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5141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9 11:42
一种涡轮发电装置包含中心内轴、涡轮上板框、涡轮下板框、数叶片及发电机组。该中心内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涡轮上板框和涡轮下板框的重心,使该涡轮下板框相对设置于该涡轮上板框。该叶片分别包括圆弧形的内叶及圆弧形的延伸翼,该内叶具有内叶上部及内叶下部,其分别固定于该涡轮上板框与该涡轮下板框之间,而该延伸翼的一侧部连接于该内叶的一侧部,使该延伸翼延展于该涡轮上板框及该涡轮下板框外。该发电机组包括主动轮及发电机,该主动轮连接于该涡轮上板框或该涡轮下板框,该发电机固定于该中心内轴上具有传动轴,其经由传动带与该主动轮连接,当该主动轮随该涡轮上板框或该涡轮下板框转动时,即带动该传动轴转动,进而使该发电机产生电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轮发电装置
本技术关于一种发电装置,尤指一种利用涡轮将风力转换成电力的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所蕴藏的天然资源,例如煤矿、石油、天然气等,均被大量开采。这使得天然资源的数量不断地下滑,相对地其价格不断地上涨,更甚者,以当今全球消耗天然资源的速度来看,天然资源将有耗尽的一天。因此,为了解决天然资源急速消耗的问题,早在公元二十世纪便出现利用再生能源的发电装置,其中一种便是风力发电机装置。已知的风力发电机装置是透过风扇与发电机的转轴相连而设,且受限于风扇的总受风面积小及风扇与发电机相连而设的影响,使得风力所造成的转动动能转换至电能的输出效率偏低。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风力发电装置以提升风力所造成的转动动能转换至电能的效率,已成为当今业界欲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涡轮发电装置,当风力推动此涡轮发电装置时,透过叶片的引导与调节,提升涡轮发电装置转动的动能,进而增加电能的输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涡轮发电装置,包含发电机组,该发电机组包括主动轮及至少一发电机,该发电机具有一传动轴,该传动轴经由传动带与该主动轮连接,其特征点是,该装置还包括中心内轴、涡轮上板框、涡轮下板框及数片叶片,该中心内轴的两端分别穿过该涡轮上板框和涡轮下板框的重心,使得该涡轮下板框相对设置于该涡轮上板框,且使该涡轮上板框和涡轮下板框可以该中心内轴为中心进行转动;该数叶片分别包括圆弧形的内叶及圆弧形的延伸翼,该内叶包含内叶上部及内叶下部,该内叶上部及内叶下部分别固定于该涡轮上板框与该涡轮下板框,而该延伸翼的一侧部连接于该内叶的一侧部,使得该延伸翼延展于该涡轮上板框及该涡轮下板框外;所述主动轮设置于该涡轮上板框或该涡轮下板框;该发电机固定于该中心内轴上,当该主动轮随该涡轮上板框或该涡轮下板框转动时,带动该传动轴转动,进而使该发电机产生电力。较佳地,该装置可进一步包含上轴承座,用以套设中心内轴,使中心内轴固定于涡轮上板框的重心位置,藉以使涡轮上板框转动平顺。较佳地,该装置可进一步包含下轴承座,用以套设中心内轴,使中心内轴固定于涡轮下板框的重心位置,藉以使涡轮下板框转动平顺。较佳地,涡轮下板框为风扇,风扇具有数个导风板,藉以利用上升气流做为推动或辅助涡轮转动之用。较佳地,该叶片的数量为八片,藉以得到最稳定的转动效果。较佳地,涡轮上板框的框缘处分别设置一延伸翼上轴承座以枢接各延伸翼的一上延伸节点,以使延伸翼的转动更佳顺畅稳定。较佳地,涡轮下板框的框缘处分别设置一延伸翼下轴承座以枢接各延伸翼的一下延伸节点,以使延伸翼的转动更佳顺畅稳定。本技术再提供一种涡轮发电组,其包括数个上述的涡轮发电装置与结合架,透过该些结合架可使涡轮发电装置向上堆栈,增加发电量。进者,上段所述的结合架可包括三角外框与固定插槽,固定插槽与三角外框之间连接数根连接杆,藉此使得各涡轮发电装置可稳定向上堆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涡轮发电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涡轮上板框与发电机组之间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涡轮发电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涡轮发电装置去掉涡轮上板框后的上方局部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涡轮发电装置的仰视图。 图6为本技术发电机组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涡轮发电装置于组装一锥形太阳能板后的示意图。图8为风力进入本技术实施例的叶片后的走向示意图。图9为风力进入本技术实施例的涡轮下板框的走向示意图。图10为用于架设本技术实施例的结合架立体示意图。图11为图10所示架体的俯视图。图12为涡轮发电装置利用结合架堆栈的立体示意图。图13为本实施例的涡轮上板框与涡轮下板框的作动立体示意图。