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70156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筒状的电池壳体;电极组,其具有正极板、负极板、及配置在它们之间的含有电解液的隔板,且配置在所述电池壳体的内部,在所述电极组中的所述电池壳体的轴向的任一方或两方,设有积存电解液的电解液积存空间,且在所述电极体与电池壳体之间设有由致密体构成的间隔件,由此,能够抑制电池壳体内的电极组的晃动,进而,能够提供一种低成本、高能量密度且长寿命的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
涉及一种电池的内部结构的技术。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成本廉价的电池的需求正在增加。因此,例如开发了一种电池,在电池壳体的内部具备电极组,该电极组由正极板、负极板及浸溃有电解液的隔板构成,使电极组沿着电池壳体的轴向缩短,而在电池壳体的余出的空间内封入填充材料。由此,与在电池的轴向的全长上形成电极组的情况相比,电极的使用量变少,电池的成本减少,且通过填充材料能够抑制电池壳体内的电极组的晃动(专利文献I)。【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德国专利申请DE20016213U1【专利技术的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使电极组沿着电池壳体的轴向缩短,并向电池壳体内的余出的空间内封入填充材料,但要求一种通过与上述现有技术不同的结构来减少电极的使用量。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能够抑制电池壳体等壳体内的电极组的晃动且能够减少相对于壳体的收容空间的电极的使用量的技术。【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在筒状的内部具有收容空间;电极体,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收容空间内,且具有正极板、负极板、及配置在它们之间的隔板,在所述电极体中的所述电池壳体的轴向的任一方或两方,设有积存电解液的电解液积存空间,且在所述电极体与电池壳体之间设有由致密体构成的间隔件。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电池具备:壳体,其在内部具有收容空间;电极体,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收容空间内,且具有多个电极板、及隔板,这多个电极板具备含有活性物质的复层材料、及基材,所述电极板中的至少I个具有在所述基材上形成有复层材料的复层材料形成部和未形成所述复层材料的复层材料非形成部,至少所述复层材料非形成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抵接。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电池具备:壳体,其在内部具有收容空间;电极体,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收容空间内,且具有涂敷有正极及负极中的任一方的极性的活性物质的一极金属板、涂敷有另一方的极性的活性物质的另一极金属板、及配置在它们之间的隔板,所述一极金属板及所述另一极金属板的至少一方具有涂敷有所述活性物质的涂敷部分和未涂敷所述活性物质的非涂敷部分。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电池具备:筒状的壳体;电极体,其隔着隔板卷绕有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电极体收容于所述壳体,且在所述电极体的卷绕轴向的双方具有间隔件。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电池具备:电池壳体,其具备筒状的筒状部,该筒状部在内部具有收容空间;电极体,其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将正极板、负极板及配设在它们之间的隔板绕着中空的中空部卷绕,所述中空部侧的内周面的相反侧的外周面与所述筒状部的内表面抵接;间隔件,其收容于所述中空部,且与所述电极体的内周面抵接。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电池具备:导电性的电池壳体;圆筒形电极体,其收容在所述电池壳体内,具有正极板、负极板及配设在它们之间的隔板,且具有外径比所述电池壳体的内径小的小径部;导电性的间隔件,其配设在所述小径部的外周面与所述电池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并将所述圆筒形电极体与所述电池壳体电连接。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电池具备:电池壳体,其具备筒状部;圆筒形电极体,其具有正极板、负极板及配设在它们之间的隔板,且具有外径比所述筒状部的内径小的小径部;间隔件,其配设在所述筒状部与所述圆筒形电极体之间,且与所述筒状部的内表面和所述圆筒形电极体的外表面抵接,所述筒状部内的所述圆筒形电极体配设在该圆筒形电极体的轴与所述筒状部的轴不同的位置。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电池具备:壳体,其在内部具有收容空间;电极体,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收容空间内,且具有多个电极板、及隔板,这多个电极板具备含有活性物质的复层材料、及基材,所述多个电极板中的至少I个或所述隔板中的任一方具有与所述电极体或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上的所述电极体或所述隔板的宽度互不相同的宽幅部分及窄幅部分,至少所述宽幅部分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抵接。【专利技术效果】在上述电池中,能够抑制电池壳体等壳体内的电极体的晃动,并能减少相对于壳体的收容空间的电极的使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间隔件的一例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间隔件的一例的立体图。图4是表不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间隔件的一例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间隔件的一例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间隔件的一例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间隔件的另一例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间隔件的另一例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间隔件的另一例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实施例1的样品2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实施例1的样品3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实施例1的样品4的剖视图。图1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纵向剖面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电池的纵向剖视图。图16是电池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涂敷有活性物质的金属板的俯视图。 图18是涂敷有活性物质的金属板的立体图。图19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涂敷有活性物质的金属板的俯视图。图20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纵向剖面的立体图。图21是表示电池的纵向剖视图。图22是电池的分解立体图。图23是电极体的水平剖视图。图24A是没有间隔件时的电池的水平剖视图。图24B是有间隔件时的电池的水平剖视图。图25是间隔件的立体图。图26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纵向剖面的立体图。