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兴天专利>正文

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8018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包括有:动模板、定模板;连动动模板移动的快速移模装置;固定在动模板或定模板上的直压式锁模油缸;其特征是:该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设有调模装置。(*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
本技术涉及合模机构,特别是涉及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公开了一种现有的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包括动模板1、定模板2,动模板1、定模板2上分别设有模具11、21,动模板1与定模板2之间设有快速移模装置3,该移模装置3能带动动模板1快速移动至锁模位置,而在定模板2上设有直压式锁模油缸4,该直压式锁模油缸4的活塞杆即是一根拉杆41,其穿过油缸两端且固定有一活塞42,拉杆41未固定活塞42的另一端滑动地穿过定模板2、再穿过动模板1并由紧固元件43固定在其外侧。通常动模板1移动的距离S1与直压式锁模油缸4的行程S2相等,快速移模装置3的行程不小于S1与S2的距离,快速移模装置3的油缸直径远远小于直压式锁模油缸4的直径,以由小直径的快速移模装置3提供合模时动模板1的高速度,而由大直径的直压式锁模油缸4提供锁模时的大锁模力。在开模状态下,模具11、21外端面之间的距离为S1,快速移模装置3的活塞31位于其缸体最右侧,而直压式锁模油缸4的活塞42位于直压式锁模油缸的缸体最左侧;在合模时,快速移模装置3的活塞31在油压的作用下快速向左移动,将动模板1向右拉动S1的行程而达到锁模位置,与此同时,直压式锁模油缸4的活塞42则运动S2的行程而抵顶在直压式锁模油缸4的最右端,这时,停止向快速移模装置3内注油,而开始向直压式锁模油缸4左腔内注入高压油,使活塞42及其拉杆41对动模板1产生强大的锁模力,这样就完成了快速移模与大力锁模的合模过程。-->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对于一个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而言,其所能适用的最大模具厚度由直压式锁模油缸4的行程S2来限定,不能超过直压式锁模油缸4的行程S2,在动模板1随着模具加厚而必然需要移动更大的合模行程时,一旦动模板1移动的距离大于直压式锁模油缸4的行程S2时,该合模机构就无法工作了,只能使直压式锁模油缸4的长度再加长,因此,该现有的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仅能适应一种特定的最大模具厚度,不能实现对超过直压式锁模油缸4行程的模具厚度作任何调整,通用性差。详细来说,如图1所示,该合模机构仅适用于模厚小于或等于锁模油缸4行程S2的模具,即模具厚度小于或等于模具11、21的模具厚度;请参见图2所示,当模具12、22具有较大的模厚时,随着成型产品的厚度增加,在开闭模时,动模板1需要行走的行程就会加大,如果动模板1与定模板2之间的合模行程加长S3的距离,则相应的,锁合油缸4及快速移模装置3也将需要进一步使油缸缸体加长S3,而特别对于大直径的直压式锁模油缸4而言,加长S3的距离将会极大的增加整个直压式锁模油缸的体积、能耗及其成本,使整个合模机构的售价将大幅提升,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对于超过锁模油缸最大行程适用范围的每一种模具厚度,现有的合模机构都需要重新设计与其相应的直压式锁模油缸长度,无疑地会使合模机构的成本及售价极大的提高,同时,也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不符合当前的节能、节省资源的科学发展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调模装置能够调整适应多种模具厚度,通用性能好,且制造成本低,节省资源和能源的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包括有:动模板、定模板;连动动模板移动的快速移模装置;固定在动模板或定模板上的直压式锁模油缸;其特征是:该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设有调模装置。具体地,该调模装置可以设置在多个位置,例如:该直压式锁模油缸固定在定模板上,而该调模装置设在动模板上。当然,也可以使该直压式锁模油缸固定在动模板上,而该调模装置设在定模板上。或者,还可以另外设置一支撑板,动模板设置在定模板与支撑板之间,直压式锁模油缸固定在动模板上且位于动模板与支撑板之间,调模装置设在支撑板上。不再详细例举。本技术提供的前述各种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该调模装置包括一调节元件及位于调节元件外侧的顶掣件,该顶掣件与设置该调模装置的动模板或定模板或支撑板相固接,该调模装置套设在直压式锁模油缸的拉杆上,拉杆与调节元件相配合。