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传动线角度调整功能的螺旋输送机构
本技术涉及螺旋输送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传动线角度调整功能的螺旋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在螺旋焊管、直缝焊管、无缝管等生产线中,因钢管输送螺距的变化需要,需要调整传动线角度,目前使用的方法是靠人工手动进行调整,手动调整的效率低、精度低,耗费人力物力大,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自动调整传动线角度的螺旋输送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传动线角度调整功能的螺旋输送机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使用操作便捷,角度调整效率高、精度高,耗费人力物力少,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传动线角度调整功能的螺旋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且中心对称的左半输送机构和右半输送机构,所述左半输送机构和右半输送机构均包括间隔设置且通过连杆铰接的第一辊座和第二辊座,以及作为角度调整动力源的电动推杆;所述第一辊座的下方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辊座的转轴,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滑板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辊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辊座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上支撑安装有第一传动轴,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之间的一段第一传动轴上连接有第一辊子,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伸出到所述第一轴承座外且连接有用于带动第一辊子旋转的电机减速机;所述第二辊座上间隔设置有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所述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上支撑安装有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传动线角度调整功能的螺旋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且中心对称的左半输送机构和右半输送机构,所述左半输送机构和右半输送机构均包括间隔设置且通过连杆(10)铰接的第一辊座(7?1)和第二辊座(7?2),以及作为角度调整动力源的电动推杆(8);所述第一辊座(7?1)的下方设置有滑板(9),所述滑板(9)上固定连接有用于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辊座(7?1)的转轴(11),所述电动推杆(8)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滑板(9?1)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8)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辊座(7?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辊座(7?1)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轴承座(4?1)和第二轴承座(4?2),所述第一轴承座(4?1)和第二轴承座(4?2)上支撑安装有第一传动轴(12?1),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座(4?1)和第二轴承座(4?2)之间的一段第一传动轴(12?1)上连接有第一辊子(5?1),所述第一传动轴(12?1)的一端伸出到所述第一轴承座(4?1)外且连接有用于带动第一辊子(5?1)旋转的电机减速机(1);所述第二辊座(7?2)上间隔设置有第三轴承座(4?3)和第四轴承座(4?4),所述第三轴承座(4?3)和第四轴承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传动线角度调整功能的螺旋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且中心对称的左半输送机构和右半输送机构,所述左半输送机构和右半输送机构均包括间隔设置且通过连杆(10)铰接的第一辊座(7-1)和第二辊座(7-2),以及作为角度调整动力源的电动推杆(8);所述第一辊座(7-1)的下方设置有滑板(9),所述滑板(9)上固定连接有用于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辊座(7-1)的转轴(11),所述电动推杆(8)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滑板(9-1)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8)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辊座(7-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辊座(7-1)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轴承座(4-1)和第二轴承座(4-2 ),所述第一轴承座(4-1)和第二轴承座(4-2)上支撑安装有第一传动轴(12-1),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座(4-1)和第二轴承座(4-2)之间的一段第一传动轴(12-1)上连接有第一辊子(5-1 ),所述第一传动轴(12-1)的一端伸出到所述第一轴承座(4-1)外且连接有用于带动第一辊子(5-1)旋转的电机减速机(I);所述第二棍座(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锦卓,鲁新华,李宝玉,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