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管式换热器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8284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及空调器,该壳管式换热器包括设置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的载冷剂腔体、设置在所述载冷剂腔体内的多个呈上下分布的换热管及设置在所述载冷剂腔体内的且与所述冷媒入口连通的分液器,该分液器包括一与所述冷媒入口连通的公共腔体,所述公共腔体的一侧设有多个连通口,每一所述连通口对应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换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现有换热器换热不充分的问题,可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管式换热器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中冷媒与载冷剂的热交换包括显热交换和潜热交换两部分。潜热交换是指使物质状态发生改变,而不改变物质温度的热量交换。显热是指引起物质温度变化的热量,如果加热某种物质,使其温度升高,则加入的热量为显热;同样地,如果冷却某种物质,使其温度降低,则释放的热量也称为显热。对于小型化(例如,功率在3匹或者5匹左右的)壳管式换热器,以蒸发器为例,参照图1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壳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冷媒进入壳管式换热器,与周围的载冷剂发生热交换,但是进入壳管式换热器的冷媒为气态、液态的混合物,受重力作用,液态冷媒在换热器的底部聚集,而气态冷媒则大部分聚集在换热器的顶部,导致通过各铜管的冷媒量不均,也就是分流不均,换热效率大打折扣。因为,冷媒与周围载冷剂的热交换主要是潜热交换和显热交换,在蒸发器中,冷媒从液态向气态转化吸收热量,该过程主要是进行潜热交换,而显热交换的能量与潜热交换的能量相比,显得非常少,几乎可以忽略。受重力作用,液态冷媒在换热器的底部聚集,导致底部的液态冷媒量很大。冷媒流经底部的换热铜管与周围载冷剂发生热交换,因底部的液态冷媒量大,最终导致冷媒在底部的换热铜管内不能完全蒸发,使得流出壳管式换热器的冷媒中还存在液态冷媒,也就是潜热未被完全利用,换热不充分,影响蒸发器的整体热换效率。而气态冷媒则大部分聚集在换热器的顶部,并通过换热器顶部的换热铜管流出壳管式换热器,因该部分的冷媒已经是气态,不再进行潜热交换,气态冷媒从铜管流过只能进行显热交换,而这部分的显热能量非常少,与整体相比,可以忽略,也就是该部分铜管内的气态冷媒几乎起不到热交换的作用,同样影响了蒸发器的整体热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壳管式换热器,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壳管式换热器,该壳管式换热器包括设置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的载冷剂腔体、设置在所述载冷剂腔体内的多个呈上下分布的换热管及设置在所述载冷剂腔体内的且与所述冷媒入口连通的分液器,该分液器包括一与所述冷媒入口连通的公共腔体,所述公共腔体的一侧设有多个连通口,每一所述连通口对应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换热管。优选地,所述换热管包括换热部和分液连通部,所述分液连通部的一端与所述换热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分液器的至少一连通口连通。优选地,所述分液连通部上设有控制冷媒流量的控制阀。[0011 ] 优选地,所述换热部与所述分液连通部焊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载冷剂腔体的冷媒入口对应所述换热管的冷媒入口设置,所述载冷剂腔体的冷媒入口至所述分液器的连通口的方向平行于水平方向。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载冷剂腔体内的上端面上或者与所述上端面对应的下端面上的至少一导流板。优选地,设置在所述载冷剂腔体内的上端面上的导流板与设置在所述载冷剂腔体内的下端面上的导流板的数量相同,且所述载冷剂腔体内的上端面上的导流板与所述载冷剂腔体内的下端面上的导流板沿所述冷媒入口至冷媒出口的方向依次交叉设置。优选地,所述导流板垂直设置于所述换热管的换热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壳管式换热器,该壳管式换热器包括设置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的载冷剂腔体、设置在所述载冷剂腔体内的多个呈上下分布的换热管及设置在所述载冷剂腔体内的且与所述冷媒入口连通的分液器,该分液器包括一与所述冷媒入口连通的公共腔体,所述公共腔体的一侧设有多个连通口,每一所述连通口对应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换热管。本技术换热器包括设置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的载冷剂腔体、设置在所述载冷剂腔体内的多个呈上下分布的换热管及设置在所述载冷剂腔体内的且与所述冷媒入口连通的分液器,该分液器包括一与所述冷媒入口连通的公共腔体,所述公共腔体的一侧设有多个连通口,每一所述连通口对应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换热管。