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转炉出钢口用上水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05264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转炉出钢口用上水口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出钢口总成,所述的出钢口总成下方设置有滑动水口机构,在出钢口总成和滑动水口机构间设置有上水口;所述的滑动水口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水口下方的上滑板和下滑板,所述的上水口和上滑板、下滑板连通,所述的下滑板下方设置有下水口,且所述的下滑板与下水口相连通,所述的上水口的中部为圆柱形,上部和下部为圆锥形,上水口中部的外侧设置有钢带套。该方案的装置中上水口在出钢口总成和上滑板间起衔接、过渡作用,消除出钢旋流情况,提高上水口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系数,避免了生产事故的发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新型转炉出钢口用上水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的是转炉出钢口滑板挡渣系统中耐材产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一种新型转炉出钢口用上水口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技术是国内外转炉系统,为了改善挡渣效果,提高钢水的洁净度,都在进行挡渣技术的改进,滑板挡渣作为其中一种挡渣最为彻底、性价比相对较高的技术,正在各大钢厂被采用。作为炼钢系统的关键线路,转炉的运转节奏紧凑,任何计划外的状况都可能影响生产。这就要求出钢口有较高的使用寿命,上水口和滑动水口机构可以在线更换,这样在出钢口总成使用中后期,由于出钢口的扩孔大,与上滑板出现较大的差值,会造成上水口与出钢口过渡区域钢水旋流,冲刷严重,极易造成泥口窜钢,出现严重的生产事故。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转炉出钢口用上水口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的装置中上水口在出钢口总成和上滑板间起衔接、过渡作用,消除出钢旋流情况,提高上水口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系数,避免了生产事故的发生。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新型转炉出钢口用上水口装置,包括出钢口总成,本方案的特点是:所述的出钢口总成下方设置有滑动水口机构,在出钢口总成和滑动水口机构间设置有上水口 ;所述的滑动水口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水口下方的上滑板和下滑板,所述的上水口和上滑板、下滑板连通,所述的下滑板下方设置有下水口,且所述的下滑板与下水口相连通,所述的上水口的中部为圆柱形,上部和下部为圆锥形,上水口中部的外侧设置有钢带套。所述上水口的内孔上部直径与出钢口总成的出口直径相同。所述上水口的内孔下部直径与上滑板的上开口直径相同。所述上水口的上部锥形和下部锥形的锥度相同。所述的钢带套的厚度为h, 1.5mm < h < 4mm。所述的上滑板的内孔直径为140mm。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上水口,上下滑板,可以很好的实现转炉、挡渣;所述的上水口的中部为圆柱形,上部和下部为圆锥形,且锥度相同,便于安装上水口,上水口中部的外侧设置有钢带套,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裂纹的产生及扩展;所述上水口的内孔上部直径与出钢口总成的出口直径相同,这样上水口可以有效的与出钢总成结合,避免钢水流入上水口时出现涡流情况;所述上水口的内孔下部直径与上滑板的上开口直径相同,这样避免钢水流入上滑板时出现涡流现象。由此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出钢口总成,2为上水口,3为上滑板,4为下滑板,5为下水口,6为钢带套。【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具体实施方式】一通过附图1可以看出,本方案的新型转炉出钢口用上水口装置,包括出钢口总成1,所述的出钢口总成I下方设置有滑动水口机构,在出钢口总成I和滑动水口机构间设置有上水口 2。所述的滑动水口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水口 2下方的上滑板3和下滑板4,所述的上水口 2和上滑板3、下滑板4连通,所述的下滑板4下方设置有下水口 5,且所述的下滑板4与下水口 5相连通,所述的上水口 2的中部为圆柱形,上部和下部为圆锥形,所述上水口 2的上部锥形和下部锥形的锥度相同,上水口 2中部的外侧设置有钢带套6。所述的钢带套6的厚度为1.5mm。所述上水口 2的内孔上部直径与出钢口总成I的出口直径相同。所述上水口 2的内孔下部直径与上滑板3的上开口直径相同,在本实施中,出钢口总成I的出口直径与上滑板3的上开口直径相同,此时上水口 2的内孔为圆柱形。所述的上滑板3的内孔直径为140mmo【具体实施方式】二通过附图2可以看出,本方案的新型转炉出钢口用上水口装置,包括出钢口总成1,所述的出钢口总成I下方设置有滑动水口机构,在出钢口总成I和滑动水口机构间设置有上水口 2。所述的滑动水口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水口 2下方的上滑板3和下滑板4,所述的上水口 2和上滑板3、下滑板4连通,所述的下滑板4下方设置有下水口 5,且所述的下滑板4与下水口 5相连通,所述的上水口 2的中部为圆柱形,上部和下部为圆锥形,所述上水口 2的上部锥形和下部锥形的锥度相同,上水口 2中部的外侧设置有钢带套6。所述的钢带套6的厚度为4mm。所述上水口 2的内孔上部直径与出钢口总成I的出口直径相同。所述上水口 2的内孔下部直径与上滑板3的上开口直径相同,在本实施中,出钢口总成I的出口直径比上滑板3的上开口直径大,此时上水口 2的内孔为圆锥形。所述的上滑板3的内孔直径为140mm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转炉出钢口用上水口装置,包括出钢口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出钢口总成下方设置有滑动水口机构,在出钢口总成和滑动水口机构间设置有上水口;所述的滑动水口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水口下方的上滑板和下滑板,所述的上水口和上滑板、下滑板连通,所述的下滑板下方设置有下水口,且所述的下滑板与下水口相连通,所述的上水口的中部为圆柱形,上部和下部为圆锥形,上水口中部的外侧设置有钢带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转炉出钢口用上水口装置,包括出钢口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出钢口总成下方设置有滑动水口机构,在出钢口总成和滑动水口机构间设置有上水口 ; 所述的滑动水口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水口下方的上滑板和下滑板,所述的上水口和上滑板、下滑板连通,所述的下滑板下方设置有下水口,且所述的下滑板与下水口相连通,所述的上水口的中部为圆柱形,上部和下部为圆锥形,上水口中部的外侧设置有钢带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转炉出钢口用上水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水口的内孔上部直径与出钢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明星李彬位相飞梁涛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新峨嵋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