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筒支承结构、混凝土搅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326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筒支承结构,包括可转动地支承在托轮(2)上的搅拌筒(1),所述托轮(2)可转动地安装在托架(3)上,该托架(3)支承在支座(4)上,所述支座(4)与所述托架(3)之间设有用于缓冲托轮(2)受到所述搅拌筒(1)冲击力的减震装置(5),以及一种包含所述搅拌筒支承结构的混凝土搅拌车。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托轮的托架与支座之间设置减震装置,有效地使托轮受到的搅拌筒的冲击力得以缓解,避免了刚性对撞造成的损坏,使设备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同时也节约了更换设备所需的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拌筒支承结构、混凝土搅拌车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搅拌筒支承结构、混凝土搅拌车。
技术介绍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工作过程中,搅拌筒为了使内部承装的混凝土在自身翻动的过程中实现混合和搅拌,需要不停地运转。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行进的过程中,由于行进过程中的速度不会保持不变,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行走的路面也会有多种情况,例如遇到坑洼路面、石子路面、起伏路面等,在遇到上述情况时,搅拌筒内的混凝土泥浆会出现冲击搅拌筒的现象。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起步或急停的状态时,更会加剧混凝土冲击搅拌筒的现象,从而使搅拌筒对托轮进行冲击。而现有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上托轮的安装结构是与副车架刚性连接,托轮对搅拌筒冲击的缓冲只能依靠车体的底盘板簧,因此对托轮的损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拌筒支承结构,用以缓解搅拌筒对托轮冲击造成的损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搅拌筒支承结构,包括可转动地支承在托轮上的搅拌筒,所述托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托架上,该托架支承在支座上,所述支座与所述托架之间设有用于缓冲托轮受到所述搅拌筒冲击力的减震装置。优选地,所述支座为安装在车辆底盘上的副车架。优选地,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油气弹簧,该油气弹簧的缸筒与所述支座和所述托架中的一者连接,该油气弹簧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支座和所述托架中的另一者连接。优选地,所述油气弹簧的缸筒与所述支座连接,该油气弹簧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托架连接。优选地,所述缸筒铰接于油气弹簧连接座,该油气弹簧连接座安装在所述支座上。优选地,所述托架的下部设有油气弹簧支架,所述油气弹簧支架与所述活塞杆的端部铰接。优选地,所述支座上设有导向装置,所述托架上设有与所述导向装置配合的导向板,以在所述托架振动时起到导向作用。[0011 ] 优选地,所述支座上设有连接板,该连接板的下部设有所述导向装置,所述托架部分地穿过所述连接板,且所述托架的穿过所述连接板的部分可转动地安装有所述托轮。优选地,所述导向装置包括顶端封闭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板能够沿所述导向槽来回移动且能够通过所述导向槽的顶端限位。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车,所述混凝土搅拌车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搅拌筒支承结构。在本技术中,通过在托轮的托架与支座之间设置减震装置,有效地使托轮受到的搅拌筒的冲击力得以缓解,避免了刚性对撞造成的损坏,使设备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同时也节约了更换设备所需的成本。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搅拌筒支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搅拌筒2托轮3托架31导向板32油气弹簧支架4支座41油气弹簧连 接座5减震装置61导向装置62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搅拌筒支承结构,包括可转动地支承在托轮2上的搅拌筒1,托轮2可转动地安装在托架3上,该托架3支承在支座4上,支座4与托架3之间设有用于缓冲托轮2受到搅拌筒I冲击力的减震装置5。托架3用于装载托轮2,以使托轮2与搅拌筒I抵接,托轮2和托架3所起的作用是支承搅拌筒I。在搅拌筒I正常转动过程中,托轮2与搅拌筒I的接触状态保持稳定,搅拌筒I正常工作。当遇到颠簸路面时,搅拌筒I内部的泥浆会随车体的摆动而冲击搅拌筒1,使得搅拌筒I上下浮动,并直接对支承其运行的托轮2进行冲击。减震装置5设置在托架3与支座4之间,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搅拌筒I对托轮2进行冲击时,托轮2将冲击力传递给托架3,托架3又将冲击力进一步传递给减震装置5,减震装置5将冲击力转化为弹性势能,有效地缓解了冲击力直接对支座4的冲击,不会造成托轮2、托架3以及支座4的刚性形变,从而起到了对设备的保护作用。