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链聚肌胞干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12135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6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链聚肌胞干粉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聚肌苷酸和聚胞苷酸各自用磷酸盐缓冲液溶解,混合后加入稳定剂,混合均匀,在40~100℃下保温;(2)步骤(1)反应液自然冷却后与有机溶剂混合,静置沉淀,沉淀物干燥,即得所述双链聚肌胞干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链聚肌胞干粉的制备方法,制成的聚肌胞干粉具有完整的双螺旋结构特征和生理活性,质量和稳定性要比溶液状态下的聚肌胞要好很多,进入生物体内较裸露的聚肌胞有更强的抗酶解性能,从而增强了疗效。而且在双链聚肌胞溶液制成干粉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了纯化,去除了很多小分子物质和杂质,降低了毒副作用,提高了双链聚肌胞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双链聚肌胞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链核糖核酸,可诱导产生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此外还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某些特异性免疫功能,达到抗肝细胞坏死和抗肿瘤作用等。双链聚肌胞在化妆品中应用可以消除痘痘、扁平疣等皮肤赘生物。双链聚肌胞在兽药方面主要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家禽、家畜病毒性疾病,使用方便、广泛,可以与许多药物同时使用,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本品无种属特异性,可广泛在家禽、猪、牛等动物上使用,同时它还具有抗病毒谱广,毒性小、安全范围大的优点。双链聚肌胞是一种动物免疫增强剂,可作为疾病治疗辅助用药,增强动物肌体免疫力、提高药物的疗效。同时,双链聚肌胞也是一种免疫佐剂,在用疫苗免疫的同时使用,可明显提高免疫效果,并且有预防免疫应激及其它病毒性疾病的发生。 一方面,目前粉末状聚肌胞是制剂形式(是预混剂,不是原料形式),一般多采用聚肌苷酸溶液和聚胞苷酸溶液经聚合后,直接添加辅料制得,该干粉中聚肌胞的含量偏低。另一方面,现已报道的文献中,聚肌胞制剂的制备一般是以聚肌苷酸、聚胞苷酸为原料经过一步反应后得到中间体聚肌胞溶液,再进行制剂工序的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链聚肌胞干粉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聚肌苷酸和聚胞苷酸各自用适量pH6.0~8.0的磷酸盐缓冲液溶解,混合后加入稳定剂,混合均匀,在40~100℃下保温0.5~5小时;所述稳定剂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卡那霉素、壳寡糖、氯化钙、多聚赖氨酸、葡萄糖酸钙;所述聚肌苷酸、聚胞苷酸质量用量之比为1∶0.5~1.5,稳定剂质量为聚肌苷酸和聚胞苷酸质量之和的0.2~2.0倍;(2)步骤(1)反应液自然冷却后与0.5~20倍体积的有机溶剂混合,静置沉淀0.5~72小时,取沉淀物20~60℃干燥,即得所述双链聚肌胞干粉;所述有机溶剂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乙醇、甲醇、丙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链聚肌胞干粉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将聚肌苷酸和聚胞苷酸各自用适量ρΗ6.0-8.0的磷酸盐缓冲液溶解,混合后加入稳定剂,混合均匀,在40-100?下保温0.5-5小时;所述稳定剂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卡那霉素、壳寡糖、氯化钙、多聚赖氨酸、葡萄糖酸钙;所述聚肌苷酸、聚胞苷酸质量用量之比为1: 0.5~1.5,稳定剂质量为聚肌苷酸和聚胞苷酸质量之和的0.2~2.0倍; (2)步骤(1)反应液自然冷却后与0.5^20倍体积的有机溶剂混合,静置沉淀0.5^72小时,取沉淀物2(T60°C干燥,即得所述双链聚肌胞干粉;所述有机溶剂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乙醇、甲醇、丙酮、乙醚、异丙醇、正丙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稳定剂为壳聚糖、多聚赖氨酸或卡那霉素。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或甲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聚肌苷酸、聚胞苷酸质量用量之比为1: 0.8~1.2,稳定剂质量为聚肌苷酸和聚胞苷酸质量之和的0.2^1.5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链聚肌胞干粉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得响卢凰姗王宏费丽燕郭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美亚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