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美玲专利>正文

一种火电站水蒸气冷凝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79506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1:45
一种火电站水蒸气冷凝回收装置,包括管道、冷却室、冷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管道中段设有变径管,变径管的小口径端与冷却室接通;在冷却室内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下半段埋入地下;在冷却室侧面连接出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安装简便、工艺简单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电站水蒸气冷凝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收装置,尤其是一种废水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在火力发电厂中,采用的冷却水系统主要有直流式、敞开循环式两种形式,直流式冷却系统的水不做循环,只是温度略有升高,其水质不便,基本不产生耗水,但必须具备充足的冷却水源。对于缺水地区的火力发电厂,一般采用循环冷却方式,循环冷却系统的火电机组大多采用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其蒸发损失、风吹损失和排污损失约占全厂生产耗水量的70%。为此,我们设计一种可降低蒸发损失、缩小用水量的冷凝回收装置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利用水蒸气的火电站水蒸气冷凝回收装置。本专利技术包括管道、冷却室、冷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管道中段设有变径管,变径管的小口径端与冷却室接通;在冷却室内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下半段埋入地下;在冷却室侧面连接出水管。使用时,管道的一端与火电站的冷却系统连接,接通后管道内涌入大量的高温水蒸气,水蒸气顺着管道进入冷却室,在经过变径管时增加了压力,使得水蒸气流速增大,进入冷却室后,水蒸气与冷却管接触,由于冷却管下半段埋入地下,使得温度始终保持在7度到12度之间,因此水蒸气接触冷却管后会冷凝成液体水,人们可打开出水管排出这些液体水再利用。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计合理、安装简便、工艺简单,可有效利用火电站冷却时产生的水蒸气,降低发电成本。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图中,包括管道1、冷却室2、冷却管3以及出水管4,所述管道中段设有变径管5,变径管的小口径端与冷却室接通;在冷却室内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下半段埋入地下;在冷却室侧面连接出水管。权利要求1 . 一种火电站水蒸气冷凝回收装置,包括管道(I)、冷却室(2)、冷却管(3)以及出水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I)中段设有变径管(5),变径管(5)的小口径端与冷却室(2)接通;在冷却室(2)内设有冷却管(3),所述冷却管(3)下半段埋入地下;在冷却室(2)侧面连接出水管(4)。全文摘要一种火电站水蒸气冷凝回收装置,包括管道、冷却室、冷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管道中段设有变径管,变径管的小口径端与冷却室接通;在冷却室内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下半段埋入地下;在冷却室侧面连接出水管。本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安装简便、工艺简单等优点。文档编号B01D5/00GK102989191SQ20121029724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1日专利技术者张美玲 申请人:张美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电站水蒸气冷凝回收装置,包括管道(1)、冷却室(2)、冷却管(3)以及出水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中段设有变径管(5),变径管(5)的小口径端与冷却室(2)接通;在冷却室(2)内设有冷却管(3),所述冷却管(3)下半段埋入地下;在冷却室(2)侧面连接出水管(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张美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