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轴静态定位行星辊轮挤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6725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行星辊轮挤出机,特别是提供一种中心轴静态定位行星辊轮挤出机,也就是在出口端中心轴有支承定位的行星辊轮挤出机,包括旋转的中心轴、行星状旋转辊轮、进料螺杆、动力部分、出料段机筒和进料段机筒,在挤出机出口端设有一个支撑中心轴端的定位装置和/或中心轴通过传动杆连接到联轴器,进料螺杆内腔与传动杆外圆配合联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中心轴悬空支撑导致各个啮合部件的磨损的问题,弥补了现有技术容易产生局部的过压的不足。(*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星辊轮挤出机,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心轴静态定位行星辊轮挤出机,也就是在出口端中心轴有支承定位的行星辊轮挤出机。
技术介绍
行星辊轮挤出机是带有悬空轴承旋转的中心轴和行星状的旋转轴以及一个环绕着旋转轴的机筒的辊轮挤出机。这种辊轮挤出机常用于塑料塑化,例如用于薄膜生产的目的,这种辊轮挤出机也称为热塑式辊轮挤出机。一般有一个装在螺旋钻后的行星齿轮,具有极大的啮合宽度和45°的斜向啮合。中心轴旋转时围绕中心轴旋转的轴滚动并在外侧在机筒上滚压。在此过程中,原料通过截获,通过轴齿沉入相应的齿孔,塑料块被滚压成薄层并因为斜向啮合而向前输送。通过重复压薄以及由此产生的机筒和中心轴较大的热交换表面,各个混合元件均匀分散很好时,可引起塑料原料较短的停留时间,从而使用最少的能源达到热防护塑化。通过TP滚动装置的斜向啮合,使装置可进一步自洁净,这样即使对热敏材料,一般也不会产生沉淀。止动环限制了轴在运行时的轴向运动。通过改变止动环的内径,滞止压力(即停留时间)、原料温度和塑化效果可变化并从而适应不同的接受器和抛料条件。如出来的原料小块表面裂开,则原料进行了良好的脱气。可通过用量、转速和轴数变化以及加热来影响该设备的塑化。常规的行星辊轮挤出机的结构是,进料螺杆由联轴器支撑,中心轴推入进料螺杆并通过拉杆与其连接。行星辊轮挤出机的这种常规结构的缺点是行星辊轮件与中心轴和螺杆的接口之间有一个准连接点。而且中心轴以螺杆为-->悬空支撑,即,中心轴通过螺杆推入原料,有条件地偏转,并从而连续改变啮合的干预行为。另外,行星辊轮件中的间隙以及进料螺杆和进料筒之间的间隙至少相差0.5毫米,这样一般会造成,辊轮件上方的进料螺杆负荷特别大,出现超出允许范围的角压力。在这个连接点区域进料螺杆有显著的磨损,有时有金属磨损,影响塑料原料的外观。塑料原料压延时如金属屑等可损坏压延辊,增加薄膜中的孔数。通过增加螺杆间隙,可能进料区中的中心轴会逐渐脱离并最终造成非常严重的啮合故障,以至于出现啮合夹紧,也就是说,这里可产生局部的过压,导致在啮合或齿面出现压痕,这种压痕通过持续的交变弯曲压力最终导致辊轮件的永久性损坏以及随动装置、压延辊的损坏。另外,中心轴悬空的轴承结构的缺点是,转速较大时该轴偏移并导致啮合筒的极大磨损,最后可造成辊轮件提前出现故障。尺寸较大、转速较高的挤出机的危险特别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星辊轮挤出机,特别是提供一种中心轴静态定位行星辊轮挤出机,也就是在出口端中心轴有支承定位的行星辊轮挤出机。解决了中心轴悬空支撑导致各个啮合部件的磨损的问题,弥补了现有技术容易产生局部的过压的不足。本技术的一种中心轴静态定位行星辊轮挤出机,包括旋转的中心轴、行星状旋转辊轮9、进料螺杆、动力部分1、出料段机筒3和进料段机筒2,在挤出机出口端设有一个支撑中心轴35端的定位装置和/或中心轴35通过传动杆36连接到联轴器5,进料螺杆37内腔与传动杆36外圆配合联结。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如上所述的一种中心轴静态定位行星辊轮挤出机,其中,所述的定位装置固定在挤出机出料段机筒(3)上,定位装置可摆动。-->如上所述的一种中心轴静态定位行星辊轮挤出机,其中,所述的定位装置主体是一个空心柱状筒体,筒体内安装轴承,筒体前后有密封端盖。如上所述的一种中心轴静态定位行星辊轮挤出机,其中,所述的定位装置有一个可旋转的芯棒28,芯棒28安装在定位装置的轴承中,并与中心轴35联接;联接方式可以是芯棒28插入中心轴35出口端孔,或者芯棒28和中心轴35通过联接件34联接。如上所述的一种中心轴静态定位行星辊轮挤出机,其中,所述的芯棒28是轴向具有韧性的芯棒结构。如上所述的一种中心轴静态定位行星辊轮挤出机,其中,所述的轴向韧性由一个轴向轴承及通过其弹簧叶片组的支撑构成。如上所述的一种中心轴静态定位行星辊轮挤出机,其中,所述的联接件34和芯棒28之间以及联接件34和中心轴35之间设有锥形表面。如上所述的一种中心轴静态定位行星辊轮挤出机,其中,所述的中心轴35和进料螺杆37之间的缝隙有密封件42。如上所述的一种中心轴静态定位行星辊轮挤出机,其中,所述的进料螺杆37内腔与传动杆36外圆通过螺母38和滑键39配合联结。使用本技术后将实现,在挤出机出口端有一个支撑中心轴端的定位装置和/或中心轴通过传动杆连接到联轴器,进料螺杆内腔与传动杆外圆配合联结。