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炭藓原丝体的获得及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33795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5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泥炭藓原丝体的获得及培养方法,以泥炭藓的茎叶体为原材料,经组织粉碎,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从泥炭藓组织茎叶体的碎片上长出新的原丝体,将该原丝体进行组织粉碎,再进行液体培养,得到所述泥炭藓原丝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大量获取泥炭藓的原丝体,并利用该原丝体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生长均一的茎叶体,有利于泥炭藓在组织培养生理实验及泥炭藓原生质体制备转化或再生中的应用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然资源的利用及保护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泥炭藓属(Sphagnum)属于苔藓植物门,藓纲,泥炭藓目,该目仅一科一属。泥炭藓属全世界有300多种,我国40余种。泥炭藓一股生长在沼泽地区,在我国东北和西南林下沼泽地生长茂盛。泥炭藓是重要的造炭植物之一,它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会积累大量泥炭,并最终会成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泥炭矿床,泥炭藓固碳量占北半球泥炭沼泽固碳总量的一半。另外,泥炭藓是湿地的主要植物类群之一。由于泥炭藓泥炭纤维含量丰富,通气透水性好,结构稳定,是最理想的植物栽培基质,已成为农业、园艺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材料。另外,泥炭藓消毒后可代药棉使用,植株死层形成之泥炭可作肥料及燃料。近年来,由于需求旺盛,大量出口,导致我国自然泥炭藓资源被掠夺性开采,许多泥炭藓湿地资源近乎枯竭,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因此发展人工种植泥炭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由于一股泥炭藓的原丝体只能通过采集孢子萌发获得。由于泥炭藓孢子采集困难,而且该原丝体生长周期很短,在几天内会迅速分化成茎叶体,目前,还没有稳定大量培养泥炭藓原丝体的报道。因此,目前泥炭藓的培养和种植仅仅局限在样田以及温室进行,且在国内外均是如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以泥炭藓的茎叶体为原材料,经多次组织粉碎,在改良的Knop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从泥炭藓组织茎叶体的碎片上长出新的原丝体,将该原丝体进行组织粉碎,再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所述泥炭藓原丝体。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获得的原丝体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生长均一的茎叶体。其中,所述改良的Knop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为:磷酸二氢钾(KH2PO4) 250毫克/升,氯化钾(KCl) 250 毫克 / 升,硫酸镁(MgSO4.7H20) 250 毫克 / 升,硝酸钙(Ca (NO3) 2.4H20) 1000毫克/升,硫酸亚铁(FeSO4.7H20) 14毫克/升,pH5.4。其中,所述组织粉碎是在超净工作台上使用组织粉碎仪,用灭菌的组织粉碎刀头将所述泥炭藓的茎叶体切成碎片;其中,所述碎片的长度为1-3毫米;优选的碎片长度为2毫米。其中,所述组织粉碎的初期粉碎时间为10-30秒;后期粉碎时间为30-40秒;优选地,初期粉碎时间较短,为20秒;后期粉碎时间较长,为30秒。其中,所述培养条件为:18_22°C,摇床转速120转/分钟,24h震荡,液体培养基pH值为5.4,悬浮培养,光照3500Lux,光照时间16h光照/8h黑暗。其中,所述粉碎处理为每一次液体培养7-14天之后进行粉碎一次。第一次组织粉碎处理后的间隔期即培养期优选为14天此后组织粉碎的间隔期间优选7天。其中,所述原丝体培养过程中的组织粉碎是规律连续进行的,若停止粉碎,原丝体将迅速分化为莖叶体。本专利技术中多次组织粉碎及培养反复进行至少两次以上,次数不限,按实际需要调難iF.0本专利技术泥炭藓原丝体的获得及培养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I)将泥炭藓的茎叶体进行脱毒,脱毒方法为70%乙醇30秒,无菌水冲洗3-5次,之后将茎叶体用无菌的滤纸将水分吸干,最后置于改良Knop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以获取无菌的茎叶体材料。(2)待茎叶体恢复生长后(2-3周后),取3-5枝健康茎叶体于改良Knop液体培养基中,利用刀头经过高压蒸汽灭菌的粉碎机粉碎20s,于摇床上悬浮培养。粉碎时是将粉碎机刀头插入500ml的大三角烧瓶中,三角烧瓶中所装培养液的体积一股是200ml。(3)每隔一周连续粉碎,第一次与第二次粉碎间隔时间可相对增加至10-14天。三次连续粉碎后即可观察到稳定的泥炭藓原丝体。(4)此后,每周粉碎该原丝体一次,每次粉碎30s,当原丝体的量增长过多时,可将原丝体分瓶继续培养,或按照下面步骤培养成茎叶体。`(5)若需培养成茎叶体,可吸取适量的粉碎后混合泥炭藓原丝体或碎片的液体培养基于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也可直接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液体培养的材料要置于摇床上悬浮培养。培养条件为:光照35001ux,光照时间16h光照/8h黑暗,温度20-22°C。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简便、快速的大量获得并培养泥炭藓原丝体的方法,能够从泥炭藓茎叶体出发获得大量原丝体,并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维持其快速分裂状态,而不会分化成茎叶体。