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流体循环管路中的排气增压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07213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流体循环管路中的排气增压节能装置,为解决现有产品增压、节能效果差的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流体循环管路中的排气增压节能装置包括渐缩锥形管、等径过渡管和渐扩锥形管。渐缩锥形管的进口端内径值为30~45mm,出口端内径值为10~20mm,长度值为30~60mm,渐缩角度为10~15°;等径过渡管的内径值等于渐缩锥形管的出口端内径值,长度值为13~26mm;渐扩锥形管的进口端内径值等于等径过渡管的出口端内径值,出口端内径值为26~35mm,长度值为40~50mm,扩张角度为2~2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流体循环管路中的排气增压节能装置增压效果和节能效果好,适用于各种压缩泵。(*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流体循环管路中的排气增压节能装置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流体循环管路中的排气增压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流体增压装置安装在各种流体媒介的闭合、循环系统的循环泵流体出口处,用于补充水泵电机功率降低而下降的扬程。现有流体增压装置能耗高,对本就供电紧张的地区而言使用成本过高。目前在流体增压装置的研发中更多的关注是其结构方面,而忽略了对流体增压装置各部件尺寸的设计,但实际上增压节能装置的尺寸对增压、节能效果存在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增压效果和节能效果都更为良好的用于流体循环管路中的排气增压节能装置。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噪声低且使用寿命长的用于流体循环管路中的排气增压节能装置。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用于流体循环管路中的排气增压节能装置,所述排气增压节能装置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渐缩锥形管、等径过渡管和渐扩锥形管;其中,所述渐缩锥形管的进口端内径值为30mm?45mm,出口端内径值为IOmm?20mm,长度值为30mm?60mm,渐缩角度范围为10°?15° ;所述等径过渡管的进口端内径值等于出口端内径值、且等于所述渐缩锥形管的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流体循环管路中的排气增压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增压节能装置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渐缩锥形管(1)、等径过渡管(2)和渐扩锥形管(3);其中,所述渐缩锥形管(1)的进口端内径值为30mm~45mm,出口端内径值为10mm~20mm,长度值为30mm~60mm,渐缩角度范围为10°~15°;所述等径过渡管(2)的进口端内径值等于出口端内径值、且等于所述渐缩锥形管(1)的出口端内径值,长度值为13mm~26mm;所述渐扩锥形管(3)的进口端内径值等于所述等径过渡管(2)的出口端内径值,出口端内径值为26mm~35mm,长度值为40mm~50mm,扩张角度为2°~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流体循环管路中的排气增压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增压节能装置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渐缩锥形管(I)、等径过渡管(2 )和渐扩锥形管(3 ); 其中,所述渐缩锥形管(I)的进口端内径值为30mm?45mm,出口端内径值为IOmm?20mm,长度值为30mm?60mm,渐缩角度范围为10°?15° ; 所述等径过渡管(2)的进口端内径值等于出口端内径值、且等于所述渐缩锥形管(I)的出口端内径值,长度值为13mm?26mm; 所述渐扩锥形管(3 )的进口端内径值等于所述等径过渡管(2 )的出口端内径值,出口端内径值为26mm?35mm,长度值为4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旭彪周雪芬周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传奇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