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志强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鞋鞋底的制造方法及其使用的扣具技术

技术编号:975316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扣具(1),用于安装在组合鞋上,包括扣具本体(9),该扣具本体(9)中间设一个插孔(2)用以容纳与之相配的扣具配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2)内部垂向弯设一个弹片(5),在弹片(5)下方设有一个配合孔(51),配合孔两边横向设有弹性卡齿(3),该弹性卡齿(3)用于和与之相配的扣具配合部的对应卡齿相抵接,从而使扣具(1)和与之相配的扣具相结合。(*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鞋鞋底的制造方法及其使用的扣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鞋方法及其使用的扣具,尤指一种组合鞋鞋底制造方法及其使用的扣具。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解决传统鞋子的鞋面与鞋体固定在一起的弊端,如不经济,不具环保性,不符合现代人对美的追求等,业界设计制造了组合鞋,其通常由设有若干公扣体的鞋面及对应设有若干母扣体的鞋体插接组装而成。在制造具有扣具的鞋体或鞋面时,通常是将扣具先行在模具中定位,然后发泡或射出成型而形成具有扣具的鞋体或鞋面。然而,上述制造方法由于必须事先将扣具在模具中定位,所以不仅需要在模具上加装扣具定位装置及密封装置,而且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工作,过程相当繁杂。另外,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良品,则所述扣具由于已成型于鞋底而成为不良品的一部分,如果要回收扣具或大底材料,则需将扣具从该不良品上剥离,费时费力,不利于环保及大底材料之回收再使用以降低损耗。更为重要的是,上述制造方法在其它一些成型方式,如模外发泡中将无法使用,因为如事先将扣具在模具中定位,则模外发泡时扣具将无法随成型材料的膨胀而紧密结合及收缩而发生移位、变形,从而使公母扣具由于位置不对应而无法插接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鞋鞋底制造方法及其使用的扣具,其工艺简单、扣具与鞋底结合牢固,且利于环保。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扣具包括包括扣具本体,该扣具本体中间设一个插孔用以容纳与之相配的扣具配合部。插孔内部垂向弯设一个弹片,在弹片下方设有一个配合孔,配合孔两边横向设有弹性卡齿,该弹性卡齿用于和与之相配的扣具配合部的对应卡齿相抵接,从而使扣具和与之相配的扣具相结合。此外,在扣具的外壁对应弹片的位置设有一个凸环,其中心沿轴向形成一个贯孔,该贯孔和前述配合孔用于穿设一个抵柱,该抵柱用于推顶所述弹性卡齿后移而使其与与之相配的扣具配合部的对应卡齿相脱离。另外,在扣具外壁还延伸出若干与其成一定角度的倒刺。一种组合鞋鞋底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置料于模具中进行模外发泡或射出成型后进行模外发泡而成型具有预留孔的鞋底;(2)将扣具置入初始发泡后鞋底的预留孔中;(3)鞋底冷却收缩,扣具卡入鞋底。其中,所述原料可为EVA材料或其他发泡材料,该材料在打开模具进行模外发泡时,所述鞋底可膨胀至原模腔的两倍,即初始发泡后的鞋底为原模腔的两倍,此时鞋底材料呈松软状态,4-6分钟后,初始发泡后的鞋底冷却收缩至原模腔的1.5倍左右。所述扣具与鞋底的安装卡合过程如下:首先,将扣具置入初始发泡后鞋底的预留孔中,其中所述预留孔包括第一孔及与之相通的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孔径与扣具的周径大致相当,所述第二孔的孔径大于第一孔的孔径,并且其高度与倒刺的高度相当,在第二孔周缘上端形成一抵持壁。所述扣具置入预留孔中后,大约4-6分钟,鞋底冷却收缩,该预留孔随之而收缩,这样扣具倒刺随预留孔的收缩而刺入抵持壁上方松软的鞋底材料中,同时第一孔周壁亦卡持扣具本体,这样扣具就紧密固持于鞋底中。另外,本专利技术一种组合鞋鞋底的制造方法,亦可包括如下步骤:(1)成型具有预留孔的鞋底;(2)将周壁设有与其成一定角度的倒刺的扣具强压于具有预留孔的鞋底中。采用本专利技术组合鞋鞋底制造方法及扣具后,由于该扣具是在鞋底成型后装上的,因此省略了在模具中设扣具定位装置及密封装置的工序,并且在鞋底成型时出现不良品时不会浪费扣具,利于环保;此外,所述方法还解决了模外发-->泡成型时扣具定位移位的问题,而且,由于该扣具在周缘设有倒刺,成型后的鞋底上有与之相适应的预留孔,因此,成型后的鞋底与扣具结合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扣具的底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扣具的顶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扣具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扣具沿图1A-A向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扣具沿图1B-B向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扣具沿图1D-D向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扣具沿图1C-C向的剖视图;图8-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扣具安装及与鞋底卡合的过程图;图11-1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扣具安装及与鞋底卡合的过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考图1-7,本专利技术一种扣具1,包括扣具本体9,该扣具本体9中间设一个插孔2用以容纳与之相配的扣具配合部(未图示)。