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酰胺/聚丙稀合金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属于聚酰胺/聚丙稀合金的制备方法。聚酰胺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器等行业的大品种工程塑料之一。它是一种强极性、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且具有反应活性的结晶性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自润滑性、耐腐蚀性和耐溶剂性。但聚酰胺材料对缺口冲击敏感,而且由于其强极性的特点,使其吸水率大,影响尺寸稳定性和电性能,因而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高科技领域对其性能的要求,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聚丙稀,则由于原料易得、价格便宜、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等优点,已成为世界主要的通用塑料品种。相对于聚酰胺,聚烯烃几乎不吸水,不受空气潮湿度的影响,但耐烃类溶剂的能力远远不如聚酰胺,而且存在成型收缩率大、热形变温度不高、缺口冲击韧性低等缺点。这些缺点和不足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聚烯烃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共混改性制备高性能化的合金材料,则为综合利用它们的优点,并改善它们缺点提供了可能。为此大量的科研工作集中于开发聚酰胺/聚烯烃合金,以适应市场的需求。美国专利US5663229,Sep.2,1997,公开了题为“Ternary Polymer Mixturean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酰胺/聚丙稀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三元共混体系:(Ⅰ)22-75份的聚酰胺6;(Ⅱ)12-68份的聚丙稀或乙烯含量少于15%的乙烯-丙烯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Ⅲ)6-15份的含乙烯、辛稀单元,接枝有马来酸酐的聚烯烃弹性体,其中辛稀含量为:24WT%,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0.30-1.00WT%,总计为100份的Ⅰ、Ⅱ、Ⅲ混合粒料,在双螺杆中进行熔融共混,加工温度为:190-250℃,转速:80-160rpm,挤出造粒即得聚酰胺/聚丙稀合金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聚酰胺/聚丙稀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三元共混体系:(I)22-75份的聚酰胺6;(II)12-68份的聚丙稀或乙烯含量少于15%的乙烯-丙稀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III)6-15份的含乙烯、辛稀单元,接枝有马来酸酐的聚烯烃弹性体,其中辛稀含量为:24WT%,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0.30-1.00WT%,总计为100份的I、II、III混合粒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皓瑜,陈红兵,扬秉新,张伟广,陈长江,姜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