕所述支承杆枢转,同时将所述支承杆限制在所述夹紧单元中,并且所述面板导向单元使所述遮护面板能够同时在第二枢轴枢转,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枢轴相互垂直相交。现有技术中的汽车遮阳板适于容易地附接到夹紧单元和与其脱开。而且,当支承杆与夹紧单元脱开时,遮护面板构造成自动就位以遮挡侧窗,因此优化了使用遮阳板的便利性。但现有技术中的这样板存在如下诸多技术问题:1、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遮阳板采用面积固定的遮护面板,使得遮挡面积有限,不能根据阳光的直射角度进行调整,无法达到全方位遮挡阳光的目的,舒适性较差。2、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遮阳板采用固定的枢轴形式,使得遮护面板只能在固定的方向旋转,不能根据阳光的直射角度进行调整,无法达到全方位遮挡阳光的目的,舒适性较差;遮阳效果不理想,严重时,将酿成车祸。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遮阳板采用面积固定的遮护面板,使得遮挡面积有限,同时由于遮阳板采用固定的枢轴形式,使得遮护面板只能在固定的方向旋转,不能根据阳光的直射角度进行调整,无法达到全方位遮挡阳光的目的,舒适性较差,遮阳效果不理想,严重时,将酿成车祸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遮阳板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是,为了解决上述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遮阳板采用面积固定的遮护面板和固定的旋转枢轴,使得遮护面板面积和范围有限,不能根据阳光的直射角度进行调整,无法达到全方位遮挡阳光的目的,舒适性较差,遮阳效果不理想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是,设计一种遮阳面板面积可调遮护面板,同时,增加空间位置可调的旋转枢轴,使得遮阳板根据阳光照射角度进行遮阳面积大小调整和遮阳角度进行旋转调整。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用遮阳板系统,包括遮护面板总成、第一枢轴总成和第二枢轴总成,所述第一枢轴总成设置在汽车前风挡玻璃的上沿处,所述第一枢轴总成绕水平方向旋转;所述第二枢轴总成设置在汽车前风挡玻璃上沿且靠近汽车A柱一侧的位置,所述第二枢轴总成绕水平和/或竖直方向旋转;所述遮护面板总成包括遮护面板本体,所述遮护面板本体上设有储物盒,所述储物盒内设有可折叠或可滚装的柔性遮阳板。静电贴式遮阳膜。所述柔性遮阳板为静电贴式遮阳膜,所述静电式遮阳膜与汽车玻璃粘贴连接。所述储物盒包括壳体和盖子,所述盖子一端通过旋转轴与所述壳体连接,另一端通过按扣与所述壳体外表面连接。所述静电贴式遮阳膜为折叠结构,所述静电贴式遮阳膜展开后的宽度大于所述遮护面板本体长度的2倍。所述静电贴式遮阳膜展开后的长度大于所述遮护面板本体宽度的4倍。所述第二枢轴总成呈L形,第二枢轴总成一端与车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遮护面板本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枢轴总成包括固定架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遮护面板总成上,所述固定架与所述车顶固定连接。所述静电式遮阳膜一端与所述遮护面板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汽车玻璃粘贴连接。所述静电式遮阳膜为黑色膜或弱透光性遮阳膜。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遮阳板采用面积固定的遮护面板,使得遮挡面积有限,同时由于遮阳板采用固定的枢轴形式,使得遮护面板只能在固定的方向旋转,不能根据阳光的直射角度进行调整,无法达到全方位遮挡阳光的目的,舒适性较差,遮阳效果不理想,严重时,将酿成车祸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得遮阳板根据阳光照射角度进行遮阳面积大小调整和遮阳角度进行旋转调整;方便全方位调节遮阳板位置,遮阳效果好,同时还具有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附图说明】[0021 ] 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遮护面板本体;2为静电式遮阳膜。【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到技术方案是,种汽车用遮阳板系统,包括遮护面板总成、第一枢轴总成和第二枢轴总成,所述第一枢轴总成设置在汽车前风挡玻璃的上沿处,所述第一枢轴总成绕水平方向旋转;所述第二枢轴总成设置在汽车前风挡玻璃上沿且靠近汽车A柱一侧的位置,所述第二枢轴总成绕水平和/或竖直方向旋转;所述遮护面板总成包括遮护面板本体1,所述遮护面板本体I上设有储物盒,所述储物盒内设有可折叠或可滚装的柔性遮阳板。静电贴式遮阳膜。所述柔性遮阳板为静电贴式遮阳膜,所述静电式遮阳膜2与汽车玻璃粘贴连接。所述储物盒包括壳体和盖子,所述盖子一端通过旋转轴与所述壳体连接,另一端通过按扣与所述壳体外表面连接。所述静电贴式遮阳膜为折叠结构,所述静电贴式遮阳膜展开后的宽度大于所述遮护面板本体I长度的2倍。所述静电贴式遮阳膜展开后的长度大于所述遮护面板本体I宽度的4倍。所述第二枢轴总成呈L形,第二枢轴总成一端与车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遮护面板本体I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枢轴总成包括固定架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遮护面板总成上,所述固定架与所述车顶固定连接。所述静电式遮阳膜2 —端与所述遮护面板本体I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汽车玻璃粘贴连接。所述静电式遮阳膜2为黑色膜或弱透光性遮阳膜。本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任何在本实施的基础上进行变形或拓展,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用遮阳板系统,包括遮护面板总成、第一枢轴总成和第二枢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轴总成设置在汽车前风挡玻璃的上沿处,所述第一枢轴总成绕水平方向旋转;所述第二枢轴总成设置在汽车前风挡玻璃上沿且靠近汽车A柱一侧的位置,所述第二枢轴总成绕水平和/或竖直方向旋转;所述遮护面板总成包括遮护面板本体,所述遮护面板本体上设有储物盒,所述储物盒内设有可折叠或可滚装的柔性遮阳板。静电贴式遮阳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遮阳板系统,包括遮护面板总成、第一枢轴总成和第二枢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轴总成设置在汽车前风挡玻璃的上沿处,所述第一枢轴总成绕水平方向旋转;所述第二枢轴总成设置在汽车前风挡玻璃上沿且靠近汽车A柱一侧的位置,所述第二枢轴总成绕水平和/或竖直方向旋转;所述遮护面板总成包括遮护面板本体,所述遮护面板本体上设有储物盒,所述储物盒内设有可折叠或可滚装的柔性遮阳板。静电贴式遮阳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遮阳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遮阳板为静电贴式遮阳膜,所述静电式遮阳膜与汽车玻璃粘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遮阳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盒包括壳体和盖子,所述盖子一端通过旋转轴与所述壳体连接,另一端通过按扣与所述壳体外表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遮阳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劭瑾余庆耕吴学勇
申请(专利权)人:富卓汽车内饰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