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气冷凝并回流的回流冷凝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0616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5:21
一种蒸气冷凝并回流的回流冷凝器具,属于和提取器相配套的水冷式回流冷凝器具技术领域。冷却水仓由上部的一段粗圆管下端封闭、上端回退封闭后形成,第一进出水嘴设在冷却水仓的上侧;第二进出水嘴设在冷却水仓的下侧;下部的一个下端封底、上端敞口的圆形罐为冷凝水蒸发罐,冷凝水蒸发罐的侧壁为外磨口式的提取器接口,冷凝水蒸发罐敞开的上口为流体进出口;换热回流管为若干个上下延伸、贯穿冷凝水蒸发罐和冷却水仓的列管,换热回流管与冷凝水蒸发罐的底及冷却水仓的顶和底无缝连接,并将彼此固定在一起;构成冷却水仓的粗管的上端封闭,形成一个位于顶部的连接腔,使换热回流管上端和除湿管上端实现对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气冷凝并回流的回流冷凝器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蒸气冷凝并回流的回流冷凝器具,属于和提取器相配套的水冷式回流冷凝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和提取器相配套的水冷式回流冷凝器具均是由换热回流管、具进出水嘴的冷却水仓和提取器接口三部分构成。换热回流管上下延伸,且两端开口,其管身被具有进出水嘴的冷却水仓无缝包裹于中间,提取器接口则设置在冷却水仓的侧壁或下端。使用时,将提取器接口和提取器对接,提取器中蒸发上来的蒸气便从下开口进入换热回流管,通过管壁,这些蒸气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水仓中的冷却水,从而使其又冷凝成液,并向下流回至提取器中。然而,不足的是,由于换热回流管的上开口直通大气,大气也随时从上开口进入换热回流管,其中的水蒸气也向冷却水传递热量,冷凝成水,并顺着换热回流管向下流入提取器中。同时,在外部,大气的水蒸气还通过冷却水仓外壁向冷却水传递热量而冷凝,产生的冷凝水也会沿外壁下流,并从提取器接口的对接缝隙进入提取器中。而有些情况下,这些进去的冷凝水常常产生不良作用和影响,例如,在石油勘探的地球化学实验项目浙青“A”的分析实验中,这些进去的冷凝水就很难被去除,常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尤其是空气湿度较大,冷却水温度较低时,产生和进去的冷凝水也较多,对分析实验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和提取器相配套的现有回流冷凝器具在将实验物质的蒸气冷凝回流的同时,也将大气的水蒸气冷凝水带入提取器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蒸气冷凝并回流的回流冷凝器具,该器具既能将实验物质的蒸气冷凝回流至提取器,又不使大气的水蒸气冷凝水进入提取器。一种蒸气冷凝并回流的回流冷凝器具,冷却水仓由上部的一段粗圆管下端封闭、上端回退封闭后形成,第一进出水嘴设在冷却水仓的上侧;第二进出水嘴设在冷却水仓的下侧;下部的一个下端封底、上端敞口的圆形罐为冷凝水蒸发罐,冷凝水蒸发罐的侧壁为外磨口式的提取器接口,冷凝水蒸发罐敞开的上口为流体进出口,流体进出口的开阔度在四周均超出了冷却水仓的外侧壁,冷凝水蒸发罐的侧壁能够拦截和引导沿冷却水仓外壁下流的冷凝水,进入到冷凝水蒸发罐内;换热回流管为若干个上下延伸、贯穿冷凝水蒸发罐和冷却水仓的列管,换热回流管与冷凝水蒸发罐的底及冷却水仓的顶和底无缝连接,并将彼此固定在一起;若干个上下延伸的管无缝贯穿冷却水仓,形成了自冷却水仓上顶面、穿过冷却水仓内部、通向冷凝水蒸发罐的除湿管;构成冷却水仓的粗管的上端封闭,形成一个位于顶部的连接腔,换热回流管上端和除湿管上端对接。一种蒸气冷凝并回流的回流冷凝器具,冷却水仓为一上下封口的粗圆管,第一进出水嘴设在冷却水仓的上侧;第二进出水嘴设在冷却水仓的下侧;冷凝水蒸发罐位于下部,冷凝水蒸发罐为圆形结构的罐,罐的上端和冷却水仓的下端相连接,罐的下端封底,罐的侧壁上部沿四周分布着若干小孔为流体进出口,罐的侧壁下部为外磨口式的提取器接口 ;换热回流管由下而上无缝穿过冷凝水蒸发罐和冷却水仓的底,一直延伸至冷却水仓内的近顶部位;除湿管则位于冷却水仓内部,除湿管上端和换热回流管的上端对接,除湿管的管身向下延伸,除湿管下端和冷凝水蒸发罐相通;外壁冷凝水引导圈设置在冷凝水蒸发罐的流体进出口的四周,外壁冷凝水引导圈为一上大下小的圆形圈,圆形圈的下部在流体进出口的下面和冷凝水蒸发罐的侧壁相密合,圆形圈的上端高于流体进出口的下缘,圆形圈的上口的开阔度则在四周均超出了冷却水仓的外侧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上部设置一个具有进出水嘴的冷却水仓,用于冷却水的储存和流通;在冷却水仓下面设置一个下端封底,上部有流体进出口,外侧或下端又具有提取器接口的冷凝水蒸发罐,使其既能和提取器对接,又能接收空气的水蒸气冷凝水,还能被提取器中热的蒸气加热,使接收的冷凝水能够蒸发和散失;再设置若干个上下延伸、两端开口的换热回流管,使其无缝穿过冷凝水蒸发罐和冷却水仓的底,进入到冷却水仓内,它们用于冷凝和回流提取器中上来的蒸气;然后在换热回流管上端连接若干个向下延伸,且从冷却水仓内经过,并通向冷凝水蒸发罐的除湿管,用于冷凝进入到管内的水蒸气,并将形成的冷凝水导入冷凝水蒸发罐;最后在冷凝水蒸发罐的流体进出口设置一个外壁冷凝水引导圈,用于拦截和引导沿冷却水仓外壁下流的冷凝水,使其能从流体进出口进入到冷凝水蒸发罐内。