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自保压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4514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5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自保压注塑模具,用于注塑模具领域,包括动模、静模,动模和静模间形成型腔,动模的外侧设有顶件活板,顶件活板上设有若干穿透动模且可探入型腔内的顶针,静模内设有与型腔导通的注塑流道、可封闭注塑流道的外端口的截流装置以及与注塑流道导通的保压流道,保压流道内设有施压装置。本自锁自保压注塑模具能够依靠截流装置在注射单元注射完成后,能够封闭注塑流道的外端口,并在保压流道的作用下完成冷却塑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截流装置和保压流道取消了传统模具对于注射单元的依赖,使得注射单元可以不停地对多套模具进行注射,不需要等保压、冷却和开模等工序完成,进而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注塑成型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自保压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用于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锁自保压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注塑成型过程主要分为注射、保压、塑化和冷却等几个阶段,在注射阶段,螺杆推动塑料熔体快速注入到模腔。待熔体注满模腔后,过程切换到保压阶段,少部分材料继续被压入模腔以补偿腔内材料因固化而引起的收缩。当浇口内的材料固化后,过程进入塑化和冷却阶段,一方面,机筒内材料受到螺杆旋转产生的剪切作用而被熔化;另一方面,模腔内的材料逐渐冷却、固化。当塑料熔体在模具内冷却固化到一定程度后,模具打开,取出产品,即完成一个注塑周期。根据上述的注塑加工过程可以把注塑机划分为三个单元:模具单元、注射单元和动力单元。三个单元按照设定的时序工艺节拍完成注塑加工,而时序工艺节拍是根据材料、模具和制品性能要求等制定。换而言之,一旦确定了材料、模具以及产品要求,加工过程节拍也不能改变,即注塑加工是周期确定了。因此,在保证注塑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无法提高传统注塑加工模式的效率。在企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下,现有的模具严重制约了注塑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注塑加工效率的自锁自保压注塑模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锁自保压注塑模具,包括动模、静模,动模和静模间形成型腔,动模的外侧设有顶件活板,顶件活板上设有若干穿透动模且可探入型腔内的顶针,静模内设有与型腔导通的注塑流道、可封闭注塑流道的外端口的截流装置以及与注塑流道导通的保压流道,保压流道内设有施压装置。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施压装置包括活塞、旋入保压流道内的保压螺栓以及设在活塞和保压螺栓间的第一压缩弹簧。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保压螺栓上设有指示旋入深度的刻度表。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截流装置包括与注塑流道交汇设置的螺纹孔和设在螺纹孔内且可封闭注塑流道外端口的截流螺栓。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静模的分型面上设有若干可锁住动模的永磁吸锁机构,永磁吸锁机构包括嵌在静模分型面内的磁轭、并排设在磁轭内部的两块永磁体,两块永磁体的磁极平行设置且至少一块永磁体可在磁轭内转动而改变磁极方向。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顶件活板和动模间设有若干第二压缩弹簧。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静模内在型腔的一侧设有若干冷却液流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自锁自保压注塑模具能够依靠截流装置在注射单元注射完成后,能够封闭注塑流道的外端口,并在保压流道的作用下完成冷却塑化。本专利技术通过截流装置和保压流道取消了传统模具对于注射单元的依赖,使得注射单元可以不停地对多套模具进行注射,不需要等保压、冷却和开模等工序完成,进而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注塑成型加工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永磁吸锁机构锁住动模状态原理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永磁吸锁机构解锁动模状态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锁自保压注塑模具,包括动模1、静模2,动模I和静模2间形成型腔3,静模2内在型腔3的一侧设有若干冷却液流道21,冷却液流道21对静模2进行水冷或油冷;动模I的外侧设有顶件活板11,顶件活板11上设有若干穿透动模I且可探入型腔3内的顶针12,顶件活板11和动模I间设有若干第二压缩弹簧13。