该壳管式换热器通过分液器对进入换热管的冷媒进行均匀分流,使得进入各换热管的冷媒量基本均等,进而使得冷媒与载冷剂充分换热,大大提高了换热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壳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壳管式换热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2,图2是本技术壳管式换热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出的壳管式换热器包括设置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的载冷剂腔体10、设置在所述载冷剂腔体10内的多个呈上下分布的换热管20及设置在所述载冷剂腔体10内的且与所述冷媒入口连通的分液器30,该分液器30包括一与所述冷媒入口连通的公共腔体,所述公共腔体的一侧设有多个连通口,每一所述连通口对应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换热管20。该壳管式换热器通过分液器30对进入换热管20的冷媒进行均匀分流,使得进入各换热管20的冷媒量基本均等,进而使得冷媒与载冷剂充分换热,大大提高了换热的效率。具体地,为了使分液器30将冷媒均匀的分流至各换热管20,上述分液器30的连通口的数量一般对应换热管20的数量设置。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分液器30的连通口对应多个换热管20。其中换热管20 —般由铜管制成,铜管质地坚硬,不易腐蚀,且耐高温、高压,不易老化。进一步地,上述换热管20包括换热部201和分液连通部202,所述分液连通部202的一端与所述换热部20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分液器30的至少一连通口连通。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控制分液器30输出至各换热管20的冷媒量更加均匀,将换热管20设置为两个部分,即换热管20包括用于换热的换热部201和用于控制冷媒流量大小的分液连通部202,应当理解,该换热部201与分液连通部202均为管道。通过更换不同尺寸大小的分液连通部202,可以控制进入换热管20的冷媒流量。该分液连通部202的具体选择及调整方法如下:通过监测各路换热管20的温度,并根据温度判断出冷媒流量相对较多和较少的换热管20,进而根据各换热管20中的冷媒流量的大小情况更换不同管径的分液连通部202,以改变从分液器30流入至换热管20中的冷媒量。例如,测得第一根换热管20的温度是15°C,第二根换热管20的温度是5°C,而目标温度是10°C。此时,通过对比可得知第一根换热管20的温度大于目标温度,则说明冷媒少了,需要增加冷媒,因此可选择管径较大的铜管(本方案中以铜管为例)来替换原先的分液连通部202,此处应当理解的是,管径较大的铜管不仅可通过更多量的冷媒,而且方便与分液器30的多个连通口连通,从而增加冷媒量的输入。而第二根换热管20的温度小于目标温度,则说明冷媒多了,需要减少冷媒,因此可选择管径较小的铜管来替换原先的分液连通部202。因此,通过更换不同尺寸大小的分液连通部202,可以使进入各换热管20中的冷媒流量更加均匀。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冷媒流量的控制精度,所述分液连通部202上设有控制冷媒流量的控制阀(图中未示出)。该控制阀可以是手动旋转阀,也可以是电磁阀。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换热部201与分液连通部202连通后的密闭性,所述换热部201与所述分液连通部202焊接在一起。进一步地,为了使从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包括设置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的载冷剂腔体及设置在所述载冷剂腔体内的多个呈上下分布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载冷剂腔体内的且与所述冷媒入口连通的分液器,该分液器包括一与所述冷媒入口连通的公共腔体,所述公共腔体的一侧设有多个连通口,每一所述连通口对应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换热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包括设置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的载冷剂腔体及设置在所述载冷剂腔体内的多个呈上下分布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载冷剂腔体内的且与所述冷媒入口连通的分液器,该分液器包括一与所述冷媒入口连通的公共腔体,所述公共腔体的一侧设有多个连通口,每一所述连通口对应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换热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包括换热部和分液连通部,所述分液连通部的一端与所述换热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分液器的至少一连通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连通部上设有控制冷媒流量的控制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与所述分液连通部焊接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管式换热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吴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