该调节元件与拉杆之间为螺纹配合或为由间隔设置的凹凸结构相配合(俗称的哈呋块式调模装置)。当然,本技术的调模装置不局限于所述的结构,其它能实现调整与锁固动模板与拉杆相对运动与静止的结构都可以作为调模装置。根据上述方案,本技术在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上加装了调模装置,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模具厚度,预先调整好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的距离,而不必改变直压式锁模油缸的行程,大大降低了成本,能适应多种最大模具厚度,通用性好。因此,在模具厚度较小时,可以不使用调模装置,如果模具厚度调整范围较大时,就可以采用调模装置的行程调整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的距离来适用不同的模具厚度,这样,完全不需要改造直压式锁模油缸的长度,不但大大降低了成本,且能适应多种模具厚度,通用性好,相比不带有调模装置的传统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而言,一旦模具厚度超过直压式锁模油缸行程范围就需要更换新的机台,本技术具有通用性好、适用模具厚度范围大、节省资源及节能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的工作原理图。-->图2为现有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在模具变厚时的改造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包括有:从左至右依序设置的动模板1、定模板2,在动模板1及定模板2上设有相配合的模具11、21;连动动模板1移动的复数个快速移模装置3,在本技术中快速移模装置3可以是直径相对较小的移模油缸,也可以采用各种螺旋丝杠结构,其它能快速移动动模板1的结构也可以采用;提供锁模力的复数个直压式锁模油缸4,该直压式锁模油缸4为内循环油缸,对称的固定在定模板2上,该直压式锁模油缸4内贯穿有拉杆41,该拉杆41穿过定模板2、动模板1并露出动模板1左侧一段距离,且露出直压式锁模油缸4右侧一段距离,在该实施例中,该移模油缸3的活塞杆32固定在动模板1上,而缸体31与直压式锁模油缸4固定在定模板2上且位于定模板2的同一侧;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在动模板1上还设有调模装置5,该调模装置5包括一调节元件51及位于调节元件51外侧的顶掣件52,该顶掣件52与动模板1相固接,该调模装置5即套设在拉杆41上,在该实施例中,调节元件51为调节螺母,在拉杆41上设有与调节元件51相配合的螺纹,该实施例能实现不同模具厚度之间的无级调整。其中,调模装置5所采用的螺纹结构可为单头螺纹,也可为双头螺纹或多头螺纹,以增加调整的速度,对于旋动调节元件,可采用任何现有的方案来实施,可通过链轮、皮带、齿轮等来带动调节元件51,不再详述。该实施例中,在快速移模的过程当中,内循环直压式锁模油缸4能使液压-->油不需通过管路在油缸外循环,降低了能耗,使液压油不会由于反复在外部管路中抽送而升温、变稀,合模力更稳定;该内循环油缸包括固定在拉杆41上的活塞42、阀座43,设置在活塞42、阀座43之间的阀芯44;由阀芯44与阀座43之间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包括有:动模板、定模板;连动动模板移动的快速移模装置;固定在动模板或定模板上的直压式锁模油缸;其特征是:该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设有调模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其特征是:该直压式锁模油缸固定在定模板上,而该调模装置设在动模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其特征是:该直压式锁模油缸固定在动模板上,而该调模装置设在定模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其特征是:该快速移模装置为移模油缸,该移模油缸的活塞杆固定在定模板上,而移模油缸的缸体外壁固定在动模板周边;或者,该移模油缸的活塞杆固定在动模板上,而移模油缸的缸体外壁固定在定模板周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支撑板,动模板设置在定模板与支撑板之间,直压式锁模油缸固定在动模板上且位于动模板与支撑板之间,调模装置设在支撑板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压式锁模油缸合模机构,其特征是:该快速移模装置设置在动模板与支撑板之间。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天
申请(专利权)人:王兴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