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凸轮自适应多档自动变速器主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驱动的变速器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多凸轮自适应多档自动变速器主轴。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汽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基本上都是通过调速手柄或加速踏板直接控制节气门或电流控制速度,或采用手控机械自动变速机构方式实现变速。手柄或加速踏板的操作完全取决于驾驶人员的操作,常常会造成操作与车行状况不匹配,致使电机或发动机运行不稳定,出现发动机堵转现象。机动车在由驾驶者在不知晓行驶阻力的情况下,仅根据经验操作控制的变速装置,难免存在以下问题:1.在启动、上坡和大负载时、由于行驶阻力增加,迫使电机或发动机转速下降在低效率区工作。2.由于没有机械变速器调整扭矩和速度,只能在平原地区推广使用,不能满足山区、丘陵和重负荷条件下使用,缩小了使用范围;3.驱动轮处安装空间小,安装了发动机或电机后很难再容纳自动变速器和其它新技术;4.不具备自适应的功能,不能自动检测、修正和排除驾驶员的操作错误;5.在车速变化突然时,必然造成电机或发动机功率与行驶阻力难以匹配。6.续行距离短、爬坡能力差,适应范围小。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凸轮自适应多档自动变速器主轴,包括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速机械智能化自适应变速总成,包括圆环体轴向外锥套、圆环体轴向内锥套和变速弹性元件;所述圆环体轴向内锥套与动力输入轴传动配合,圆环体轴向内锥套设有轴向内锥面且外套于圆环体轴向外锥套,圆环体轴向外锥套设有与圆环体轴向内锥套的轴向内锥面相配合的轴向外锥面;圆环体轴向外锥套外套于动力输出轴并与其通过传动凸轮副传动配合;圆环体轴向外锥套通过凸轮副组传动配合设有多档动力输入件,所述凸轮副组包括至少一个凸轮副,圆环体轴向内锥套设有将动力输出至多档的动力输出端;变速弹性元件对圆环体轴向外锥套施加使其外锥面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凸轮自适应多档自动变速器主轴,包括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速机械智能化自适应变速总成,包括圆环体轴向外锥套、圆环体轴向内锥套和变速弹性元件; 所述圆环体轴向内锥套与动力输入轴传动配合,圆环体轴向内锥套设有轴向内锥面且外套于圆环体轴向外锥套,圆环体轴向外锥套设有与圆环体轴向内锥套的轴向内锥面相配合的轴向外锥面;圆环体轴向外锥套外套于动力输出轴并与其通过传动凸轮副传动配合;圆环体轴向外锥套通过凸轮副组传动配合设有多档动力输入件,所述凸轮副组包括至少一个凸轮副,圆环体轴向内锥套设有将动力输出至多档的动力输出端; 变速弹性元件对圆环体轴向外锥套施加使其外锥面与圆环体轴向内锥套的内锥面贴合传动的预紧力;所述动力输出轴输出快挡动力时,所述传动凸轮副产生向圆环体轴向外锥套的轴向分力,该轴向分力与变速弹性元件预紧力方向相反;所述多档动力输入件通过凸轮副组向圆环体轴向外锥套输入动力时,所述传动凸轮副以及凸轮副组产生向圆环体轴向外锥套的轴向分力,该轴向分力与变速弹性元件预紧力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凸轮自适应多档自动变速器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档动力输入件为由一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三档从动齿轮和四档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形成联体从动齿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凸轮自适应多档自动变速器主轴,其特征在于:空套于动力输出轴设有至少两个凸轮套, 每个凸轮套两端均设有端面波轮,凸轮套之间、凸轮套与圆环体轴向外锥套之间以及凸轮套与联体从动齿轮之间均通过端面波轮啮合传动形成凸轮副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凸轮自适应多档自动变速器主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允志,周黔,薛荣生,朱飞,冉洋,赵学渝,陈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