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铝导线拉丝
,是。
技术介绍
现有拉丝工艺中多采用润滑油作为拉丝介质,拉拔出的导线表面圆润、细腻、光滑、透亮、无杂物滞留,断丝率降低,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但是润滑油散热慢,损毁模具,影响产品质量,同时高温易引燃油品或使油品蒸发冒烟导致现场环境恶化。拉丝工艺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在压力作用下使金属强行通过模具,金属截面积被压缩,并获得所要求的截面积形状和尺寸的技术加工方法称为金属拉丝工艺。影响线材拉伸的因素主要有线材的抗拉强度、变形程度,线材与磨孔间的摩擦系数,线模模孔尺寸,线模位置等。当然,拉丝液的选择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拉丝液的主要作用是润滑和冷却,因此必须要保证拉丝液有足够的润滑作用,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拉丝液在润滑性还可以,但是泡沫大,清洁度不够,液的带走量大。本项目所涉及的拉丝液消泡性好,清洁,并且大大降低了加工液的带走量,在较低的浓度下既能满足加工光亮度和加工精度的要求,大大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传热速度快、冷却效果好、耐高温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白铜高温拉丝润滑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0.5~20%的纳米石墨0.4-0.6、聚乙二醇4-5、司盘-80 1-2、磷酸三甲酚酯1_2、蓖麻油酸聚酯1_2、氰尿酸锌1-2、木质素磺酸盐1-2、叔丁基过氧化氢1-2、抗磨剂2-3、水1000 ;所述抗磨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E_12环氧树脂1.0-1.2、新戊二醇2-3、甘油三酸酯1-2、过硫酸钠1-1.2、硼砂1-2、水杨酸0.1-0.2、吗啉1.2-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铜高温拉丝润滑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0.5~20%的纳米石墨0.4?0.6、聚乙二醇4?5、司盘?80?1?2、磷酸三甲酚酯1?2、蓖麻油酸聚酯1?2、氰尿酸锌1?2、木质素磺酸盐1?2、叔丁基过氧化氢1?2、抗磨剂2?3、水1000;所述抗磨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E?12环氧树脂1.0?1.2、新戊二醇2?3、甘油三酸酯1?2、过硫酸钠1?1.2、硼砂1?2、水杨酸0.1?0.2、吗啉1.2?1.4、纳米氮化铝粉3.0?3.5、硅烷偶联剂KH?550??0.8?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4?0.6、聚乙烯吡咯烷酮1.2?1.4、水40?50;制备方法如下:将新戊二醇、甘油三酸酯、硼砂、水杨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水中,加热至70?80℃,搅拌分散,再加入E?12环氧树脂、甘油三酸酯在600?800转/分下搅拌10?15分钟,加放过硫酸钠,搅拌反应40?60分钟,然后,升温至85?90℃,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搅拌分散1?2小时,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白铜高温拉丝润滑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0.5~20%的纳米石墨0.4-0.6、聚乙二醇4-5、司盘-80 1-2、磷酸三甲酚酯1_2、蓖麻油酸聚酯1_2、氰尿酸锌1-2、木质素磺酸盐1-2、叔丁基过氧化氢1-2、抗磨剂2-3、水1000 ;所述抗磨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E_12环氧树脂1.0-1.2、新戊二醇2-3、甘油三酸酯1-2、过硫酸钠1-1.2、硼砂1-2、水杨酸0.1-0.2、吗啉1.2-1.4、纳米氮化铝粉3.0-3.5、硅烷偶联剂KH-5500.8-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4-0.6、聚乙烯吡咯烷酮1.2-1.4、水40-50 ;制备方法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金,
申请(专利权)人:全威铜陵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