型腔3内的熔料冷却完成后,打开动模1,外部作用力推动顶件活板11并压缩第二压缩弹簧13,使得顶针12顶出制品。一旦外力消失,第二压缩弹簧13推动顶件活板11恢复到原来位置,等待合模;静模2内设有与型腔3导通的注塑流道22、可封闭注塑流道22的外端口的截流装置以及与注塑流道导通的保压流道23,保压流道23内设有施压装置。本自锁自保压注塑模具能够依靠截流装置在注射单元注射完成后,能够封闭注塑流道22的外端口,并在保压流道23的作用下完成冷却塑化。本专利技术通过截流装置和保压流道23取消了传统模具对于注射单元的依赖,使得注射单元可以不停地对多套模具进行注射,不需要等保压、冷却和开模等工序完成,进而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注塑成型加工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施压装置包括活塞24、旋入保压流道23内的保压螺栓25以及设在活塞24和保压螺栓25间的第一压缩弹簧26。保压螺栓25上设有指示旋入深度的刻度表20。当注射单元向模具注射熔料时,熔料经过保压流道23推动活塞24,进而压缩第一压缩弹簧26,使得第一压缩弹簧26处于压缩状态。一旦截流装置隔断注射单元,模腔内的熔料开始冷却收缩,第一压缩弹簧26就会推动流道熔料补偿,实现自保压。该保压螺栓25具有刻度表20,可以调节压力,以保证保压完成后保压流道23中的熔料全部被挤出到注塑流道22中,使得制品能被顺利顶出。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截流装置包括与注塑流道22交汇设置的螺纹孔27和设在螺纹孔27内且可封闭注塑流道22外端口的截流螺栓28。当注射完成时,旋转截流螺栓28,把注塑流道22隔断,注射单元就可以抽出。参照图3、图4,静模2的分型面上设有若干可锁住动模的永磁吸锁机构4,永磁吸锁机构4包括嵌在静模2分型面内的磁轭41、并排设在磁轭41内部的两块永磁体42,两块永磁体42被非导磁体43隔开,两块永磁体42的磁极平行设置且至少一块永磁体42可在磁轭41内转动而改变磁极方向,静模2上设有转动永磁体42的开关29。永磁吸锁机构原理为:永磁吸锁机构4是利用磁通的连续性原理及磁场的叠加原理设计的,永磁吸锁机构4的磁路设计成多个磁系,通过磁系的相对运动,实现工作磁极面上磁场强度的相加或相消,从而达到吸锁和解锁的目的。当永磁吸锁机构4的开关29处于“on”状态时,两块永磁体42磁极同向,磁力线从两块永磁体42的N极出来,通过磁轭41,经过动模1,再回到磁轭41进入两块永磁体42的S极。这样,就能把导磁的动模I牢牢地吸在永磁吸锁机构4的工作极面上。当永磁吸锁机构4的开关29处于“off”状态时,磁力线不到永磁吸锁机构4的工作极面,就在永磁吸锁机构4的内部组成磁路的闭合回路,几乎没有磁力线从永磁吸锁机构4的工作极面上出来,所以对导磁动模I不会产生吸力,就能顺利实现解锁。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永磁吸锁机构4代替传统的外部动力锁模,使得模具可以脱离外部动力的约束。使用本自锁自保压注塑模具进行注塑时,通过永磁吸锁机构4和旋转开关29锁住动模I并固定好;根据加工工艺调节保压螺栓25到需要的保压压力对应的刻度;注射单元对型腔3进行快速注射,熔料一部分通过注塑流道22流进型腔3,另一部分通过保压流道23推动活塞24和第一压缩弹簧26,使得第一压缩弹簧26处于压缩状态;一旦熔料注满型腔3,旋转截流螺栓28隔断注射熔料,注射单元抽出并进行塑化;同时松开整个模具,并放到相应的位置进行自保压、冷却、开模和取件等工序。而塑化完成后,注射单元对下一模具进行注射,以此不断并行循环。通过该自锁自保压模具,注射单元可以不停地对多套模具进行注射,不需要等保压、冷却和开模等工序完成,进而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注塑成型加工效率。当然,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锁自保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静模,所述动模和静模间形成型腔,所述动模的外侧设有顶件活板,所述顶件活板上设有若干穿透动模且可探入型腔内的顶针,所述静模内设有与型腔导通的注塑流道、可封闭所述注塑流道的外端口的截流装置以及与所述注塑流道导通的保压流道,所述保压流道内设有施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自保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静模,所述动模和静模间形成型腔,所述动模的外侧设有顶件活板,所述顶件活板上设有若干穿透动模且可探入型腔内的顶针,所述静模内设有与型腔导通的注塑流道、可封闭所述注塑流道的外端口的截流装置以及与所述注塑流道导通的保压流道,所述保压流道内设有施压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自保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装置包括活塞、旋入所述保压流道内的保压螺栓以及设在所述活塞和保压螺栓间的第一压缩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自保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螺栓上设有指示旋入深度的刻度表。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锁自保压注塑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碧陶高福荣姚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