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扇面喷射灭火装置的喷头,所述喷头包括凸体,凸体具有弧形表面,弧形表面开设有喷水孔,喷水孔在邻近弧形表面中心至外侧的开口宽度逐渐变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扇面喷射灭火装置的喷头喷水均匀、喷水水型呈扇面形状,且喷水范围较宽,灭火效果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扇面喷射灭火装置的喷头
本技术涉及消防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扇面喷射灭火装置的喷头。
技术介绍
工业安全生产中,为了消防安全,通常在在厂房等建筑物的高处设置有灭火装置,该装置连接外部水管并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灭火装置的启闭,在发生火情时,开启控制开关,对下方监控区域进行喷射灭火。目前市场上灭火装置的灭火方式要么是定点式喷射灭火或者是喷淋式喷头对下方的区域进行大范围覆盖式喷洒灭火。然而,定点式喷射灭火装置不适合用在火灾蔓延速度快的场合,喷淋式喷头灭火方式采用的是全方位的喷淋式覆盖灭火,不适应要求定向灭火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本技术有必要提供一种既可实现自动跟踪进行定向式喷射,又可实现大范围喷洒灭火的扇面喷射灭火装置的喷头。一种扇面喷射灭火装置的喷头,所述喷头包括凸体,凸体具有弧形表面,弧形表面开设有喷水孔,喷水孔在邻近弧形表面中心至外侧的开口宽度逐渐变大。进一步地,所述凸体包括喷水本体以及设置在喷水本体两侧的探测体,喷水本体呈具有对称截壁的中空的球体结构,喷水本体的外表面为所述弧形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喷水本体的外表面上在相对两截壁的中间位置沿直径方向开设有所述喷水孔,且喷水孔位于弧形面中心位置的一侧,呈狭槽结构。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探测体并排地连接在喷水本体两侧的截壁,每一所述探测体上开设有探测缝,探测缝位置开设在相对所述喷水孔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探测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喷水孔的延伸方向平行。进一步地,所述探测缝内安装有感应器。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探测缝内分别安装有红外感应元件与紫外感应元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扇面喷射灭火装置的喷头通过开设喷水孔,使所述喷水孔在弧形表面的中心的一端开口宽度较小,在中心朝外侧的开口宽度逐渐变大,提高了喷水射程,减少喷水的不均匀现象,使得喷水均匀、喷水水型呈扇面形状,且喷水范围较宽,灭火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扇面喷射灭火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扇面喷射灭火装置的仰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扇面喷射灭火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扇面喷射灭火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技术公开一种扇面喷射灭火装置100,可安装于建筑物高处,如厂房内侧房顶,以对扇面喷射灭火装置100下方出现的火情进行及时的浇灭。所述扇面喷射灭火装置100包括壳体10、进水管20、调节机构30、喷头40以及感应器(图未示)。所述进水管20从所述壳体10的顶端伸入至壳体10内并,所述调节机构30设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喷头40固接在壳体10的底端并与所述进水管20相连通,所述感应器设置在喷头40上,通过感应器感应火焰位置,调节机构30对喷头40位置进行调节,使喷头40喷出方向对准至火焰燃烧的方位。所述壳体10包括上壳体11及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2连接围成一容置空间13,所述容置空间13用于容置伸入至其内的进水管20以及所述调节机构30。所述上壳体11的顶壁开设有一第一穿孔(图未标),供所述进水管20穿入至所述容置空间13。所述下壳体12的底壁对应顶壁的第一穿孔位置开设有一第二穿孔(图未标),供所述出水管20与所述喷头40连通。所述壳体10还包括加固件14,该加固件14套设在所述进水管20上,并卡设在第一穿孔内,加固所述进水管20与所述壳体10的紧密固定,使所述壳体10与进水管20间无相对转动。所述进水管20经过上壳体11的顶壁的第一穿孔伸入至容置空间13内,进水管20的出水口邻近所述下壳体12的底壁的第二穿孔。所述进水管20包括入口端21及出口端22。所述入口端21外周设有螺纹211,用于与外界供水管道螺纹连接。所述出口端22与所述喷头40相连通。所述调节机构30包括托板31、驱动件32、齿轮组件33、连接套34以及轴承密封组件(图未标)。