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杉茎段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33794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5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组织培养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柳杉茎段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外植体消毒;(2)诱导培养;(3)增殖培养;(4)生根壮苗培养;(5)炼苗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柳杉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能够通过选择优良母株进行取材,快速获得大量遗传背景完全一致的优良群体;组织培养能有效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且生产不受季节限制,是工厂化育苗的主要形式,能够在短期内培育大量的优良种苗。本技术将有力推动柳杉无性系良种的选育、繁殖和推广应用,促进柳杉人工林的健康快速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组织培养繁殖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为杉科柳杉属(Cryptomeria D.Don)常绿乔木,别名孔雀杉,是我国特有的用材树种,主要分布于四川、浙江、江西等省,现长江以南大多数省区均有栽培。柳杉生长迅速,树干通直,适应性强,是优良的用材和绿化树种。柳杉是我国最主要的人工造林树种之一,在南方地区有广泛的栽培,在木材供给、生态建设和城乡绿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柳杉无性繁殖技术一直未达成实用水平,柳杉的育苗几乎全部依靠种子繁殖。由于子代性状分离的必然存在,实生繁殖无法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使得实生良种的遗传增益远低于无性系良种。此外,柳杉树体高大,种子园产量普遍很低,采种困难且危险,种子产量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尽管柳杉的扦插和组培等无性繁殖技术曾有研究,但因技术的成熟度不够,无法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组织培养是一种利用植物组织来培养完整再生植株的无性繁殖技术,是无性系良种培育的主要技术手段。其具有产能大、成本低、可周年生产、条件可控等其他繁殖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因而成为工厂化育苗最主要的形式,在林木良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柳杉茎段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外植体消毒:取茎段材料,用洗涤剂溶液浸泡25~35min,将表面灰尘用毛刷轻轻刷去,并剪成独立的带顶芽的小枝条,长度5cm,将枝条置于烧杯中,流水冲洗3~3.5h,吸干水分,再用浓度为0.2%的多菌灵溶液浸泡30~35min,用蒸馏水清洗2次,放入无菌培养室进行无菌消毒,在超净工作台下用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10~20s后,再用0.1%的升汞浸泡6~8min,然后用无菌水清洗4~6次,用无菌纱布吸干备用;(2)诱导培养:截取2~3cm的茎段,剪去针叶长度的2/3,接入诱导培养基中,先置于黑暗培养箱中培养72~120h,再置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柳杉茎段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外植体消毒:取茎段材料,用洗涤剂溶液浸泡25~35min,将表面灰尘用毛刷轻轻刷去,并剪成独立的带顶芽的小枝条,长度5cm,将枝条置于烧杯中,流水冲洗3~3.5h,吸干水分,再用浓度为0.2%的多菌灵溶液浸泡30~35min,用蒸馏水清洗2次,放入无菌培养室进行无菌消毒,在超净工作台下用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10~20s后,再用0.1%的升汞浸泡6~8min,然后用无菌水清洗4~6次,用无菌纱布吸干备用; (2)诱导培养:截取2~3cm的茎段,剪去针叶长度的2/3,接入诱导培养基中,先置于黑暗培养箱中培养72~120h,再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培养,10~20d即有芽开始膨大萌动,40~50d长出丛生芽; (3)增殖培养:将诱导产生的丛生芽分株,每株含3~5个芽,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置于光照培养箱内培养,45d后产生大量丛生芽,继续进行分株增殖培养; (4)生根壮苗培养:在丛生芽中,剪取3~5cm带顶芽的材料,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培养25~35d,获得生长健壮且具有效根的幼苗; (5)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雪琴张帆蒋时姣刘海鹰钟宇吴富雨黄金亮张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