图27是表示电池的纵向剖视图。图28是表示电池的横向剖视图。图29是电池的分解立体图。图30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池的横向剖视图。图31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电池的横向剖视图。图32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的电池的横向剖视图。图33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纵向剖面的立体图。图34是表示电池的纵向剖视图。图35是表示电池的横向剖视图。图36是电池的分解立体图。图37是表示第十实施方式的将网眼状的间隔件安装于电极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8是表示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将线圈状的间隔件安装于电极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将螺旋弹簧状的间隔件安装于电极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将板簧状的间隔件安装于电极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1是表示第十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纵向剖面的立体图。图42是表示电池的纵向剖视图。图43是表示电池的横向剖视图。图44是电池的分解立体图。图45是表不第十三实施方式的电池的横向剖视图。图46是表示第十四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纵向剖面的立体图。图47是表示电池的纵向剖视图。图48是电池的分解立体图。图49是涂敷有活性物质的金属板的俯视图。图50是涂敷有活性物质的金属板的立体图。图51是在实施方式中涂敷有活性物质的金属板的俯视图。【符号说明】(图1?13中的符号)I 电池2 电池壳体3 电极组3a正极板3b 隔板3c负极板4 连接端子5 间隔件5a板状构件6 电解液积存空间(图14?19中的符号)10 电池11电池壳体12 电池壳体主体12A 开口部13筒状部23 电极体24正极板25 隔板26负极板S 收容空间(图20?25中的符号)10 电池11电池壳体12 电池壳体主体12A 开口部13筒状部23电极体24正极板25 隔板26负极板27A第一间隔件27B第二间隔件S 收容空间(图26?32中的符号)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在筒状的内部具有收容空间;电极体,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收容空间内,且具有正极板、负极板、及配置在它们之间的隔板,在所述电极体中的所述电池壳体的轴向的任一方或两方,设有积存电解液的电解液积存空间,且在所述电极体与电池壳体之间设有由致密体构成的间隔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7.31 JP 2012-170503;2013.06.25 JP 2013-1331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 具备: 壳体,其在筒状的内部具有收容空间; 电极体,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收容空间内,且具有正极板、负极板、及配置在它们之间的隔板, 在所述电极体中的所述电池壳体的轴向的任一方或两方,设有积存电解液的电解液积存空间,且在所述电极体与电池壳体之间设有由致密体构成的间隔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体靠近形成在所述电池壳体的一端面上的正极端子而配置, 在所述电极体中的正极端子侧的相反侧形成所述电解液积存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具有间隔件,该间隔件具有间隙而配置在所述电解液积存空间内,一端与所述电极体的轴向的一端面上的一部分接触且另一端与所述电池壳体的一端面接触,而将所述电极体固定成沿着轴向无法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件由沿着所述电池壳体的轴向立起配置的多个板状构件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件由柱状构件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件沿着所述电池壳体的轴向具有弹性,其轴向的尺寸能够变化。7.—种电池,其特征在于, 具备: 壳体,其在内部具有收容空间; 电极体,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收容空间内,且具有多个电极板、及隔板,这多个电极板具备含有活性物质的复层材料、及基材, 所述电极板中的至少I个具有在所述基材上形成有复层材料的复层材料形成部和未形成复层材料的复层材料非形成部,至少所述复层材料非形成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抵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体在所述电极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对所述复层材料非形成部,在该一对所述复层材料非形成部之间具有所述复层材料形成部。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电极板由正极板及负极板构成, 所述隔板配置在所述正极板及所述负极板之间, 在所述正极板及负极板上均具有所述复层材料形成部和所述复层材料非形成部。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是多孔体。1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 具备: 筒状的壳体;电极体,其隔着隔板卷绕有正极板和负极板, 所述电极体收容于所述壳体,且在所述电极体的卷绕轴向的双方具有间隔件, 所述间隔件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接触。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筒状的两端由一对闭塞部闭塞, 所述间隔件的外周与所述壳体上的沿着所述一对闭塞部对置的方向这样的方向的内壁面,以该内壁面的周线的长度的一半以上进行接触。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件的至少一方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内壁面的一半以上的部分连续接触。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件的至少一方为环状,且在所述周线的长度的整周上与所述内壁面进行接触。15.—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池壳体,其具备筒状部,该筒状部在内部具有收容空间; 电极体,其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将正极板、负极板及隔着它们配置的隔板沿着所述筒状部的内表面,以与所述筒状部的内表面抵接的状态配置,且该电极体具有筒状的中空部; 间隔件,其收容在所述中空部,且与所述电极体的内周面抵接。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件将所述电极体向所述筒状部侧按压。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件由弹性体构成。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件在所述电极体的内周面的整周进行抵接。19.根据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壳体具有导电性,在所述电极体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配设所述负极板,所述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本学奥田大辅儿玉充浩挂谷忠司渡边荣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