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83698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5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输装置,包括电路板、电连接器及排线组,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及两端子组,绝缘本体定位于电路板的一板面上;两端子组设于绝缘本体,每一端子组的一端部具有一插接部,而每一端子组的另一端部具有一连接部,两端子组的插接部位于绝缘本体的相对两侧,且两端子组的连接部电性连接于电路板;排线组具有两彼此叠置固定的扁平线缆,且两扁平线缆各设有一导电部,且每一导电部显露于两扁平线缆彼此远离的表面;其中,排线组可分离地沿一安装方向插设于电连接器,且两导电部各自对应的抵接于两端子组的插接部。藉此,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电连接器宽度的传输装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传输装置,包括电路板、电连接器及排线组,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及两端子组,绝缘本体定位于电路板的一板面上;两端子组设于绝缘本体,每一端子组的一端部具有一插接部,而每一端子组的另一端部具有一连接部,两端子组的插接部位于绝缘本体的相对两侧,且两端子组的连接部电性连接于电路板;排线组具有两彼此叠置固定的扁平线缆,且两扁平线缆各设有一导电部,且每一导电部显露于两扁平线缆彼此远离的表面;其中,排线组可分离地沿一安装方向插设于电连接器,且两导电部各自对应的抵接于两端子组的插接部。藉此,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电连接器宽度的传输装置。【专利说明】传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有效降低电连接器宽度的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产品微小化已成为现今的发展趋势,而应用在电子产品上的传输装置同样也面临到相同之问题。习用的传输装置包含有传输线缆以及供该传输线缆插接的电连接器,而当传输线缆呈扁平状且数量为两条以上时,这些传输线缆将大致以并排于同平面的构造呈现。然而,习用的传输装置由于其传输线缆采用并排于同平面之构造,因而使得供这些传输线缆所插设的对接连接器之宽度过大,进而不利于传输装置的微小化。因此,急需一种传输装置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装置,该传输装置能有效降低电连接器的宽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传输装置,包括:一电路板、一电连接器及一排线组,所述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及两端子组,所述绝缘本体定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一板面上;所述两端子组设于所述绝缘本体,每一所述端子组的一端部具有一插接部,而每一所述端子组的另一端部具有一连接部,所述两端子组的插接部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相对两侧,且所述两端子组的连接部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排线组具有两彼此叠置固定的扁平线缆,且所述两扁平线缆各设有一导电部,且每一所述导电部显露于所述两扁平线缆彼此远离的表面;其中,所述排线组可分离地沿一安装方向插设于所述电连接器,且每一所述导电部抵接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端子组的插接部。较佳地,每一所述端子组具有数个导电端子,且每一所述端子组的导电端子沿大致平行于所述绝缘本体的长度方向排成一列。较佳地,所述两端子组的导电端子数目相同,且每一所述端子组的导电端子之插接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于另一所述端子组的导电端子之插接部呈彼此相向排列设置。较佳地,每一所述端子组的导电端子之插接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另一所述端子组的导电端子之插接部呈交错地排列设置。较佳地,每一所述端子组的导电端子之插接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于另一所述端子组的导电端子之插接部呈至少部分交叠排列设置。较佳地,每一所述端子组的导电端子之插接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于另一所述端子组的导电端子之插接部呈前后排列设置。较佳地,所述绝缘本体呈长型,且所述两端子组的连接部沿大致平行于所述绝缘本体的长度方向排成一列。较佳地,所述两扁平线缆均具有数条线路,且每一所述扁平线缆的线路呈等间距排列。较佳地,所述两扁平线缆为两软性扁平排线。