插孔2内部垂向弯设一个弹片5,在弹片5下方设有一个配合孔51,配合孔两边横向设有弹性卡齿3,该弹性卡齿3用于和与之相配的扣具配合部的对应卡齿相抵接,从而使扣具1和与之相配的扣具相结合。此外,在扣具1的外壁对应弹片5的位置设有一个凸环8,其中心沿轴向形成一个贯孔81,该贯孔81和前述配合孔51用于穿设一个抵柱(未图示),该抵柱用于推顶所述弹性卡齿3后移而使其与与之相配的扣具配合部的对应卡齿相脱离。另外,在扣具1外壁还延伸出若干与其成一定角度的倒刺13。上述扣具1可应用于不同的鞋底制造方法,下面分别就不同实施例分别加以阐述。-->                          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一种组合鞋鞋底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置料于模具中进行模外发泡或射出成型后进行模外发泡而成型具有预留孔的鞋底;(2)将扣具置入初始发泡后鞋底的预留孔中;(3)鞋底冷却收缩,扣具卡入鞋底。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原料可为EVA材料或其他发泡材料。该材料在打开模具进行模外发泡时,所述鞋底70可膨胀至原模腔的两倍,即初始发泡后的鞋底70为原模腔的两倍,4-6分钟后,初始发泡后的鞋底70冷却收缩至原模腔的1.5倍左右。参考图8-10,所述扣具1与鞋底70的安装卡合过程如下:首先,将扣具1置入初始发泡后鞋底70的预留孔7中,其中所述预留孔包括第一孔71及与之相通的第二孔72,所述第一孔71的孔径与扣具1的周径大致相当,所述第二孔72的孔径大于第一孔71的孔径,并且其高度与倒刺13的高度相当,在第二孔72周缘上端形成一抵持壁。所述扣具1置入预留孔7中后,大约4-6分钟,鞋底70冷却收缩,该预留孔7随之而收缩,这样扣具倒刺13随预留孔7的收缩而刺入抵持壁上方松软的鞋底材料中,而第一孔71周壁亦卡持扣具本体9,这样扣具1就紧密固持于鞋底70中。                          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一种组合鞋鞋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成型具有预留孔的鞋底;(2)将周壁设有与其成一定角度的倒刺的扣具强压于具有预留孔的鞋底中。参考图11-14,所述扣具为前述扣具1,所述鞋底材料为一般的大底或中底材料,所述预留孔6包括第一孔61及与之相通的第二孔62,所述第一孔61的孔径小于扣具1的周径,所述第二孔62的孔径大于第一孔的孔径61,并且其高度小于倒刺13的高度,第二孔62周缘上端形成一抵持壁。所述扣具1在压入过程中,首先,所述倒刺13在第一孔61内壁的挤压下向内收缩,从而整个扣具1可进入第一孔61中;由于第二孔62的高度小于倒刺13的高度,所以为使扣具1完全进入第二孔62中,扣具1在其底部与第二孔62底部接触-->时挤压第二孔62底部下陷;当扣具1完全进入第二孔62中时,所述倒刺13由于失去第一孔61内壁的挤压而向外张开,而扣具1在外力撤去后亦在第二孔62底部回弹力的作用下向上回弹,从而将倒刺13刺入抵持壁上方的鞋底材料中而将该扣具卡持于鞋底60中。显而易见,本专利技术扣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具(1),用于安装在组合鞋上,包括扣具本体(9),该扣具本体(9)中间设一个插孔(2)用以容纳与之相配的扣具配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2)内部垂向弯设一个弹片(5),在弹片(5)下方设有一个配合孔(51),配合孔两边横向设有弹性卡齿(3),该弹性卡齿(3)用于和与之相配的扣具配合部的对应卡齿相抵接,从而使扣具(1)和与之相配的扣具相结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具(1)外壁对应弹片(5)的位置设有一个凸环(8),其中心沿轴向形成一个贯孔(81),该贯孔81和前述配合孔(51)用于穿设一个抵柱,该抵柱用于推顶所述弹性卡齿(3)后移而使其与与之相配的扣具配合部的对应卡齿相脱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在扣具(1)外壁还延伸出若干与其成一定角度的倒刺(13)。4.一种组合鞋鞋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置料于模具中进行模外发泡或射出成型后进行模外发泡而成型具有预留孔的鞋底;(2)将扣具置入初始发泡后鞋底的预留孔(7)中;(3)鞋底冷却收缩,扣具卡入鞋底。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鞋鞋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可为EVA材料或其他发泡材料,该材料在打开模具进行模外发泡时,所述鞋底(70)可膨胀至原模腔的两倍,即初始发泡后的鞋底(70)为原模腔的两倍,此时鞋底材料呈松软状态,4-6分钟后,初始发泡后的鞋底(70)冷却收缩至原模腔的1.5倍左右。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鞋鞋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7)包括第一孔(71)及与之相通的第二孔(72),所述第一孔(71)的孔径与扣具(1)的周径大致相当,所述第二孔(72)的孔径大于第一孔的孔径,并且其高度与倒刺的高度相当,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茂徵
申请(专利权)人:刘志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