因此,中心轴在出口侧端部得到固定。常规辊轮挤出机中有的中心轴和进料螺杆之间的准连接取消,因为中心轴可连接进料螺杆,并一直延伸到齿轮销处。这样就完成了该装置的静态定位。特别有利的是挤出机出料段机筒上的定位装置可摆动。这样定位装置可转到一边,然后可对挤出机出料口进行清洁。使用本技术后,因为温差而必然产生的长度的伸展将通过轴承的韧性设置或轴承的韧度得到平衡。如-->果通过弹簧叶片组实现则更佳。使用设在带有两个相互隔开的轴承的轴承外壳中的芯棒,对于施工特别有利。芯棒可选择从背面或用轴肩或用一个带弹簧的轴环支撑。弹簧可通过一个位于中间的滑动轴承或滚动或球面轴承固定在芯棒上,非常有用。芯棒通过一个尖端伸入中心轴出口侧的开口或环绕着中心轴的尖端。也可选择在芯棒和中心轴之间安装一个联接件。鉴于中心轴在芯棒里居中,以芯棒和中心轴之间的锥形接触面在一侧,而联接件和中心轴在另一侧为佳。锥形接触面自动居中。通过根据本技术将中心轴一直延长到联轴器,进料螺杆和中心轴之间有力量和形状决定的连接,来传输受力到进料螺杆,例如螺母弹簧连接。结构示例中螺母位于进料螺杆中,中心轴中有滑键。此外可通过密封防止中心轴和进料螺杆之间缝隙中渗入热塑性塑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中心轴静态定位行星辊轮挤出机在螺杆和中心轴的过渡区达到较好的弯曲刚度,显著降低各个啮合部件的磨损和特定的过度使用。本技术结构独特,使用效果佳,挤出原料均匀,混合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常规行星辊轮挤出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中心轴静态定位行星辊轮挤出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定位装置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1是动力部分    2是进料段机筒    3是出料段机筒4是常规辊轮挤出机的进料螺杆    5是联轴器    6是销子7是常规辊轮挤出机的中心轴    8是抽筒    9是行星状旋转辊轮10是止动环    11是缝隙    12是原料入口    13是支撑点一-->14是支撑点二    20是轴承外壳    21是吊环    22是摆动凸缘23是螺栓    24是腰形孔    25是移动箭头    26是摆动箭头27是凸缘    28是芯棒    29是轴承一    30是轴承二    31是轴向轴承32是弹簧叶片    33是端部    34是联接件    35是中心轴36是传动杆    37是进料螺杆    38是螺母    39是滑键    40是支点一41是支点二    42是密封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将根据本技术的辊轮挤出机与常规的辊轮挤出机进行对比,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为带有一个动力部分1的常规辊轮挤出机,该动力部分配有一个图中未显示的驱动马达。齿轮外壳上装有两个机筒2和3。机筒2和3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心轴静态定位行星辊轮挤出机,包括旋转的中心轴、行星状旋转辊轮(9)、进料螺杆、动力部分(1)、出料段机筒(3)和进料段机筒(2),其特征是:在挤出机出口端设有一个支撑中心轴(35)端的定位装置和/或中心轴(35)通过传动杆(36)连接到联轴器(5),进料螺杆(37)内腔与传动杆(36)外圆配合联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轴静态定位行星辊轮挤出机,包括旋转的中心轴、行星状旋转辊轮(9)、进料螺杆、动力部分(1)、出料段机筒(3)和进料段机筒(2),其特征是:在挤出机出口端设有一个支撑中心轴(35)端的定位装置和/或中心轴(35)通过传动杆(36)连接到联轴器(5),进料螺杆(37)内腔与传动杆(36)外圆配合联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轴静态定位行星辊轮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固定在挤出机出料段机筒(3)上,定位装置可摆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轴静态定位行星辊轮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主体是一个空心柱状筒体,筒体内安装轴承,筒体前后有密封端盖。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中心轴静态定位行星辊轮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有一个可旋转的芯棒(28),芯棒(28)安装在定位装置的轴承中,并与中心轴(35)联接;联接方式可以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琪钦
申请(专利权)人:恩太思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