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6997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太阳能电池结构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衬底、透明导电阳极ITO、阳极缓冲层、光活性层、阴极缓冲层和金属阴极,所述光活性层中掺有紫外敏感胶,紫外敏感胶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比为:光敏性的聚硅氧烷93.5~97%,光引发剂1.5~5%,稀释剂和助剂1.5~3%;稀释剂包括甲苯、二甲苯、活性环氧树脂稀释剂、环醚和乙烯基醚单体,助剂包括填充剂、稳定剂和交联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阳极缓冲层与光活性层之间附着性差的问题,增加了阳极缓冲层与光活性层之间的界面匹配性,同时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延缓了衰减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聚合物光伏器件或有机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的逐年增加,能源问题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遇到的首要问题。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各国科学家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1954年,美国的贝尔研究所成功地研制出硅太阳能电池,开创了光电转换研究的先河。之后关于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最初主要集中在已单晶硅为活性材料的无机太阳能电池。20世纪90年代又发展了砷化镓、碲化镉以及叠层GalnP/GaAs/Ge等器件,它们由单晶、多晶或非晶薄膜构成。由于无机太阳能电池原料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和窄带隙半导体的严重光腐蚀使太阳能发电不能大面积推广。要使太阳能发电得到大规模应用,就必须降低成本。有机半导体材料是最为廉价和最有发展潜力的太阳能电池材料,其优势表现为:一方面,由于有机材料合成成本低,功能和结构易于调整,柔韧性及成膜性都较好;另一方面,由于有机太阳能电池加工过程相对简单,可低温操作,器件制作成本也随之降低。除此之外,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潜在优势还包括:可实现大面积制造、可使用柔性衬底、环境友好、轻便易携等,有望应用在手表、便携式计算器、玩具、柔性可卷曲系统等体系中供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有了较大的进步,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正逐步向大规模市场化迈进。除了效率之外,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也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一个理想的太阳能光伏器件需要具备以下特质:光照下长时间保持性能不变,对冷/热、亮/暗、干/湿等反复性的变化不敏感。然而目前仍然存在许多瓶颈问题,制约着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阳极缓冲层与光活性层的界面匹配,是其中一个显著的问题。由于阳极缓冲层通常采用的是PEDOT =PSS这种亲水性材料,而光活性层通常是疏水性材料,这导致在器件制备过程当中,光活性层材料不易在阳极缓冲层表面铺展开,使最终形成的光活性层薄膜形貌差,而且在内外应力的作用下会产生界面分离,进而使载流子的传输效率受到不良影响,降低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因此,解决阳极缓冲层与光活性层的界面匹配性问题,对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可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目的是解决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阳极缓冲层与光活性层之间附着性差的问题,增加阳极缓冲层与光活性层之间的界面匹配性,同时提高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延缓了器件性能的衰减速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结构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衬底(I)、透明导电阳极IT0(2)、阳极缓冲层(3)、光活性层(4)、阴极缓冲层(5)和金属阴极(6),所述光活性层(4)中掺有紫外敏感胶,所述紫外敏感胶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比为:光敏性的聚硅氧烷 93.5~97%光引发剂1.5~5%稀释剂和助剂1.5~3%;所述稀释剂包括甲苯、二甲苯、活性环氧树脂稀释剂、环醚和乙烯基醚单体,助剂包括填充剂、稳定剂和交联剂。进一步地,所述光敏性的聚硅氧烷包括硫醇-烯烃官能化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化聚硅氧烷和乙烯基醚官能化聚硅氧烷。 进一步地,所述光引发剂包括安息香、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异丙醚、二苯甲酮、乙酰苯衍生物、二苯基碘鎗盐、二芳基碘鎗盐和三芳基碘鎗盐。进一步地,所述紫外敏感胶在光活性层中所占的质量比为0.05~6.5%。进一步地,所述光活性层由电子给体材料Ρ3ΗΤ与电子受体材料ICBA混合制备而成,所述Ρ3ΗΤ:1CBA混合溶液质量比为1:20~5:1,所述溶液浓度为I~30mg/ml,厚度为40 ~250nm。进一步地,所述阳极缓冲层材料为聚(3,4_亚乙二氧噻吩):聚苯乙烯基苯磺酸(PEDOT:PSS)或氧化钥(MoOx)中的一种,厚度为10~80nm。