提高利用泥炭藓进行组织培养及生理实验的应用效率,包括在泥炭藓原生质体的制备、转化、再生等的应用等。同时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在实验室实现泥炭藓大量、稳定、均一化增殖,为后期大量繁殖质量均已的茎叶体以及进行相关生理生态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前提,不仅有利于相关生产研究工作,而且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涉及农副业生产领域的研究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在液体中培养的泥炭藓原丝体的示意图。图2是多个叶状原丝体和丝状元丝体从一个茎叶体片段上再生出来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中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利用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原丝体培养成茎叶体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中在固体培养条件下利用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原丝体培养成茎叶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内容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不背离专利技术构思的精神和范围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变化和优点都被包括在本专利技术中,并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保护范围。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过程、条件、试剂、实验方法等,除以下专门提及的内容之外,均为本领域的普遍知识和公知常识,本专利技术没有特别限制内容。实施例1泥炭藓原丝体的培养方法原材料:采自我国四川达古冰川的泥炭藓(Sphagnum squarrosum)莖叶体。改良的Knop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为:磷酸二氢钾(KH2PO4) 250毫克/升,氯化钾(KCl) 250 毫克 / 升,硫酸镁(MgSO4.7H20) 250 毫克 / 升,硝酸钙(Ca (NO3) 2.4H20) 1000 毫克 /升,硫酸亚铁(FeSO4.7H20) 14毫克/升,pH5.4。 连续组织粉碎的设备:粉碎机(Fluko德国,FA25)。具体步骤:将泥炭藓在有土湿润条件下栽培2周,采集新长出的茎叶体进行脱毒。脱毒方法为70%乙醇30秒,无菌水冲洗3-5次,之后将茎叶体用无菌的滤纸将水分吸干,最后置于改良Knop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以获取无菌的茎叶体材料。脱毒泥炭藓茎叶体后,经过无菌培养,取健康茎叶体2-3枝,在Knop液体培养基上利用粉碎机(Fluko)粉碎(10000r/min),粉碎时间20s。将组织碎片液体培养2周后,再进行一次组织粉碎,粉碎时间30秒,培养I周后,可将细小绿色组织出现,即出现泥炭藓原丝体,如图1所示。此后,保持每隔一周进行一次组织粉碎,原丝体不断增长,即可稳定获得大量的泥炭藓原丝体,如图2所示。一旦终止粉碎,则原丝体将在7天后迅速分化为茎叶体。实施例2利用培养的泥炭藓原丝体繁殖泥炭藓的茎叶体原材料:采用实施例1培养获得的无菌的泥炭藓原丝体改良Knop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为:磷酸二氢钾(KH2PO4) 250毫克/升,氯化钾(KCl) 250 毫克 / 升,硫酸镁(MgSO4.7H20) 250 毫克 / 升,硝酸钙(Ca (NO3) 2.4H20) 1000 毫克 /升,硫酸亚铁(FeSO4.7H20) 14毫克/升,pH5.4。改良固体Knop培养基的配方为:液体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泥炭藓原丝体的获得及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泥炭藓的茎叶体为原材料,经组织粉碎,在改良的Knop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从泥炭藓组织茎叶体的碎片上长出新的原丝体,将该原丝体进行多次组织粉碎,再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所述泥炭藓原丝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炭藓原丝体的获得及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泥炭藓的茎叶体为原材料,经组织粉碎,在改良的Knop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从泥炭藓组织茎叶体的碎片上长出新的原丝体,将该原丝体进行多次组织粉碎,再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所述泥炭藓原丝体。2.如 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炭藓的茎叶体为经过无菌处理后脱毒,并在培养基上繁殖好的无菌的泥炭藓的茎叶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的Knop液体培养基包括:磷酸二氢钾(KH2PO4) 250毫克/升,氯化钾(KCl) 250毫克/升,硫酸镁(MgSO4.7H20) 250毫克/升,硝酸钙(Ca(NO3)2.4H20) 1000 毫克 / 升,硫酸亚铁(FeSO4.7H20) 14 毫克 / 升,pH5.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粉碎是在超净工作台上使用组织粉碎仪,用灭菌的组织粉碎刀头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越李泽玲李小方朱瑞良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