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移式皮带机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7995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5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皮带机移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自移式皮带机尾。包括机尾、中间部、驱动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移油缸,推移油缸一端与驱动部的底座铰接,另一端和中间部铰接,中间部底座上安装的梁与机尾底座相连接;还包括轨道,轨道位于机尾和中间部的两侧,后端与驱动部的底座相连接;中间部和机尾部上安装有升降机构,驱动部上安装有防滑固定机构,能自己固定,可防止运输工作时机尾错位,中间部安装有调偏机构,可解决皮带跑偏问题,机尾上安装有滚筒调偏机构,可解决机尾滚筒偏斜问题。它能自行移动,每次移动最大1.8米,升降机构和推移油缸,可将机尾和中间部沿轨道移动;还可使轨道沿机尾部两铡向掘进方向顺利移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移式皮带机尾
本技术涉及一种皮带机移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自移式皮带机尾。
技术介绍
目前,煤矿井下随着高产、高效工作面推进速度的提高,采掘失衡现象日益突出。可伸缩式输送机是井下顺槽的主要运输设备,其主产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采掘工作面的生产效率。相对综采工作面机械化程度的显著提高,掘进机械化技术显得相对落后。在实际巷道掘进过程中,随着掘进工作面的不断推进,要对工作面的设备进行移动。然而转载机的机头与带式输送机的机尾相接,皮带机尾的移动靠机头方向的绞车拉动,速度缓慢,需投入很大的人力,而且受煤矿井下地理条件限制,故带式输送机移动空间狭窄,造成移动困难,因而在移动时,出现皮带跑偏和转载机机头倾斜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生产效率和效益。同时还存在不安全隐患。由于上述原因,如何快速准确高效的完成这一过程,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能自行移动的自移式皮带机尾。本技术包括机尾、中间部、驱动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移油缸,推移油缸一端与驱动部的底座铰接,另一端和中间部底座铰接,中间部底座上安装的梁与机尾底座相连接;还包括轨道,轨道位于机尾和中间部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移式皮带机尾,包括机尾、中间部、驱动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移油缸,推移油缸一端与驱动部的底座铰接,另一端和中间部底座铰接,中间部底座上安装的梁与机尾底座相连接;还包括轨道,轨道位于机尾和中间部的两侧,后端与驱动部的底座相连接;中间部和机尾上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由双向行走导轮架、升降油缸、升降油缸架、支承架组成,双向行走导轮架安装在轨道上,升降油缸底部铰接在双向行走导轮架上,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油缸架铰接,中间部上的升降油缸架与梁上的支承架连接;机尾上的升降油缸架与机尾部底座上的支承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移式皮带机尾,包括机尾、中间部、驱动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移油缸,推移油缸一端与驱动部的底座铰接,另一端和中间部底座铰接,中间部底座上安装的梁与机尾底座相连接;还包括轨道,轨道位于机尾和中间部的两侧,后端与驱动部的底座相连接;中间部和机尾上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由双向行走导轮架、升降油缸、升降油缸架、支承架组成,双向行走导轮架安装在轨道上,升降油缸底部铰接在双向行走导轮架上,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油缸架铰接,中间部上的升降油缸架与梁上的支承架连接;机尾上的升降油缸架与机尾部底座上的支承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式皮带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部安装有四组升降机构,共八个升降机构;机尾部安装有一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李红利张立新郑祥举范红斌范惠波郑云龙杨全兴王健李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