进一步地,所述阴极缓冲层材料为TPB1、BCP、Bphen, LiF中的一种,厚度为I~IOnm0进一步地,所述金属阴极材料为Ag、Al、Cu中的一种,厚度为100~300nm。进一步地,所述衬底为刚性衬底和柔性衬底中的一种,所述刚性衬底包括玻璃和蓝宝石,所述柔性衬底包括金属箔和聚合物薄膜。一种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先对预先制备好透明导电阳极ITO的衬底进行清洗、干燥处理;②在透明导电阳极ITO表面旋转涂覆、印刷或喷涂阳极缓冲层,并将所形成的薄膜进行退火处理;③在阳极缓冲层表面旋转涂覆、印刷或喷涂掺有紫外敏感胶的光活性层,并将所形成的薄膜进行退火处理,所述紫外敏感胶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比为:光敏性的聚硅氧烷 93.5~97%光引发剂1.5~5%稀释剂和助剂1.5~3%,稀释剂包括甲苯、二甲苯、活性环氧树脂稀释剂、环醚和乙烯基醚单体,助剂包括填充剂、稳定剂和交联剂;④对步骤③得到的光活性层进行紫外光处理;⑤在光活性层表面蒸镀、旋转涂覆或喷涂制备阴极缓冲层;⑥在阴极缓冲层表面蒸镀金属阴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紫外光处理加入紫外敏感胶的光活性层,提高了阳极缓冲层与光活性层的附着性;(2)紫外光处理后的光活性层,其结晶度更高,载流子迁移率增大,提高能量转换效率;(3)经紫外光处理后的光活性层,紫外敏感胶的交联使该层形成更致密的结构,有效阻隔水氧进入光活性层,提高了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4)适量的紫外敏感胶的加入,对光活性层的吸收没有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图2是未采用紫外敏感胶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采用了紫外敏感胶)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电流密度-电压曲线;图中标记:1、衬底,2、透明导电阳极IT0,3、阳极缓冲层,4、光活性层,5、阴极缓冲层,6、金属阴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结合图1,本专利技术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衬底1、透明导电阳极ΙΤ02、阳极缓冲层3、光活性层4、阴极缓冲层5和金属阴极6,所述光活性层中掺有紫外敏感胶,所述紫外敏感胶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比为:光敏性的聚硅氧烷 93.5~97%光引发剂1.5~5%稀释剂和助剂1.5~3%,所述稀释剂包括甲苯、二甲苯、活性环氧树脂稀释剂、环醚和乙烯基醚单体,助剂包括填充剂、稳定剂和交联剂。进一步地,光敏性的聚硅氧烷包括硫醇-烯烃官能化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化聚硅氧烷和乙烯基醚官能化聚硅氧烷。进一步地,光引发剂包括安息香、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异丙醚、二苯甲酮、乙酰苯衍生物、二苯基碘鎗盐、二芳基碘鎗盐和三芳基碘鎗盐。进一步地,光活性层由电子给体材料Ρ3ΗΤ与电子受体材料ICBA混合制备而成,所述Ρ3ΗΤ:1CBA混合溶液质量比为1:20~5:1,所述溶液浓度为I~30mg/ml,厚度为40~250nmo进一步地,阳极缓冲层材料为聚(3,4_亚乙二氧噻吩):聚苯乙烯基苯磺酸(PEDOT:PSS)或氧化钥(MoOx)中的一种,厚度为10~80nm。进一步地,阴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结构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衬底(1)、透明导电阳极ITO(2)、阳极缓冲层(3)、光活性层(4)、阴极缓冲层(5)和金属阴极(6),所述光活性层(4)中掺有紫外敏感胶,所述紫外敏感胶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比为:光敏性的聚硅氧烷????93.5~97%光引发剂????????????1.5~5%稀释剂和助剂????????1.5~3%;所述稀释剂包括甲苯、二甲苯、活性环氧树脂稀释剂、环醚和乙烯基醚单体,助剂包括填充剂、稳定剂和交联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结构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衬底(I)、透明导电阳极ITO (2)、阳极缓冲层(3)、光活性层(4)、阴极缓冲层(5)和金属阴极(6),所述光活性层(4)中掺有紫外敏感胶,所述紫外敏感胶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比为: 光敏性的聚硅氧烷 93.5~97% 光引发剂1.5~5% 稀释剂和助剂1.5~3% ; 所述稀释剂包括甲苯、二甲苯、活性环氧树脂稀释剂、环醚和乙烯基醚单体,助剂包括填充剂、稳定剂和交联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性的聚硅氧烷包括硫醇-烯烃官能化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化聚硅氧烷和乙烯基醚官能化聚硅氧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包括安息香、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异丙醚、二苯甲酮、乙酰苯衍生物、二苯基碘鎗盐、二芳基碘鎗盐和三芳基碘鎗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敏感胶在光活性层中所占的质量比为0.05~6.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活性层由电子给体材料P3HT与电子受体材料ICBA混合制备而成,所述P3HT =ICBA混合溶液质量比为1:20~5:1,所述溶液浓度为I~30mg/ml,厚度为40~250n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军胜王煦李杰施薇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