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维网状壳聚糖负载超疏水颗粒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35927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6 02:31
一种基于三维网状壳聚糖负载超疏水颗粒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超疏水三维网状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超疏水吸油壳聚糖海绵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壳聚糖三维网络海绵。(2)制备超疏水芋叶粉末(3)将步骤2中的超疏水芋叶粉末组装到三维网状壳聚糖表面。得到超疏水壳聚糖三维网络海绵。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壳聚糖三维网络结构是一种三维网状具有形状记忆功能海绵,可以反复压缩、释放,进而具有吸收液体的功能。在三维网状壳聚糖的孔壁上组装一层超疏水颗粒后使其具有超疏水亲油功能,可以达到选择性吸油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疏水三维网状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含油废水排放的增加和海洋石油泄漏的频繁发生,如何高效实现油水分离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据统计,世界上每年因各种事故流入大海的溢油高达3000~5000kt,它不仅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平衡,污染环境,而且还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近年来研究发现,同时兼具超疏水性和超亲油性的固体表面是解决油水分离的有效方法。吸油剂的发展方向是合成吸油速度快,适用面宽,原料来源丰富,且可生物降解,不易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除去海洋油类污染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处理法、围控与回收、海上燃烧溢油、分散法、沉淀法、生物复原法以及吸附材料法等。目前,研究较多的除油方法是吸附材料法,即利用材料的亲油性能,将油污吸附于材料内部并作为临时储存油污的容器,然后将吸附油污后的材料进行脱附处理即可分离出油污。天然有机型吸附材料是新型吸附材料,由于其原料易得成本低廉以及保油率高而备受关注。目前芋叶应用于回收漏油已有报道且性能优异,但将其与壳聚糖骨架复合成超疏水吸油海绵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采用冷冻干燥及吸附法制备超疏水壳聚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三维网状壳聚糖负载超疏水颗粒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冷冻干燥及吸附法制备超疏水壳聚糖复合海绵,具体步骤如下:第1步、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壳聚糖海绵????将壳聚糖溶液转移至蒸发皿内,将滤纸盖在器皿上部,并用透明胶带封好,然后置于冷冻干燥机顶部的冷钢杆中,通过液态氮冷却和完全冷冻,冷冻温度范围为?5~?60℃;三维网络状壳聚糖是通过水冷冻成冰晶并干燥除去后形成;第2步、制备超疏水芋叶粉末:将干燥后的芋叶磨成粉末,粉末进一步用细筛过滤;然后在25~90℃真空中烘干2~48h后,得到超疏水芋叶粉末;第3步、合成超疏水壳聚糖三维网络海绵:将步骤2中的超疏水芋叶粉末溶于聚二甲基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维网状壳聚糖负载超疏水颗粒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冷冻干燥及吸附法制备超疏水壳聚糖复合海绵,具体步骤如下: 第I步、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壳聚糖海绵 将壳聚糖溶液转移至蒸发皿内,将滤纸盖在器皿上部,并用透明胶带封好,然后置于冷冻干燥机顶部的冷钢杆中,通过液态氮冷却和完全冷冻,冷冻温度范围为-5~-60°c ;三维网络状壳聚糖是通过水冷冻成冰晶并干燥除去后形成; 第2步、制备超疏水芋叶粉末: 将干燥后的芋叶磨成粉末,粉末进一步用细筛过滤;然后在25~90°C真空中烘干2~48h后,得到超疏水芋叶粉末; 第3步、合成超疏水壳聚糖三维网络海绵: 将步骤2中的超疏水芋叶粉末溶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三氯甲烷溶液中,充分搅拌;将壳聚糖三维网络海绵压缩后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并反复进行压缩、膨胀;经过0.2~5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艳张恩爽吕通李德峰刘少柱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