在本技术中,支座4为安装在车辆底盘上的副车架,副车架连接减震装置5,从而通过托架3以及托轮2对搅拌筒I实现支承作用。减震装置5是用于缓冲搅拌筒I冲击力的弹性件,弹性件的具体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弹簧或弹性钢片等。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列举出:减震装置5包括油气弹簧,该油气弹簧的缸筒与所述支座4和所述托架3中的一者连接,该油气弹簧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支座4和托架3中的另一者连接。油气弹簧作为减震装置5,其工作原理为:在密闭的容器中充入压缩气体和油液,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实现弹性作用。油气弹簧通常以惰性气体(氮气)作为弹性介质,油液作为传力介质,一般是由气体弹簧和相当于液力减振器的液压缸所组成的。油气弹簧在安装时,可以不限制其两端的具体安装方向,能够起到减震效果即可。具体地,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列举了油气弹簧的一种具体安装方式,油气弹簧的缸筒与支座4连接,该油气弹簧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托架3连接。为了避免油气弹簧在受到搅拌筒I冲击力时发生位置偏移造成油气弹簧折断,可以设置缸筒铰接于油气弹簧连接座41,该油气弹簧连接座41安装在支座4上。通过铰接的结构使油气弹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偏转角度,从而缓解了冲击力造成的油气弹簧的折损,延长油气弹簧的使用寿命。进一步,还可以在托架3的下部设置油气弹簧支架32,油气弹簧支架32与活塞杆的端部铰接。设置油气弹簧支架32为了便于与活塞杆连接,便于托架3的安装和拆卸。进一步,为了使托轮2沿着固定的方向运动,支座4上设有导向装置61,托架3上设有与导向装置61配合的导向板31,以在托架3振动时起到导向作用。导向装置61的作用是使托轮2和托架3在受到来自搅拌筒I的冲击力后沿着预定的方向运动,导向装置61可以保证托架3不偏离预定轨迹,间接起到了保护托架3与活塞杆的作用,使得托架3与活塞杆不会因为受到冲击力而发生偏移,从而造成托架3与活塞杆之间连接结构的断裂,进一步保证了连接部件的安全。为了使托轮2和活塞杆在运动过程中不脱离导向装置61,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示出:在支座4上设有连接板62,该连接板62的下部设有导向装置61,托架3部分地穿过连接板62,且托架3的穿过连接板62的部分可转动地安装有托轮2。将托架3设置为部分穿过连接板62,使得托轮2在受到来自搅拌筒I的冲击力后被连接板62限制,只能沿着设定的导向装置61运行不会发生脱离现象,从而使托轮2和托架3的运动轨迹保持稳定。更具体地说,为了使托轮2能够在限定的高度与搅拌筒I接触,使托轮2不会被油气弹簧推至过高的位置,还需要设置相应的部件对托架3的移动进行阻挡。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列举出:导向装置61包括顶端封闭的导向槽,导向板31能够沿导向槽来回移动且能够通过导向槽的顶端限位。设置导向槽与导向板31配合,并使导向板31在导向槽的顶端被限制移动,使得导向板31上升到导向槽顶端后停止上升,也就是限制住了托轮2继续向上上升,使托轮2与搅拌筒I处于最佳的接触位置,并在托轮2受到搅拌筒I冲击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搅拌筒支承结构,包括可转动地支承在托轮(2)上的搅拌筒(1),所述托轮(2)可转动地安装在托架(3)上,该托架(3)支承在支座(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与所述托架(3)之间设有用于缓冲托轮(2)受到所述搅拌筒(1)冲击力的减震装置(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筒支承结构,包括可转动地支承在托轮(2)上的搅拌筒(1),所述托轮(2)可转动地安装在托架(3)上,该托架(3)支承在支座(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与所述托架(3)之间设有用于缓冲托轮(2)受到所述搅拌筒(I)冲击力的减震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筒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为安装在车辆底盘上的副车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筒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5)包括油气弹簧,该油气弹簧的缸筒与所述支座(4)和所述托架(3)中的一者连接,该油气弹簧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支座(4)和所述托架(3)中的另一者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筒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弹簧的缸筒与所述支座(4)连接,该油气弹簧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托架(3)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筒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铰接于油气弹簧连接座(41),该油气弹簧连接座(41)安装在所述支座(4)上。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财赵彦田娟谭碧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