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肖特基结的。
技术介绍
煤炭、石油等化石资源的逐渐枯竭,能源危机慢慢随着时间的流逝,离我们越来越近,从而寻找新的能源变成了件非常急迫的事。太阳能,相比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且它还具有环保,安全,长久,巨大等诸多优点成为目前所知中的最理想的新兴可再生能源。目前,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的研究开发太阳能的新技术,力求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如何更好的突破这方面的技术已成为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事情。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无机太阳能电池生产国。起初我国太阳能电池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后面慢慢开始在商业、民用上应用。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总量和密度均较小。故太阳能电池今后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另一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还由于我国起初阶段的粗放型经济,对能源消耗巨大,进而对能源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传统的化石能源的逐渐减少,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所以开发太阳能技术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无机太阳能电池占太阳能电池中的绝大部分,技术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了,而且无机太阳能电池 ...
【技术保护点】
金属网嵌套异质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包括透明衬底、透明阳极电极、空穴传输层、给体材料层、受体材料层、电子缓冲层和阴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给体材料层与受体材料层之间设置有超薄金属网状结构层,所述超薄金属网状结构层与给体材料层和受体材料层的接触,形成电荷的扩散通道。这样有利于电子扩散到给体材料层和空穴扩散到受体材料层,最终形成了双内建电场,提高了光生激子在给体材料和受体材料接触界面的分离效率。
【技术特征摘要】
1.金属网嵌套异质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包括透明衬底、透明阳极电极、空穴传输层、给体材料层、受体材料层、电子缓冲层和阴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给体材料层与受体材料层之间设置有超薄金属网状结构层,所述超薄金属网状结构层与给体材料层和受体材料层的接触,形成电荷的扩散通道。这样有利于电子扩散到给体材料层和空穴扩散到受体材料层,最终形成了双内建电场,提高了光生激子在给体材料和受体材料接触界面的分离效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网嵌套异质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金属网状层的厚度为0.3nm-1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网嵌套异质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受体材料层的材料为有机n型材料,电子为多数载流子,其材料为富勒烯衍生物或其他受体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网嵌套异质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层为有机导电聚合物薄膜或金属氧化物薄膜,其中有机导电聚合物薄膜为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或聚苯胺PANI类有机导电聚合物薄膜,金属氧化物薄膜为氧化钥薄膜或氧化镍薄膜;所述电子缓冲层是金属有机配合物,为吡啶类、邻菲咯啉类、噁二唑类或咪唑类化合物材料中的一种材料,其中金属有机配合物包括8-羟基喹啉铝或二(2-甲基-8-喹啉并)-4-(苯基苯酚)铝,吡啶类化合物包括三[2,4,6-三甲基-3-(吡啶-3-yl)苯基]-硼烷,邻菲咯啉类化合物包括2,9- 二甲基_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或者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建,秦春伟,杜新炜,赵志宇,邓鸣,于军胜,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