较佳地,所述电连接器还包含两固定件,所述两固定件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且各自位于所述两端子组的相反两侧,且所述两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板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传输装置通过两扁平线缆彼此叠置固定形成的排线组以及电连接器中的两端子组插接部位于绝缘本体的相对两侧,藉以达到使本技术的传输装置有效降低电连接器宽度的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传输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之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传输装置的电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且拆除排线组后的前视示意图。图6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传输装置的变化实施例的示意图(一)。图8为本技术的传输装置的变化实施例的示意图(二)。图9为本技术的传输装置的变化实施例的示意图(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传输装置100包括一电路板1、一电连接器2(如:SATA连接器)与一排线组3。电连接器2装设于电路板I的一板面11上,且排线组3的一端可分离地插设于电连接器2,而排线组3的另一端用以焊接固定于另一电连接器(图中未示)。其中,电路板I的板面11裸露出一列端子焊垫12与两固定焊垫13。以下将先分别就电连接器2与排线组3的构造作一说明,并适时介绍两者之间的相对关系。请参阅图3和图4,电连接器2包含一绝缘本体21、两端子组22a、22b及两固定件23。其中,绝缘本体21呈长型并定义有互相垂直的一长度方向L、一厚度方向T及一宽度方向W。绝缘本体21的正面的大致中央处凹设有一长型的插接槽211,用以供排线组3插设于内。而绝缘本体21的背面则形成有数个贯穿至正面的端子容置槽212,且端子容置槽212沿长度方向L排列。绝缘本体21的底面则用以定位于电路板I的板面11上。两端子组22a、22b各具有数个导电端子221a、221b,且两端子组22a、22b的导电端子221a、221b数目相同。其中,每一导电端子221a、221b的一端部(如图4中的左端部)具有一插接部2211a、2211b,而每一端子组221a、221b的另一端部(如图4中的右端部)具有一连接部 2212a、2212b。两端子组22a、22b由绝缘本体21的背面分别插设于端子容置槽212内,进一步地说,端子组22a插设于绝缘本体21顶部,端子组22b插设于绝缘本体21底部。每一端子组22a、22b的导电端子221a、221b之插接部2211a、2211b沿大致平行于长度方向L排成一列,两端子组22a、22b的导电端子221a、221b之插接部2211a、2211b分别位于绝缘本体21的相对两侧(如图5中的上侧与下侧)。而两端子组22a、22b的导电端子221a、221b之连接部2212a、2212b则沿长度方向L交错地排成一列(如图2),并分别焊接固定于电路板I的端子焊垫12以达成电性连接。更详细地说,如图5所示,两端子组22a、22b的插接部221 la、221 Ib至少部分容置于插接槽211内,且每一端子组22a的导电端子221a之插接部2211a于厚度方向T上相对于另一端子组22b的导电端子221b之插接部2211b呈彼此间隔地相向排列设置。请参阅图3并同时参照I和图2,两固定件23分别穿设固定于绝缘本体21长度方向L上的相反两端部,进一步地说,两固定件23各自位于两端子组22a、22b的相反两侧(如图2中的左下侧与右上侧)。再者,两固定件23分别焊接固定于电路板I板面11上的两固定焊垫13,以使绝缘本体21能更为稳固地固定于电路板I上,进而避免因电连接器2向上扳起而造成电连接器2相对于电路板I产生位移与翻覆。请参阅图3和图6,排线组3具有两彼此叠置固定的扁平线缆31,且两扁平线缆31各设有一导电部311(如:裸露数个金属接点)与数条线路312。其中,每一导电部311显露于两扁平线缆31末端部彼此远离的表面(为便于说明,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路板;一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及两端子组,所述绝缘本体定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一板面上;所述两端子组设于所述绝缘本体,每一所述端子组的一端部具有一插接部,而每一所述端子组的另一端部具有一连接部,所述两端子组的插接部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相对两侧,且所述两端子组的连接部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以及一排线组,具有两彼此叠置固定的扁平线缆,且所述两扁平线缆各设有一导电部,且每一所述导电部显露于所述两扁平线缆彼此远离的表面;其中,所述排线组可分离地沿一安装方向插设于所述电连接器,且每一所述导电部抵接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端子组的插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培樵
申请(专利权)人: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