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水溶液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52116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9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水溶液输送装置,包括:待稀释氨水贮槽与氨水溶液稀释装置,待稀释氨水贮槽与第一氨水进液总管相连通,第一氨水进液总管与第一氨水进液支管相连通,第一氨水进液支管与第二氨水进液总管相连通,第二氨水进液总管与氨水溶液稀释装置相连通;第一氨水进液支管上沿氨水进液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管路阀门、第一过滤器、第一变频多级离心泵与第二管路阀门,第一氨水进液支管通过第一冲洗水管路与第一冲洗水箱相连通,第一冲洗水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第二氨水进液总管上沿氨水进液方向依次设有管路监测温度仪表、管路监测压力仪表与流量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体积小、占地面积小、能控制氨水溶液的输出流量和输出压力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水溶液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燃煤锅炉烟气脱硝用的一种氨水溶液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氨水是锅炉烟气脱硝中常用的催化还原剂。目前企业一般是通过直接购买现成氨水或通过将固体尿素热解成氨水两种方法获得锅炉烟气脱硝所需要的氨水,这两种方法获得的氨水溶液浓度一般均在20%左右,在实际生产中,这种氨水溶液浓度为20%左右的氨水溶液需要通过氨水输送装置输送到氨水溶液稀释装置中进行进一步稀释,使氨水溶液的溶液浓度满足生产要求。在脱硝系统中,氨水溶液稀释装置一般位于锅炉高处,目前所使用的氨水输送装置不仅无法控制氨水溶液的输出流量与输出压力,而且装置体积大,占地面积广,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占地面积小、能控制氨水溶液的输出流量和输出压力的一种氨水溶液输送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氨水溶液输送装置,包括:待稀释氨水贮槽与氨水溶液稀释装置,待稀释氨水贮槽与第一氨水进液总管的进口相连通,第一氨水进液总管的出口与第一氨水进液支管的进口相连通,第一氨水进液支管的出口与第二氨水进液总管的进口相连通,第二氨水进液总管的出口与氨水溶液稀释装置相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氨水溶液输送装置,包括:待稀释氨水贮槽与氨水溶液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待稀释氨水贮槽与第一氨水进液总管的进口相连通,第一氨水进液总管的出口与第一氨水进液支管的进口相连通,第一氨水进液支管的出口与第二氨水进液总管的进口相连通,第二氨水进液总管的出口与氨水溶液稀释装置相连通;在第一氨水进液支管上沿着氨水的进液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管路阀门、第一过滤器、第一变频多级离心泵与第二管路阀门,第一氨水进液支管还通过第一冲洗水管路与第一冲洗水箱相连通,在第一冲洗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在第二氨水进液总管上沿着氨水的进液方向依次设置有管路监测温度仪表、管路监测压力仪表与流量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水溶液输送装置,包括:待稀释氨水贮槽与氨水溶液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待稀释氨水贮槽与第一氨水进液总管的进口相连通,第一氨水进液总管的出口与第一氨水进液支管的进口相连通,第一氨水进液支管的出口与第二氨水进液总管的进口相连通,第二氨水进液总管的出口与氨水溶液稀释装置相连通;在第一氨水进液支管上沿着氨水的进液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管路阀门、第一过滤器、第一变频多级离心泵与第二管路阀门,第一氨水进液支管还通过第一冲洗水管路与第一冲洗水箱相连通,在第一冲洗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在第二氨水进液总管上沿着氨水的进液方向依次设置有管路监测温度仪表、管路监测压力仪表与流量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汉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中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