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超小粒径MnFe2O4/rGO纳米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超小粒径MnFe2O4/rGO纳米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36347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小粒径MnFe<subgt;2</subgt;O<subgt;4</subgt;/rGO纳米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去除水体磷砷锑的深度处理技术领域。通过一锅法将超小粒径的MnFe<subgt;2</subgt;O<subgt;4</subgt;纳米晶体精准锚定在多级孔、高导电和富缺陷rGO载体上,得到高度分散的MnFe<subgt;2</subgt;O<subgt;4</subgt;/rGO多元超结构纳米复合电极。将其构成非对称MnFe<subgt;2</subgt;O<subgt;4</subgt;/rGO//AC‑COOH电极构型,可实现地下水中砷的高效、绿色、稳定、可持续、深度去除,在实际地下水体中砷的去除领域和净水容量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该非对称MnFe<subgt;2</subgt;O<subgt;4</subgt;/rGO//AC‑COOH电化学体系潜在应用范围还可扩展到同族其他元素磷和锑的环境修复,具有很高的普适性,进一步扩宽了该非对称电极体系的实际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中砷的高效、深度处理,具体地,涉及一种超小粒径mnfe2o4/rgo纳米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电化学去除水体磷砷锑的应用。


技术介绍

1、砷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入可引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十大环境污染物质之一,给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威胁。为降低砷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who将饮用水中的砷浓度阈值确定为10μg·l-1。通常高砷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干/半干旱的农村偏远地区,由于水处理设施落后,迫切需要开发适合这些地区特点的简易、高效、稳定和深度除砷技术。

2、近年来,电化学除砷技术因其能耗低、电极再生时无需化学添加剂、操作简单、循环利用、环境友好等特点成为一种有前景的方向。电极构造是直接决定整体电化学体系处理性能的关键环节。碳基材料具有成本较低、大比表面、高电导性和稳定性而被广泛用作电极材料,但其较强的同离子排斥和重叠效应使得饱和吸附容量通常低于10mg·g-1,处理深度难以达到世界卫生组织<10μg·l-1标准。此外,由于碳电极自身非特异性吸附,导致电极选择性差,极大的限制了除砷性能。在特异性吸附除砷方面过渡金属材料被认为是很好的替代方式,其中又以铁、锰元素为代表。铁、锰及其复合阳极材料对砷的吸附容量可达数十毫克每克,然而,过渡金属氧化物颗粒仍然相对较大,颗粒间分散性较差;碳载体缺乏足够的孔隙结构;金属氧化物与碳基载体之间的复合效果不佳;这些电极结构上的缺陷会导致内阻增大和本征赝电容降低,使得铁/锰基及其复合物电极往往存在砷吸附动力学缓慢,可回收性差且不稳定,再生需要naoh辅助,电容贡献率低,此外,严苛的操作条件导致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潜力较小。这凸显了该领域存在的一个关键差距,即重点一直放在提高性能的特定方面,而不是整体性能的改进,从而扩大了理论探索与实际应用间的鸿沟,阻碍了该技术的广泛实施。因此,为全面提高电化学除砷的吸附能力、处理速度、选择性、处理深度和循环稳定性,缩小实验室规模研究与实际环境应用之间的差距,电极材料的结构创新性设计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小粒径mnfe2o4/rgo纳米电极材料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一锅法将超小粒径的mnfe2o4纳米晶体精准锚定在多级孔、高导电和富缺陷rgo载体上,得到高度分散的mnfe2o4/rgo多元超结构纳米复合电极。将其构成非对称mnfe2o4/rgo//ac-cooh电极构型可实现地下水中砷的高效、绿色、稳定、可持续、深度去除,在实际地下水体中砷的去除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超小粒径mnfe2o4/rgo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特点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4、步骤1:制备多级孔、褶皱状rgo

5、取质量浓度0.5–2.5mg/l go水溶液分散在50–150ml去离子水的容器中,超声10–45min;之后加入0.075–0.18g抗坏血酸再超声10–45min;将所述容器置于油浴锅中,在温度70–100℃下机械搅拌并反应1–3h,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水洗、冷冻干燥,得到目标产物rgo;rgo质量浓度范围在0.5–1.5mg/l;

6、步骤2:制备mnfe2o4/rgo纳米电极材料

7、取步骤1所得rgo 0.25–0.75g超声分散10–45min后得到200ml高分散水溶液;之后称取fecl3·6h2o和mnso4·h2o溶于所述高分散溶液中,在油浴锅中保持65–95℃,搅拌并持续反应2–8h;随后,控制浓度为2–4m、65–95℃的热naoh溶液来调节所述溶液ph为9.5–11.5;继续反应10–30min;反应结束后,水洗、冷冻干燥得到所述超小粒径mnfe2o4/rgo纳米电极材料;其中,fecl3·6h2o摩尔量为2.1–6.3mm;mnso4·h2o摩尔量为1.05–3.15mm;fecl3·6h2o与mnso4·h2o保持摩尔比例为2:1。

8、一种上述方法制得的超小粒径mnfe2o4/rgo纳米电极材料。

9、一种所述纳米电极材料在地下水中砷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其应用具体包括:

10、步骤1:构建非对称电化学体系mnfe2o4/rgo-aem//cem-ac-cooh

11、取一对正方形有机玻璃(pmma)外壳8x 8cm2、一对硅胶垫片、硅胶隔板垫片、0.1mm厚无纺布、一对大尺寸钛金属板集流体,其活性面积为5x 5cm2;阳极mnfe2o4/rgo作工作电极、阴极ac-cooh作对电极,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一侧分别安装阴离子交换膜(aem)和阳离子交换膜(cem),极板间距为0.5mm;

12、步骤2:地下水中砷污染物通过蠕动泵自下而上流经步骤1所构建的非对称电化学体系,恒电位仪为该电化学体系提供恒定的吸、脱附电压;其中,地下水中砷污染物浓度1–10mg/l,体积50–1000ml,电极涂敷总量为30–90mg;蠕动泵流量2–50ml·min-1,吸附电压0.8–1.8v;吸附时间1–5h,吸附效率60–100%;脱附电压1.0–2.0v;脱附时间0.5–2.0h,脱附效率80%–100%。

13、本专利技术相较于当前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成效:

14、1)本专利技术的制备电极材料原料丰度高、廉价易得;通过一步法即可合成小粒径、高分散纳米电极材料。

15、2)所制备的超小粒径mnfe2o4/rgo纳米电极材料具有相对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结构,使电极材料暴露出更多的电吸附活性位点并增强电荷存储和传质。

16、3)该非对称mnfe2o4/rgo//ac-cooh电化学除砷体系操作简便,装置搭建经济。此外,电极再生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可实现对含砷地下水体的持续净化。

17、4)该非对称mnfe2o4/rgo//ac-cooh电化学体系潜在应用范围还可扩展到同族其他元素的环境修复,具有很高的普适性。

18、5)该非对称mnfe2o4/rgo//ac-cooh电化学体系提升了含砷地下水的净化容量,进一步扩宽了实际应用的潜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小粒径MnFe2O4/rGO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得的超小粒径MnFe2O4/rGO纳米电极材料。

3.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纳米电极材料在地下水中砷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小粒径mnfe2o4/rgo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得的超小粒径mnfe2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雅萍张涛马晟佳汤帅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