这样,当该器具和提取器对接使用时,一方面,提取器中上来的蒸气能够从下开口进入换热回流管,并被冷凝后再向下回流至提取器。另一方面,由于大气必须先经过除湿管,才能进入换热回流管,因此,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除湿管内就会提前被冷凝成水,并流入冷凝水蒸发罐。同时,冷却水仓外壁产生的冷凝水在沿外壁下流时,也会被拦截、引导,流入冷凝水蒸发罐。而进入冷凝水蒸发罐后,这些冷凝水由于受提取器中热的蒸气加热,从而又被蒸发,并从罐子的流体进出口散失到大气中去。由此便达到本技术在将实验物质的蒸气冷凝回流至提取器的同时,又不使大气的水蒸气冷凝水进入提取器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既能将实验物质的蒸气冷凝回流至提取器,又避免了大气的水蒸气冷凝水进入提取器,有效地消除了大气的水蒸气冷凝水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附图说明】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纵剖面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的B-B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1的C—C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形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纵剖面构造图。图7是图5的D—D剖视图。图8是图5的E—E剖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蒸气冷凝并回流的回流冷凝器具,冷却水仓I由上部的一段粗圆管下端封闭、上端回退封闭后形成,第一进出水嘴7设在冷却水仓I的上侧;第二进出水嘴8设在冷却水仓I的下侧;下部的一个下端封底、上端敞口的圆形罐为冷凝水蒸发罐2,冷凝水蒸发罐2的侧壁为外磨口式的提取器接口 10,冷凝水蒸发罐2敞开的上口为流体进出口 9,流体进出口 9的开阔度在四周均超出了冷却水仓I的外侧壁,使冷凝水蒸发罐2的侧壁能够拦截和引导沿冷却水仓I外壁下流的冷凝水,进入到冷凝水蒸发罐2内;换热回流管3为若干个上下延伸、贯穿冷凝水蒸发罐2和冷却水仓I的列管,换热回流管3与冷凝水蒸发罐2的底及冷却水仓I的顶和底无缝连接,并将彼此固定在一起;也是若干个上下延伸的管4无缝贯穿冷却水仓1,形成了自冷却水仓I上顶面,穿过冷却水仓I内部,通向冷凝水蒸发罐2的除湿管4 ;由构成冷却水仓I的粗管的上端封闭,形成一个位于顶部的连接腔5,使换热回流管3上端和除湿管4上端实现对接。实施例2: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一种蒸气冷凝并回流的回流冷凝器具,冷却水仓I为一上下封口的粗圆管,第一进出水嘴7设在冷却水仓I的上侧;第二进出水嘴8设在冷却水仓I的下侧;冷凝水蒸发罐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气冷凝并回流的回流冷凝器具,其特征在于冷却水仓由上部的一段粗圆管下端封闭、上端回退封闭后形成,第一进出水嘴设在冷却水仓的上侧;第二进出水嘴设在冷却水仓的下侧;下部的一个下端封底、上端敞口的圆形罐为冷凝水蒸发罐,冷凝水蒸发罐的侧壁为外磨口式的提取器接口,冷凝水蒸发罐敞开的上口为流体进出口,流体进出口的开阔度在四周均超出了冷却水仓的外侧壁,冷凝水蒸发罐的侧壁能够拦截和引导沿冷却水仓外壁下流的冷凝水,进入到冷凝水蒸发罐内;换热回流管为若干个上下延伸、贯穿冷凝水蒸发罐和冷却水仓的列管,换热回流管与冷凝水蒸发罐的底及冷却水仓的顶和底无缝连接,并将彼此固定在一起;若干个上下延伸的管无缝贯穿冷却水仓,形成了自冷却水仓上顶面、穿过冷却水仓内部、通向冷凝水蒸发罐的除湿管;构成冷却水仓的粗管的上端封闭,形成一个位于顶部的连接腔,换热回流管上端和除湿管上端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气冷凝并回流的回流冷凝器具,其特征在于冷却水仓由上部的一段粗圆管下端封闭、上端回退封闭后形成,第一进出水嘴设在冷却水仓的上侧;第二进出水嘴设在冷却水仓的下侧;下部的一个下端封底、上端敞口的圆形罐为冷凝水蒸发罐,冷凝水蒸发罐的侧壁为外磨口式的提取器接口,冷凝水蒸发罐敞开的上口为流体进出口,流体进出口的开阔度在四周均超出了冷却水仓的外侧壁,冷凝水蒸发罐的侧壁能够拦截和引导沿冷却水仓外壁下流的冷凝水,进入到冷凝水蒸发罐内;换热回流管为若干个上下延伸、贯穿冷凝水蒸发罐和冷却水仓的列管,换热回流管与冷凝水蒸发罐的底及冷却水仓的顶和底无缝连接,并将彼此固定在一起;若干个上下延伸的管无缝贯穿冷却水仓,形成了自冷却水仓上顶面、穿过冷却水仓内部、通向冷凝水蒸发罐的除湿管;构成冷却水仓的粗管的上端封闭,形成一个位于顶部的连接腔,换热回流管上端和除湿管上端对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爱明张孟良郭林英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