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712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此背光模组包含承载件、导光板、光源、压制件及固定单元。导光板设置在承载件上。光源设置在承载件上,以朝导光板发射光。压制件位于承载件上方并罩设光源,且压制件具有压制面。压制面是压制在导光板上。固定单元用以将压制件结合于承载件上。固定单元包含第一孔位、第二孔位及定位件。定位件是穿设于第一孔位及第二孔位中,且在定位件与第二孔位结合的过程中,透过定位件在第一孔位中位移直到压制面压制导光板后,再将定位件固定在第二孔位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光源模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在液晶显示器 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1,其是表示公知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公知的背光模组100包含背板 110、光源130、导光板150及胶框170。光源130及导光板150皆设置于背板110中。胶框 170以扣合的方式与背板110结合,并固定住导光板150。然而,一般背光模组100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导光板150及胶框170靠近光源130 的部分会因为受热而產生变形或翘曲,进而撑开胶框170。如此一来,导致光源130的光漏 出,而严重影响背光模组100之光学效果。为了改善上述问题,目前提出了一种如图2所示之背光模组。请参照图2,其是表 不另一公知背光模组的结构不意图。背光模组200包含背板210、光源230、导光板250及 散热件270。散热件270设置于背板210中,而光源230设置在散热件270中。其中,散热 件270为一体成型的框体,其具有凹口 270a。藉此,导光板250之一侧可固定在凹口 270a中。在此种背光模组200的架构中,导光板250的厚度与凹口 270a之口径相同时,确 实可避免导光板250因受热而变形。然而,此种散热件270厚度较大、重量较重,并不利于 背光模组200的轻薄化。而且,凹口 270a的尺寸在製作的过程中必须事先设计好,以利精 确配合导光板250的厚度,因此在製作上较困难。而且,如果在製作过程中產生误差,则会 增加重工的次数及成本。再者,此种背光模组200的组装方式较困难,如第2图所示,导光 板250在卡入散热件270的凹口 270a时,必须要以倾斜的方式插入,这样的组装方式不利 于大尺寸导光板250的组装,且容易导致导光板250在组装的过程中损毁,而严重影响背光 模组200的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之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其是透过可调整式 的固定单元来连接压制件及承载件,并可依据导光板的厚度来调整压制面及承载件之承载 面的距离。而且,压制件具有压制面,在定位件锁入第二孔位的过程中,定位件可在第一孔 位位移而使压制面紧密贴合并压制导光板,因此可避免导光板因受热而变形,进而可增加 整体背光模组的稳固性。再者,导光板在製造过程中在入光处如有些微变形,在压制面压制 导光板时,亦可同时矫正并压平导光板变形的部分。同时,藉由增加压制件之刚性以及整体 背光模组的稳固性,可达到背光模组轻薄化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含承载件、导光板、光源、压制件及 固定单元。导光板设置在承载件上。光源设置在承载件上,以朝导光板发射光。压制件位 于承载件上方并罩设光源,且压制件具有压制面,压制面是压制在导光板上。固定单元用以将压制件结合于承载件上。固定单元包含第一孔位、第二孔位及定位件。其中,定位件是穿 设于第一孔位及第二孔位中,且在定位件与第二孔位结合的过程中,透过定位件在第一孔 位中位移直到压制面压制导光板后,再将定位件固定在第二孔位中。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上述的第一孔位是设置在压制件与承载件其中一者,且第 二孔位是设置在压制件与承载件另一者。依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上述的第一孔位之尺寸大于第二孔位之尺寸。依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上述的压制件是沿着第一方向压制在导光板上,第一孔 位具有长轴,且长轴是平行于第一方向,定位件是位于在第一孔位中沿着长轴位移。依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上述的承载件为背板或散热件。依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上述的压制件为铝挤形压制件、镀锌钢板压制件或碳纤 维压制件。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上述目的,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包含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背光模 组,包含承载件、导光板、光源、压制件及固定单元。导光板设置在承载件上。光源设置在承 载件上,以朝导光板发射光。压制件位于承载件上方并罩设光源,且压制件具有压制面,压 制面压制在导光板上。固定单元用以将压制件结合于承载件上。固定单元包含第一孔位、 第二孔位及定位件。其中,定位件是穿设于第一孔位及第二孔位中,且在定位件与第二孔位 结合的过程中,透过定位件在第一孔位中位移直到压制面压制导光板后,再将定位件固定 在第二孔位中。液晶面板设于压制件之承载面上。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上述的第一孔位是设置在压制件与该承载件其中之一者, 且第二孔位是设置在压制件与承载件另一者上。依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上述的第一孔位之尺寸大于第二孔位之尺寸。