标号说明I涡轮发电装置11中心内轴13涡轮上板框15涡轮下板框17叶片17a内叶17b延伸翼17c内叶上部17d内叶下部19发电机组19发电机组21受风面23延伸翼上轴承座25延伸翼下轴承座25a下延伸节点27导风板31上轴承座32下轴承座61主动轮63发电机631传动轴65传动带71锥形太阳能板F框架Fl结合架F2柱体Fll三角外框F12固定插槽Fl3 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透过实施例来解释本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需在如实施例所述的任何环境、应用或方式方能实施。因此,关于实施例的说明仅为阐释本技术的目的,而非用以直接限制本技术。请参考图1,其为本技术涡轮发电装置的外观示意图。涡轮发电装置I包含中心内轴11、涡轮上板框13、涡轮下板框15、数片叶片17以及发电机组19。涡轮上板框13用以使中心内轴11的一端穿过涡轮上板框13的重心位置。举例来说,涡轮上板框13若为圆形板框,则该圆形板框的圆心即为重心位置。另外,本实施例于图中所绘制的脚架为其中一种,其底部设置有轮子,故具移动能力,可用于展示或是搬运使用,但并不以此为限,故于图中以虚线强调,于此合先叙明。请配合图2与图13所示。为了使涡轮上板框13能够更稳定地于中心内轴11转动,在中心内轴11与涡轮上板框13之间设置上轴承座31,使得涡轮上板框13可相对于该中心内轴11旋转。同理,中心内轴11的另一端穿过涡轮下板框15的重心位置,使得涡轮下板框15相对设置于涡轮上板框13,并且为了使涡轮下板框15在转动时能够更加稳定,因此在中心内轴11与涡轮下板框15之间设置一下轴承座32,并将该下轴承座32套设中心内轴11,使涡轮下板框15可相对于中心内轴11转动。由于轴承座的设置为已知组件,举凡用于使涡轮上板框13或涡轮下板框15相对于中心内轴11转动的组件,例如是止推轴承、深沟轴承、轴向轴承座或是径向轴承座,皆为等效的组件。另,实施本技术时,发电机组19可设置于涡轮上板框13的上方或涡轮下板框15的上方。为方便说明,本技术仅例举如图1所示发电机组19设置于涡轮上板框13上的样式,而发电机组19设置于涡轮下板框15的样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此轻易推得,故于此不再详述。图3为本技术涡轮发电装置的斜上视图。图3中所示的各叶片17的设计均相同,因此图3中仅例举一叶片17标号说明即可,其余的叶片17便不再赘述。叶片17包括圆弧形的内叶17a及圆弧形的延伸翼17b,两者形成圆弧凹状的受风面21。关于更详细的叶片17与涡轮上板框13、涡轮下板框15之间的结构,请参考图4。图4为本技术涡轮发电装置隐藏涡轮上板框13后的上视图。各叶片17的内叶17a具有内叶上部17c及内叶下部17d,内叶上部17c固定于涡轮上板框13,而内叶下部固定于涡轮下板框15。延伸翼17b的一侧部相邻于内叶17a的一侧部,而其连接的方式是在涡轮上板框13的框缘处设置一延伸翼上轴承座23以枢接延伸翼17b的一上延伸节点(因被延伸翼上轴承座23覆盖,故图未示)。同理,请参考图5,在涡轮下板框15的框缘处设置一延伸翼下轴承座25以枢接延伸翼17b的一下延伸节点25a。如此一来,延伸翼17b便可因应气流的方向、大小与内外压力差而自动地以上延伸节点与下延伸节点25a为中心而自行转动调节,藉以可减少阻力,提升转动效率。于此,需特别强调的是,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轮发电装置,包含发电机组,该发电机组包括主动轮及至少一发电机,该发电机具有一传动轴,该传动轴经由传动带与该主动轮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中心内轴、涡轮上板框、涡轮下板框及数片叶片,该中心内轴的两端分别穿过该涡轮上板框和涡轮下板框的重心,使得该涡轮下板框相对设置于该涡轮上板框,且使该涡轮上板框和涡轮下板框可以该中心内轴为中心进行转动;该数片叶片分别包括圆弧形的内叶及圆弧形的延伸翼,该内叶包含内叶上部及内叶下部,该内叶上部及内叶下部分别固定于该涡轮上板框与该涡轮下板框,而该延伸翼的一侧部连接于该内叶的一侧部,使得该延伸翼延展于该涡轮上板框及该涡轮下板框外;所述主动轮设置于该涡轮上板框或该涡轮下板框;该发电机固定于该中心内轴上,当该主动轮随该涡轮上板框或该涡轮下板框转动时,带动该传动轴转动,进而使该发电机产生电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发电装置,包含发电机组,该发电机组包括主动轮及至少一发电机,该发电机具有一传动轴,该传动轴经由传动带与该主动轮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中心内轴、涡轮上板框、涡轮下板框及数片叶片,该中心内轴的两端分别穿过该涡轮上板框和涡轮下板框的重心,使得该涡轮下板框相对设置于该涡轮上板框,且使该涡轮上板框和涡轮下板框可以该中心内轴为中心进行转动;该数片叶片分别包括圆弧形的内叶及圆弧形的延伸翼,该内叶包含内叶上部及内叶下部,该内叶上部及内叶下部分别固定于该涡轮上板框与该涡轮下板框,而该延伸翼的一侧部连接于该内叶的一侧部,使得该延伸翼延展于该涡轮上板框及该涡轮下板框外;所述主动轮设置于该涡轮上板框或该涡轮下板框;该发电机固定于该中心内轴上,当该主动轮随该涡轮上板框或该涡轮下板框转动时,带动该传动轴转动,进而使该发电机产生电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更包含上轴承座,用以套设该中心内轴,使该中心内轴固定于该涡轮上板框的该重心位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寿山
申请(专利权)人:合一洁净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