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移植的连片式印刷线路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0943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移植的连片式印刷线路板结构,其包括数个依次连接的印刷线路板单元,所述印刷线路板单元包括两根横向边框,两根横向边框之间设有至少一块子板,两个相邻印刷线路板单元的横向边框位置对应且通过榫卯结构相互连接。该印刷电路板结构将电路板分解成数个印刷线路板单元,每个印刷线路板单元通过榫卯结构连接,这样当一个印刷线路板单元内的子板出现问题时,只需将该印刷线路板单元拆卸下来进行更换移植即可,操作起来非常的方便,可有效提高印刷线路板移植工艺的生产效率,稳定了印刷线路板的品质,降低报废,提高了生产效率及缩短了出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能提高组装商的SMT的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移植的连片式印刷线路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印刷线路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片式印刷线路板。
技术介绍
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SMT)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简称SMC/SMD,中文称片状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再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SMT技术非常适用于自动化生产,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因此SMT技术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为了适应线路板的自动化加工,用于SMT技术的线路板多采用连片式印刷线路板机构,即在一块母板上布置有多个块平行排列的子板,这样自动化设备就可沿移动方向逐一对各个子板进行表面贴装焊接。在现有技术中,如果这种连片式印刷线路板中的一个子板不合格,往往整块母板都要报废,这样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使企业的成本提高。为了提高印制线路板报废板的利用率,降低线路板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出货率,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移植工艺来修复报废板。移植工艺的作用原理是:将多连片式印制线路板母板上某个位置的不良子板切割下来,将相同的合格子板放在不良子板的位置上进行结合,使其连片式印制线路板母板上的任意一个子板都是合格品。目前移植工艺多采用高精度带CCD定位的成型机来直接定位拼板,采用这种方式移植线路板需要的设备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而且加工品质无法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子板进行移植修复的连片式印刷线路板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移植的连片式印刷线路板结构,其包括数个依次连接的印刷线路板单元,所述印刷线路板单元包括两根横向边框,两根横向边框之间设有至少一块子板,两个相邻印刷线路板单元的横向边框位置对应且通过榫卯结构相互连接。优选地,所述子板通过榫卯结构与所述横向边框连接。优选地,该便于移植的连片式印刷线路板结构上相邻两个子板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连接。优选地,所述榫卯结构包括榫头和榫槽,相互配合的榫头和榫卯之间通过胶水填充。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便于移植的连片式印刷线路板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印刷电路板结构将电路板分解成数个印刷线路板单元,每个印刷线路板单元通过榫卯结构连接,这样当一个印刷线路板单元内的子板出现问题时,只需将该印刷线路板单元拆卸下来进行更换移植即可,操作起来非常的方便,可有效提高印刷线路板移植工艺的生产效率,稳定了印刷线路板的品质,降低报废,提高了生产效率及缩短了出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能提高组装商的SMT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个印刷线路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移植的连片式印刷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数个依次连接的印刷线路板单元,所述印刷线路板单元包括两根横向边框,两根横向边框之间设有至少一块子板,两个相邻印刷线路板单元的横向边框位置对应且通过榫卯结构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植的连片式印刷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数个依次连接的印刷线路板单元,所述印刷线路板单元包括两根横向边框,两根横向边框之间设有至少一块子板,两个相邻印刷线路板单元的横向边框位置对应且通过榫卯结构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移植的连片式印刷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板通过榫卯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荣迈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