依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上述的压制件是沿着第一方向压制在导光板上,第一孔 位具有长轴,且长轴是平行于第一方向,定位件是位于第一孔位中沿着长轴位移。依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上述的承载件为背板或散热件。依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上述的压制件为铝挤形压制件、镀锌钢板压制件或碳纤 维压制件。【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之说明如下:图1是表示公知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表示另一公知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表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之一种背光模组之立体示意图。图4是表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之一种背光模组之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A至图5C是表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之一种背光模组之组装流程示意图。图6是表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之一种液晶显示器之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标示为:100背光模组;110背板;130光源;150导光板;170胶框;200背 光模组;210背板;230光源;250导光板;270散热件;270a凹口 ;300背光模组;311承载 件;311a承载面;313导光板;315光源;316光学膜片;318反射片;317压制件;317a压制面;317b压制面;319固定单元;319a第一孔位;319b第二孔位;319c定位件;500液晶显示 器;510背光模组;511承载件;511a承载面;513导光板;515光源;517压制件;517a压制 面;517b承载面;519固定单兀;530液晶面板;A1长轴;D1第一方向。【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3及图4,其是分别表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背光模组之立体 示意图及结构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背光模组300主要可包含承载件311、导光板 313、光源315、压制件317及固定单元319。其中,承载件311具有承载面311a。导光板313 设置在承载面311a上。光源315设于承载件311中并位于导光板313之一侧,且朝向导光 板313发射光。压制件317设于承载件311上并且罩设在光源315上。藉由固定单元319, 可将压制件317结合于承载件311上。其中,压制件317具有压制面317a。当压制件317 结合于承载件311上时,压制面317a可直接压制在导光板313上。请继续参照图3及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制件317及承载件311是藉由固定单 元319来结合。此固定单元319可包含第一孔位319a、第二孔位319b及定位件319c。在 一实施例中,第一孔位319a是设置在压制件317上,而第二孔位31%是设置在承载件311 上。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孔位319a的尺寸大于第二孔位319b之尺寸。在一示范性的 例子中,第一孔位319a为一通孔,且可为圆孔、椭圆孔或长孔。第二孔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包含:一承载件;一导光板,设置在该承载件上;一光源,设置在该承载件上,以朝该导光板发射光;一压制件,位于该承载件上方并罩设该光源,且该压制件具有一压制面,该压制面是压制在该导光板上;以及一固定单元,用以将该压制件结合于该承载件上,该固定单元包含一第一孔位、一第二孔位及一定位件,其中:该定位件是穿设于该第一孔位及该第二孔位中,且在该定位件与该第二孔位结合的过程中,透过该定位件在该第一孔位中位移直到该压制面压制该导光板后,再将该定位件固定在该第二孔位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0.25 TW 1021386981.一种背光模组,包含:一承载件;一导光板,设置在该承载件上;一光源,设置在该承载件上,以朝该导光板发射光;一压制件,位于该承载件上方并罩设该光源,且该压制件具有一压制面,该压制面是压制在该导光板上;以及一固定单元,用以将该压制件结合于该承载件上,该固定单元包含一第一孔位、一第二孔位及一定位件,其中:该定位件是穿设于该第一孔位及该第二孔位中,且在该定位件与该第二孔位结合的过程中,透过该定位件在该第一孔位中位移直到该压制面压制该导光板后,再将该定位件固定在该第二孔位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第一孔位是设置在该压制件与该承载件其中之一者,且该第二孔位是设置在该压制件与该承载件另一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第一孔位之尺寸大于该第二孔位之尺寸。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压制件是沿着一第一方向压制在该导光板上,该第一孔位具有一长轴,该长轴是平行于该第一方向,该定位件是位于在该第一孔位中沿着该长轴位移。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承载件为一背板或一散热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压制件为一铝挤形压制件、一镀锌钢板压制件或一碳纤维压制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镫仪林明正赵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