所述托板31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13内,与所述进水管20垂直,并且所述托板31的外周连接在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的连接处,与上壳体11及下壳体12一体固接。所述托板31中部开设有中心孔,以供所述进水管20穿过。所述托板31将所述进水管20的入口端21与出口端22分隔。所述驱动件32用于驱动所述齿轮组件33转动,所述驱动件32可以为电机、液压缸等气压、电动或液压驱动设备。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32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固设于所述托板31的底侧,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托板31伸至托板31的顶侧,即邻近上壳体11的一侧。所述齿轮组件33包括第一齿轮331及与第一齿轮33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332。所述齿轮组件33容置于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托板31围成的空腔内。所述第一齿轮331与第二齿轮332中心均形成有套设孔。第一齿轮331固定地套设在延伸在托板31上方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使所述电机可带动所述第一齿轮331转动。此外,为了保证套设紧密稳定,第一齿轮331的底面上朝托板31方向一体地延伸有第一齿轮轴套3311,装配后,第一齿轮轴套3311的底面与托板31顶面间具有间隙,防止转动时产生摩擦。所述第二齿轮332固定地套设在所述进水管20上,如,可通过在进水管20与所述进水管20间设置平键333,使得所述第二齿轮332与所述进水管20之间连接固定,不发生相对位移、旋转等。此外,为了保证套设紧密稳定,第二齿轮332的底面上朝托板31方向一体地延伸有第二齿轮轴套3321,装配后,第二齿轮轴套3321的底面与托板31顶面间具有间隙,防止转动时产生摩擦。所述连接套34固接所述托板31并位于与所述第二齿轮332相对的一侧。固接方式可通过螺钉一端穿过托板31与所述连接套34的顶端固接。并且,所述连接套34套设于所述进水管20上,并且在连接套34内壁与进水管20外周壁之间设置有所述轴承密封组件(图未标)。所述轴承密封组件包括垫圈342以及滚珠343。所述出口端22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凸缘201,从而在凸缘201的两端形成阶梯槽(图未标),所述阶梯槽用以安装所述滚珠343。进一步地,所述出口端22邻近下壳体12底壁的末端形成为垫设段241,其径向尺寸较进水管20主体的径向尺寸小,用以配合所述垫圈342。所述连接套34内邻近其底端形成有第一阶梯凸缘341,对应地形成一第一阶梯面3411,所述第一阶梯面3411用于抵持所述垫圈 342。进一步地,连接套34的内壁上邻近底端(在第一阶梯凸缘341的下方)形成第二阶梯凸缘344,使得连接套34与出口端22套设后形成环形空间,通过在环形空间内设置密封垫,防止发生渗透、漏水等现象。安装时,先将密封垫垫设在第二阶梯凸缘对应形成的阶梯面上,然后将所述垫圈342垫设在第一阶梯面3411上,将一组滚珠343置入垫圈342上,并将所述连接套34套设所述出口端22,并将另一组滚珠343置入凸缘201上端的阶梯槽,然后将连接套与所述托板31固接,则两组滚珠343设定在所述阶梯槽内并可绕进水管20转动,并且所述密封垫填满压合在所述环形空间内。所述喷头40固接在所述连接套34的相对托板31的一端。所述喷头40包括一连接板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扇面喷射灭火装置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包括凸体,凸体具有弧形表面,弧形表面开设有喷水孔,喷水孔在邻近弧形表面中心至外侧的开口宽度逐渐变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扇面喷射灭火装置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包括凸体,凸体具有弧形表面,弧形表面开设有喷水孔,喷水孔在邻近弧形表面中心至外侧的开口宽度逐渐变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面喷射灭火装置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体包括喷水本体以及设置在喷水本体两侧的探测体,喷水本体呈具有对称截壁的中空的球体结构,喷水本体的外表面为所述弧形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扇面喷射灭火装置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本体的外表面上在相对两截壁的中间位置沿直径方向开设有所述喷水孔,且喷水孔位于弧形面中心位置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宏利,苏永锋,韦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禹成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