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31206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测试装置,包括两个齿轮,所述两个齿轮之间设置有可环形转动的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上等间距固定有多个线束夹持装置,沿所述传动链条转动方向分别设置有高压检测装置、100度恒温电阻检测装置、零度恒温电阻检测装置和下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束测试温度难保证、夹持麻烦,效率低下,可靠性不高的问题,通过在同一台设备上流水化完成多个线束的三项参数的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且整个检测过程都是全自动机械化作业,检测质量更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测试装置
[0001 ] 本技术涉及了 一种测试装置,尤其是涉及了 一种线束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汽车上,汽车线束特别多,电子控制系统与线束有着密切关系。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连接汽车的电气电子部件并使之发挥功能,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为了保证线束的质量,在线束出厂前对其性能检测是不必可少的。对线束的检测通常包括高压检测、在零度和100度恒温环境下的线束电阻检测,只有这三项参数全部合格的线束才能出厂上市。而现有的线束检测设备通常是只能对单个线束进行独立测试,且测试不同的参数时需要更换不同的检测设备,无法实现流水化作业,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束测试装置,能够在同一台设备上流水化完成多个线束的三项参数的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且整个检测过程都是机械化作业,检测质量更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线束测试装置,包括两个齿轮,所述两个齿轮之间设置有可环形转动的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上等间距固定有多个线束夹持装置,沿所述传动链条转动方向分别设置有高压检测装置、100度恒温电阻检测装置、零度恒温电阻检测装置和下料装置。前述的一种线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检测装置的下方设有线束夹持装置,且在线束夹持装置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线束夹持装置和高压检测装置电气连接,且所述高压检测装置通过第一气缸驱动。前述的一种线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100度恒温电阻检测装置的下方设置有100度恒温箱,所述100度恒温箱的盖板上设置有可使线束插入的开口,所述100度恒温箱与100度恒温电阻检测装置之间设置有可使线束伸入至100度恒温箱的倒梯形导向块。前述的一种线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梯形导向块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固定的、沿垂直方向延伸的腰形槽。前述的一种线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机械手、导轨和滑块,所述机械手通过滑块固定在导轨上,所述滑块通过电机驱动。前述的一种线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的下方设置有3个分别用于收集合格产品、电阻不合格产品和电压不合格产品的下料仓(仓)。前述的一种线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夹持装置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所述上下底板之间连接导柱,所述导柱上设置有可相对其上下移动的、用于固定在传动链条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上底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上底板上还设置有环形压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同一传动链条上设置多个线束夹持装置,并在传动链条的两侧设置高压检测设备、零度、100度恒温电阻检测装置和下料设备,在传动链条循环转动的同时,对线束依次完成前述三项参数的检测,并将检测后的线束下料,通过手动方式不断对传动链条上的线束夹持装置上料,实现循环流水化作业,提高了测试效率;2、在100度和零度恒温箱体的上方设置一个倒梯形导向块,使线束在通过倒梯形导向块时被下压,使线束的下端伸入到恒温箱中,通过选择不同长度的倒梯形导向块可以控制线束伸入恒温箱的时间,本技术选用的倒梯形导向块能保证线束在恒温箱中停留30s以上;并且在倒梯形导向块上设有两个腰形槽,可通过腰形槽调节倒梯形导向块的固定高度,从而控制线束伸入恒温箱的距离;3、在下料装置的下方设置三个下料仓,分别用于收集合格产品、电阻不合格产品和电压不合格产品,实现分类收集,便于后期进行针对性的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线束测试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