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磁结合的新型活塞式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7075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气动系统节能领域,实现了一种气、磁结合的新型活塞式发动机。使用时,为了减少高压空气的消耗,利用了永磁体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使活塞上下运动过程中,除了受到压缩空气的推力外,还受到永磁体的斥力和吸力,以加快活塞的运动,增强活塞的输出扭矩。与传统的活塞式气动发动机相比,本发动机能够在消耗相同的压缩空气的情况下,输出更大的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气动系统节能领域,实现了一种气、磁结合的新型活塞式发动机。使用时,为了减少高压空气的消耗,利用了永磁体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使活塞上下运动过程中,除了受到压缩空气的推力外,还受到永磁体的斥力和吸力,以加快活塞的运动,增强活塞的输出扭矩。与传统的活塞式气动发动机相比,本发动机能够在消耗相同的压缩空气的情况下,输出更大的功率。【专利说明】一种气、磁结合的新型活塞式发动机本专利技术属于气动系统节能领域,涉及一种活塞式气动发动机与永磁体动力机结合的新型发动机。
技术介绍
活塞式气动发动机,是利用高压空气推动活塞上下运动,然后由活塞杆把这种上下运动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活塞式气动发动机耗气量较低,可以输出较大的扭矩。因为这个特点,这种发动机广泛用在速度较低,但是扭矩较大的区域。在活塞和活塞缸的两端装上永磁体以后,就能利用交替出现的永磁体间的斥力和吸力,增强活塞的对外做功的能力,这样就会在消耗同样压缩空气的情况下,对外输出更多的功;或者在对外输出同样功的情况下,消耗更少的压缩空气。这对气动行业的节能将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本专利技术就是利用永磁体间的斥力和吸力,压缩空气对活塞做功,使其在消耗尽可能少的压缩空气的情况下,能够输出更大的功率,这样就会明显提高马达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的活塞式气动发动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活塞和活塞缸的上下两端,如图2所示,分别安装了一组永磁体。活塞的运动过程中,除了受到高压空气的推力以外,也受到永磁体的斥力和吸力,辅助高压空气做功。活塞缸上下两端磁体的切换原理是:活塞上移时,气缸排气,活塞杆向左摆动并带动可移动的永磁体(9)向同方向运动,在连杆(11)的作用下,可移动的永磁体(8)向右运动,可移动的永磁体(8)的N极移到与活塞上的永磁体(2)的N极相对,这使活塞的顶端受到较大的斥力,同时,活塞缸的下端的磁体N极也移动到活塞缸的正下端,使活塞同时受到吸力,这两个力都使活塞向下运动;同在进气口充入高压气体,在磁体力和高压空气的推动下,活塞向下运动,当快到活塞缸的下端时,可移动的永磁体(9)的S极移到与活塞上的永磁体(2)的S极相对,这使活塞的顶端受到较大的斥力,同时,活塞缸的上端的磁体S极也移动到活塞缸的正上方,使活塞同时受到吸力,这两个力都使活塞向下运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与传统的活塞式气动发动机相比,在输出相同功率的情况下,本发动机需要的压缩空气明显减少。借助于永磁体间的吸力和斥力,本专利技术在输入较少量的压缩空气时,就能正常运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构成简图:1.活塞缸体,2.活塞上的永磁体,3.活塞体,4.活塞杆,5.销钉,6.摇杆,7.销钉,8.可移动的永磁体,9.可移动的永磁体;图2是左视图;图3是活塞的上极限位置示意图:10.连杆,11.销钉;图4是活塞的下极限位置示意图;图5是活塞缸下端磁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缸体的上端嵌入两块可移动的永磁体(8),磁极方向平行于活塞杆(4)且两两相反,缸体的下端嵌入两块可移动的永磁体(9),与相对位置的可移动的永磁体(8)的磁极方向相反、活塞体(3)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了永磁体(2)。在缸体上有一个连杆机构,活塞杆(4)与可移动的永磁体(9)中的孔采用间隙配合,活塞杆(4)与活塞(3)之间销钉(5)连接,活塞杆(4)可绕销钉(5)摆动,带动可移动的永磁体(9)左右运动,可移动的永磁体(9)与缸体⑴之间采用销钉(7)连接,销钉(7)在可移动的永磁体(9)的槽中滑动,可移动的永磁体(8、9)之间采用连杆(11)连接,带动可移动的永磁体(8)左右运动,可移动的永磁体(8)与缸体(I)之间采用销钉(10)连接,销钉(10)在可移动的永磁体(8)的槽中滑动。【权利要求】1.一种气、磁结合的新型活塞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缸体的上端嵌入两块可移动的永磁体(8),磁极方向平行于活塞杆(4)且两两相反,缸体的下端嵌入两块可移动的永磁体(9),与相对位置的可移动的永磁体(8)的磁极方向相反、活塞体(3)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了永磁体⑵;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气、磁结合的新型活塞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缸体上有一个连杆机构,活塞杆(4)与可移动的永磁体(9)中的孔采用间隙配合,活塞杆(4)与活塞(3)之间销钉(5)连接,活塞杆⑷可绕销钉(5)摆动,带动可移动的永磁体(9)左右运动,可移动的永磁体(9)与缸体(I)之间采用销钉(7)连接,销钉(7)在可移动的永磁体(9)的槽中滑动,可移动的永磁体(8、9)之间采用连杆(11)连接,带动可移动的永磁体(8)左右运动,可移动的永磁体⑶与缸体⑴之间采用销钉(10)连接,销钉(10)在可移动的永磁体⑶的槽中滑动。【文档编号】H02N11/00GK103580540SQ201210277207【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6日 【专利技术者】盖玉收, 蔡茂林 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磁结合的新型活塞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缸体的上端嵌入两块可移动的永磁体(8),磁极方向平行于活塞杆(4)且两两相反,缸体的下端嵌入两块可移动的永磁体(9),与相对位置的可移动的永磁体(8)的磁极方向相反、活塞体(3)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了永磁体(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玉收蔡茂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