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闪光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317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抗干扰能力的汽车闪光控制器,包括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源电压转换电路、电流检测电路、集成电路、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该集成电路分别通过所述电源电压转换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与PCB插接件上的电源正极相连接,该集成电路还分别通过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与PCB插接件上的电源地极相连接,所述电源正极还分别通过第一继电器的触点、第二继电器的触点与PCB插接件上的两负载端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电源电压转换电路、电流检测电路、集成电路,用硬件电路结合软件编程的方式,实现了能够识别主、挂车灯是否损坏的载重汽车闪光控制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闪光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闪光控制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闪光器作为汽车的安全装置,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重视,要求载重汽车闪光器除了具有转向和报警功能外,当有灯负载损坏时,必须能识别出是主或挂车灯损坏。现有安装在带有挂车的载重汽车上的汽车闪光控制器通过驾驶室的指示灯只能判断左、右转向灯是否损坏,但不能识别损坏的是主车或挂车灯,当行车途中挂车灯损坏时,会出现载重汽车在转弯时挂车不能正常指示闪光而与后方行车发生碰撞的危险,给行车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载重汽车闪光控制器不能单独识别主、挂车灯损坏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识别主、挂车灯是否损坏的载重汽车闪光控制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闪光控制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外罩与座板、置于该外罩内部且相互连接的电路板与PCB插接件,还包括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源电压转换电路、电流检测电路、集成电路、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该集成电路分别通过所述电源电压转换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与PCB插接件上的电源正极相连接,该集成电路还分别通过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与PCB插接件上的电源地极相连接,所述电源正极还分别通过第一继电器的触点、第二继电器的触点与PCB插接件上的两负载端子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开关和一光电耦合器,所述集成电路还依次通过所述光电耦合器、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源正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电压转换电路包括三端稳压器、第一至第四电容、第一电阻,该三端稳压器的I脚分别与第三、第四电容的一端、集成电路、光电耦合器连接,该三端稳压器的3脚分别与第一、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还与一端正极连接,该三端稳压器的2脚与第一至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地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流检测电路B2包括一第二处理芯片U2,该第二处理芯片U2的3、4、5、10、12脚与电源正极连接,该第二处理芯片U2的I脚与集成电路B3连接,该第二处理芯片U2的2脚、9脚分别与第一继电器Kl静接点、第二继电器K2的静接点连接,该第二处理芯片U2的8脚与集成电路B3连接,该第二处理芯片U2的11脚与电源地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集成电路包括一第一处理芯片、第二至第六电阻、第三、第四三极管,该第一处理芯片的2脚与第二处理芯片的I脚连接,该第一处理芯片的5脚与第二处理芯片的8脚连接,该第一处理芯片(Ul)的8脚、19脚与电源地极连接,该第一处理芯片的11、12脚分别与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该第一处理芯片的17脚通过第二电阻R2分别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五电阻一端连接,该第一处理芯片的18脚通过第三电阻R3分别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第六电阻一端连接,该第一处理芯片的20脚与三端稳压器的连接,该第一处理芯片的21脚通过第四电阻与光电耦合器连接,第五电阻另一端、第六电阻另一端、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电源地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继电器继电器K1、继电器K2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子开关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七至第九电阻,所述第二电子开关包括第二三极管、第十至第十二电阻,第一处理芯片的11脚通过第九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处理芯片的12脚通过第十二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十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七、第十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地极连接,第一、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通过第八电阻、第十一电阻与电源正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光耦、第十三、十四电阻,该光耦的I脚与第十四电阻连接,该光耦的2脚与电源地极连接,该光耦的3脚通过第十三电阻与电源地极连接,该光耦的4脚与第一处理芯片的20脚连接,该光耦U3的3脚还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一处理芯片的21脚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电源电压转换电路、电流检测电路、集成电路,用硬件电路结合软件编程的方式,实现了能够识别主、挂车灯是否损坏的载重汽车闪光控制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闪光控制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闪光控制器的金属插头的分布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闪光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闪光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图2、图3所示,包括有支架1、外罩2、电路板3、座板4、?08接插件5及电源电压转换电路B1、电流检测电路B2、集成电路B3、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一电子开关K3、第二电子开关K4、光电稱合器K5。外罩1、电路板3、PCB接插件5分别置于座板4上,支架I置于外罩2上,并通过支架I安装在汽车发动机舱或驾驶室内。参阅图4所示,电源电压转换电路BI的三端稳压器U6的3脚与第一电阻Rl的一端、电解电容C2的正极、电容Cl的一端连接;三端稳压器U6的I脚与电解电容C3的正极、电容C4的一端、集成电路B3的第一处理芯片Ul的20脚、光电稱合器K5中的光稱U3的4脚连接;三端稳压器U2的2脚与电解电容C2的负极、电容Cl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3的负极、电容C4的另一端、第一处理芯片Ul的8脚与19脚、光耦U3的2脚、电流检测电路B2中的第二处理芯片U2的11脚、第三三极管T7的发射极、第四三极管T8的发射极、PCB接插件电源地极连接。最优的,该第一处理芯片Ul为PIC单片机。电流检测电路B2的第二处理芯片U2的I脚与第一处理芯片Ul的2脚连接;第二处理芯片U2的2脚与第一继电器Kl的静接点连接;第二处理芯片U2的3脚、4脚、5脚、10脚、12脚与PCB接插件5电源正极连接;第二处理芯片U2的8脚与第一处理芯片Ul的5脚连接;第二处理芯片U2的9脚与第二继电器K2的静接点连接;第二处理芯片U2的11脚与PCB接插件电源地极连接。集成电路B3的第一处理芯片Ul的2脚与第二处理芯片U2的I脚连接;第一处理芯片Ul的5脚与第二处理芯片U2的8脚连接;第一处理芯片Ul的8脚、19脚与PCB接插件的电源地极连接;第一处理芯片Ul的11脚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子开关K3的第一三极管Tl的基极连接;第一处理芯片Ul的12脚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子开关K4的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第一处理芯片Ul的17脚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T7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T7的集电极与第一继电器Kl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Kl线圈的另一端与PCB接插件5的电源正极连接;第一处理芯片Ul的18脚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四三极管T8的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T8的集电极与第二继电器K2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二继电器K2线圈的另一端与PCB接插件5的电源正极连接;第一处理芯片Ul的20脚与电源电压转换电路BI的三端稳压器U6的I脚连接;第一处理芯片Ul的21脚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光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闪光控制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外罩(2)与座板(4)、置于该外罩(2)内部且相互连接的电路板(3)与PCB插接件(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电路板(3)上的电源电压转换电路(B1)、电流检测电路(B2)、集成电路(B3)、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一电子开关(K3)、第二电子开关(K4),该集成电路(B3)分别通过所述电源电压转换电路(B1)、所述电流检测电路(B2)与PCB插接件(5)上的电源正极相连接,该集成电路(B3)还分别通过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一电子开关(K3)、第二电子开关(K4)与PCB插接件(5)上的电源地极相连接,所述电源正极还分别通过第一继电器的触点(A1)、第二继电器的触点(A2)与PCB插接件(5)上的两负载端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闪光控制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外罩(2)与座板(4)、置于该外罩(2)内部且相互连接的电路板(3)与PCB插接件(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电路板(3)上的电源电压转换电路(BI)、电流检测电路(B2)、集成电路(B3)、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一电子开关(K3)、第二电子开关(K4),该集成电路(B3)分别通过所述电源电压转换电路(BI)、所述电流检测电路(B2 )与PCB插接件(5 )上的电源正极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茂志王发茂刘明林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天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