线束测试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线束测试装置的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线束测试装置的侧视图;图7是图6中C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线束测试装置的线束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8所示,一种线束测试装置,包括两个齿轮I,所述两个齿轮I之间设置有可环形转动的传动链条2,所述传动链条2上等间距固定有多个线束夹持装置3,沿所述传动链条2转动方向分别设置有高压检测装置5、100度恒温电阻检测装置8、零度恒温电阻检测装置13和下料装置14,通过在同一传动链条2上设置多个线束夹持装置3,并在传动链条2的两侧设置高压检测设备5、零度、100度恒温电阻检测装置和下料设备14,在传动链条2循环转动的同时,对线束依次完成三项参数的检测,并将检测后的线束下料,通过手动方式不断对传动链条2上的已经被下料的线束夹持装置3继续上料,实现循环流水化作业,提高了测试效率,并且整个测试过程都是机械化作业,提高了测试质量。高压检测装置5的下方设有线束夹持装置4,且在线束夹持装置4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图中未视出),所述光电传感器与线束夹持装置4和高压检测装置5电气连接,且所述高压检测装置5通过第一气缸6驱动,当有线束到达光电传感器处时,线束夹持装置4将线束夹持固定,第一气缸6推动高压检测装置5下移至于线束接触,实现对线束的高压参数测试。恒温电阻检测时需要将线束的下端伸入至相应的恒温箱中保持一端时间后再进行测量,本发型100度恒温电阻检测装置8的下方设置有100度恒温箱10,所述100度恒温箱10的盖板上设置有可使线束插入的开口 11,所述100度恒温箱10与100度恒温电阻检测装置8之间设置有可使线束伸入至100度恒温箱10的倒梯形导向块7,当线束在传动链条2的带动通过倒梯形导向块7时,在倒梯形导向块7的作用下线束被下压至100度恒温箱10内,通过选择不同长度的倒梯形导向块7可以控制线束伸入恒温箱的时间,本技术选用的倒梯形导向块7能保证线束在恒温箱中停留30s以上,保证检测质量。倒梯形导向块7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固定的、沿垂直方向延伸的腰形槽20,可通过腰形槽20调节倒梯形导向块7的固定高度,从而控制线束伸入恒温箱的距离。在零度恒温电阻检测装置13的下方设置有零度恒温箱12,具体的测试原理与100度恒温电阻测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线束夹持装置3包括上底板31和下底板32,所述上下底板之间连接导柱34,所述导柱34上设置有可相对其上下移动的、用于固定在传动链条2的固定块33,所述固定块33与上底板31之间设置有弹簧35,所述上底板31上还设置有环形压块36。当线束夹持装置3通过倒梯形导向块7时,环形压块36在倒梯形导向块7的作用下,带动上底板31、导柱34和下底板32整体下移,而固定块33因固定在传动链条2上,因此上底板31与固定块33之间的弹簧35被压缩,当线束夹持装置3离开倒梯形导向块7时,在弹簧35的弹力作用下,上底板31、导柱34和下底板32完成复位。下料装置14包括机械手16、导轨17和滑块18,所述机械手16通过滑块18固定在导轨17上,所述滑块18通过电机19驱动,下料装置14的下方设置有3个分别用于收集合格产品、电阻不合格产品和电压不合格产品的下料仓15,机械手将测试完成的线束从线束夹持装置3上取下后,根据检测的结果,将线束从不同位置的下料仓完成分类下料,便于后期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束测试装置,包括两个齿轮(1),所述两个齿轮(1)之间设置有可环形转动的传动链条(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条(2)上等间距固定有多个线束夹持装置(3),沿所述传动链条(2)转动方向分别设置有高压检测装置(5)、100度恒温电阻检测装置(8)、零度恒温电阻检测装置(13)和下料装置(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测试装置,包括两个齿轮(I),所述两个齿轮(I)之间设置有可环形转动的传动链条(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条(2)上等间距固定有多个线束夹持装置(3),沿所述传动链条(2)转动方向分别设置有高压检测装置(5)、100度恒温电阻检测装置(8)、零度恒温电阻检测装置(13)和下料装置(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检测装置(5)的下方设有线束夹持装置(4),且在线束夹持装置(4)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线束夹持装置(4 )和高压检测装置(5 )电气连接,且所述高压检测装置(5 )通过第一气缸(6 )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线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100度恒温电阻检测装置(8)的下方设置有100度恒温箱(10),所述100度恒温箱(10)的盖板上设置有可使线束插入的开口(11),所述100度恒温箱(10)与100度恒温电阻检测装置(8)之间设置有可使线束伸入至100度恒温箱(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艾博机器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