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内置斜板的增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06714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内置斜板的增压装置,属于增压器领域,具有内置斜板的增压装置包括内壳体、外壳体、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同轴设置,所述内壳体的第一端和所述外壳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相连,所述内壳体的第二端和所述外壳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内壳体包括增压管及与所述增压管相导通的缓冲管,所述增压管的管壁上设有多个用于防止形成漩涡的斜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避免增压管道入口处形成漩涡,增压效果明显,适用于接收口处的高气压输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具有内置斜板的增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增压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置斜板的增压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气体的长距离输送过程中,由于管线较长,在管路内流动的气体多次与管壁摩擦以及通气不畅等原因,气体的压力会降低,流速也减小,以至于气体接收口处的气压和流速达不到实际使用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气体输送管路中通常采用增加增压泵或者增压器来提高接收口处的气压和流速。由于选用增压泵需要耗费电能,故在实际生产中使用增压泵进行末端增压并不常见,故通常会采用增压器来解决接收口处的气压和流速过低的问题。现有增压装置结构通常采用单通道增压,气体容易在增压管道的入口处形成漩涡,降低增压效果,且无法形成压力激波,增压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接收口处的高气压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内置斜板的增压装置,能有效避免增压管道入口处形成漩涡,增压效果明显,适用于接收口处的高气压输出。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内置斜板的增压装置,包括内壳体、外壳体、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同轴设置,所述内壳体的第一端和所述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内置斜板的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1)、外壳体(2)、第一连接板(3)以及第二连接板(4);?所述内壳体(1)与所述外壳体(2)同轴设置,所述内壳体(1)的第一端和所述外壳体(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固定相连,所述内壳体(1)的第二端和所述外壳体(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固定连接;?所述内壳体(1)包括增压管(11)及与所述增压管(11)相导通的缓冲管(12),所述增压管(11)的管壁上设有多个用于防止形成漩涡的斜口(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置斜板的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内壳体(I)、外壳体(2)、第一连接板(3)以及第二连接板(4); 所述内壳体(I)与所述外壳体(2)同轴设置,所述内壳体(I)的第一端和所述外壳体(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固定相连,所述内壳体(I)的第二端和所述外壳体(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固定连接; 所述内壳体(I)包括增压管(11)及与所述增压管(11)相导通的缓冲管(12),所述增压管(11)的管壁上设有多个用于防止形成漩涡的斜口(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置斜板的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入气口所在处到所述增压管(11)和所述缓冲管(12)的连接处,所述增压管(11)的管径逐渐变小,从所述增压管(11)和所述缓冲管(12)的连接处到主出气口所在处,所述缓冲管(12)的管径不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置斜板的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口(13)的中心线与所述增压管(11)的中轴线构成的夹角为30°?6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置斜板的增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雪芬周宏宇金旭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传奇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