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下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77910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5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下料设备,包括:底座,置于底座上的导向装置,滑动连接于导向装置的下料装置,连接于下料装置的驱动件;导向装置组成有:设有下料装置运行轨道的导向件;下料装置组成有:滑动于下料装置运行轨道的滑动件,安装于滑动件上的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件上的下料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自动化实现一次性完成下料的高效、可靠、成本低的自动下料设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下料设备
一种下料设备,特别是一种自动下料设备。
技术介绍
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很多种产品的装配工艺上都有下料这一环节。工件放入夹具完成相关的装配、检测工艺后,都需要把工件取出。但是现在通用的下料方式大部分为手动下料,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一些自动下料的设备,但下料效率低,无法一次性完成下料工作;现有技术中还未解决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高效,可靠,能一次性完成下料的自动下料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自动下料设备,包括:底座,还包括:置于底座上的导向装置,滑动连接于导向装置的下料装置,连接于下料装置的驱动件;导向装置组成有:设有下料装置运行轨道的导向件;下料装置组成有:滑动于下料装置运行轨道的滑动件,安装于滑动件上的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件上的下料件。前述的自动下料设备,运行轨道包括:靠近底座的直线轨道,延伸于直线轨道并远离底座的圆弧轨道。前述的自动下料设备,第一连接件上设有通孔,下料件连接有置于通孔内的旋转件。前述的自动下料设备,第一连接件为第一连接板,旋转件为旋转轴。前述的自动下料设备,下料装置还组成有:安装有下料件的固定件,连接于固定件与驱动件之间的第二连接件。前述的自动下料设备,下料件为下料板,固定件为带座轴承,驱动件为汽缸,第二连接件为第二连接板。前述的自动下料设备,下料板形成有:转动连接于带座轴承上的下料板本体,延伸于下料板本体两端的卡接板。前述的自动下料设备,卡接板设有卡接缺口,卡接缺口为“L”形。前述的自动下料设备,导向件为导向板,滑动件为随动轴承。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自动化实现一次性完成下料的高效、可靠、成本低的自动下料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运行轨道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运行轨道的主视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I底座,2运行轨道,201直线轨道,202圆弧轨道,3第一连接板,4旋转轴,5下料板,501下料板本体,502卡接板,503卡接缺口,6带座轴承,7汽缸,8第二连接板,9导向板,10随动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自动下料设备,包括:底座1,置于底座I上的导向装置,滑动连接于导向装置的下料装置,连接于下料装置的驱动件,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驱动件为汽缸7。导向装置组成有:设有下料装置运行轨道2的导向件,作为一种优选,导向件为导向板9 ;下料装置组成有:滑动于下料装置运行轨道2的滑动件,作为一种优选,滑动件为随动轴承10。安装于随动轴承10上的第一连接件,作为一种优选,第一连接件为第一连接板3,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板3上的下料件,作为一种优选,下料件为下料板5。运行轨道2包括:靠近底座I的直线轨道201,延伸于直线轨道201并远离底座I的圆弧轨道202。直线轨道201是可让随动轴承10沿其直线上升,从而带动下料板5上升,使得工件被推起;圆弧轨道202可让随动轴承10沿轨道运动,带动下料板5翻转;翻转的动作使得下料工件被推起的同时有翻转力,更容易被卸下。第一连接件上设有通孔,下料件连接有置于通孔内的旋转件,作为一种优选,旋转件为旋转轴4 ;下料板5绕着旋转轴4翻转,旋转轴4套在轴承内,轴承可减小摩擦系数,旋转轴4与轴承的配合使得下料板5翻转更顺滑。下料装置还组成有:安装有下料板5的固定件,连接于固定件与汽缸7之间的第二连接件;作为一种优选,固定件为带座轴承6,第二连接件为第二连接板8。下料板5形成有:转动连接于带座轴承6上的下料板本体501,延伸于下料板本体501两端的卡接板502 ;卡接板502设有卡接缺口 503,卡接缺口 503为“L”形。下料板5的卡接设计,使得在下料时,下料板5不会脱离工件,卡接缺口 503设计为“L”形,是为了在翻转时,下料板5也不会脱离工件。实施例:汽缸7驱动第二连接板8推动带座轴承6向上运动,带座轴承6带动第一连接板3,从而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上的随动轴承10向上运动,由导向板9导向,随动轴承10随着运行轨道2运动,先沿直线轨道201,带座轴承6上的下料板5也沿直线运动,向上推工件,随动轴承10再沿着延伸于直线轨道201上端的圆弧轨道202运动,使得下料板5也沿着圆弧轨道202翻转,同时下料板5上的卡接板502上的卡接缺口 503为“L”形,所以在翻转时,下料板5也不会脱离工件;以此种方式,使得工件准确快速的实现一次性被下料板5脱料的目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下料设备,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上述底座上的导向装置,滑动连接于上述导向装置的下料装置,连接于上述下料装置的驱动件;上述导向装置组成有:设有上述下料装置运行轨道的导向件;上述下料装置组成有:滑动于上述下料装置运行轨道的滑动件,安装于上述滑动件上的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于上述第一连接件上的下料件。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下料设备,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上述底座上的导向装置,滑动连接于上述导向装置的下料装置,连接于上述下料装置的驱动件;上述导向装置组成有:设有上述下料装置运行轨道的导向件;上述下料装置组成有:滑动于上述下料装置运行轨道的滑动件,安装于上述滑动件上的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于上述第一连接件上的下料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运行轨道包括:靠近底座的直线轨道,延伸于上述直线轨道并远离底座的圆弧轨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通孔,上述下料件连接有置于上述通孔内的旋转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件为第一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兵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烽禾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