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卸料机内套筒管线分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46714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8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卸料机内套筒管线分布装置。采用双层平台布置形式,钢丝绳卷筒固定在下层平台上;水下开关信号电缆卷筒、啜吸水管卷筒、视频信号电缆卷筒、气管卷筒、拉线编码器卷筒相邻固定在上层平台上;管线导向装置固定在上层平台与下层平台之间;视频信号电缆卷筒输出1根摄像头视频信号电缆,水下开关信号电缆卷筒输出1根水下开关信号电缆,啜吸水管卷筒输出1根啜吸水管,气管卷筒输出2根气管,拉线编码器卷筒输出2根位置编码器拉线,钢丝绳卷筒输出2根钢丝绳,绕过内套筒端部的动滑轮与上层平台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紧凑,使连接内套筒的多根管线在内套筒全行程起升范围内不发生干涉、缠绕或钩挂等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卸料机内套筒管线分布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核电厂装卸料机,具体涉及一种装卸料机内套筒管线分布装置。
技术介绍
装卸料机是核电厂反应堆厂房内的重要设备,作用是操作和转运堆芯内的燃料组件。抓取燃料组件由内套筒头部的抓取机构实现,通过导向装置内套筒在外套筒内上下运动,内套筒端部抓取燃料组件后,通过起升机构牵引钢丝绳将内套筒提升至最高位,然后进行水平移动。装卸料机从起升机构平台到内套筒上端部连接有各种管线,而内套筒的上下行程又达到了 IOm左右,并且外套筒的内径只有0400mm左右,如何排布这些管线,内套筒端部各管线连接点的布置是否合理,使其在内套筒全行程范围内互不干涉、缠绕或钩挂成为了装卸料机的一大设计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卸料机内套筒管线分布装置,其解决了装卸料机在狭小空间内、长行程的情况下从起升机构向内套筒端部输送多根根线缆的问题,结构紧凑。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装卸料机内套筒管线分布装置,该装置采用双层平台布置形式,钢丝绳卷筒固定在下层平台上;水下开关信号电缆卷筒、嗫吸水管卷筒、视频信号电缆卷筒、气管卷筒、拉线编码器卷筒相邻固定在上层平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卸料机内套筒管线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采用双层平台布置形式,钢丝绳卷筒(7)固定在下层平台(1)上;水下开关信号电缆卷筒(3)、啜吸水管卷筒(4)、视频信号电缆卷筒(5)、气管卷筒(6)、拉线编码器卷筒(9)相邻固定在上层平台(2)上;管线导向装置(8)固定在上层平台(2)与下层平台(1)之间;其中,视频信号电缆卷筒(5)输出1根摄像头视频信号电缆(10),水下开关信号电缆卷筒(3)输出1根水下开关信号电缆(11),啜吸水管卷筒(4)输出1根啜吸水管(12),气管卷筒(6)输出2根气管(13),拉线编码器卷筒(9)输出2根位置编码器拉线(14),钢丝绳卷筒(7)输出2根钢丝绳(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卸料机内套筒管线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采用双层平台布置形式,钢丝绳卷筒(7)固定在下层平台(I)上;水下开关信号电缆卷筒(3)、嗫吸水管卷筒(4)、视频信号电缆卷筒(5)、气管卷筒(6)、拉线编码器卷筒(9)相邻固定在上层平台(2)上;管线导向装置(8)固定在上层平台(2)与下层平台(I)之间;其中,视频信号电缆卷筒(5)输出I根摄像头视频信号电缆(10 ),水下开关信号电缆卷筒(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雷奚梅英刘建文郑崇裕毛星明黄尚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