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行星辊轮挤出机,特别是提供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包括一个中心轴、若干行星轴和一个内啮合的外壳衬套以及一个内啮合外壳,行星轴在启动环上滑动,而啮合围绕中心轴和行星轴呈螺旋形,并在外壳衬套和外壳中呈螺旋形,啮合为渐开线右旋啮合或渐开线左旋啮合,行星轴还设有反向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的行星辊轮结构独特,使用效果佳,挤出原料均匀,混合效果好,可显著地提高塑料材料的均质化/弥散,使塑料材料可与不同的熔化指数组合在一起。(*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星辊轮挤出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
技术介绍
行星辊轮挤出机是带有悬空轴承旋转的中心轴和行星状的旋转轴以及一个环绕着旋转轴的机筒的辊轮挤出机。这种辊轮挤出机常用于塑料塑化,例如用于薄膜生产的目的,这种辊轮挤出机也称为热塑式辊轮挤出机。一般有一个装在螺旋钻后的行星齿轮,具有极大的啮合宽度和45°的斜向啮合。中心轴旋转时围绕中心轴旋转的轴滚动并在外侧在机筒上滚压。在此过程中,原料通过截获,通过轴齿沉入相应的齿孔,塑料块被滚压成薄层并因为斜向啮合而向前输送。通过重复压薄以及由此产生的机筒和中心轴较大的热交换表面,各个混合元件均匀分散很好时,可引起塑料原料较短的停留时间,从而使用最少的能源达到热防护塑化。通过滚动装置的斜向啮合,使装置可进一步自洁净,这样即使对热敏材料,一般也不会产生沉淀。止动环限制了轴在运行时的轴向运动。通过改变止动环的内径,滞止压力(即停留时间)、原料温度和塑化效果可变化并从而适应不同的接受器和抛料条件。如出来的原料小块表面裂开,则原料进行了良好的脱气。可通过用量、转速和轴数变化以及加热来影响该设备的塑化。行星辊轮挤出机都有一个中心轴和旋转的行星轴以及一个位于外侧的衬套或类似装置,中心轴带齿,并与行星轴的齿接触,且行星轴的齿与衬套的内啮合接触。中心轴和行星轴上的啮合螺旋形向外,衬套的啮合螺旋形向内,-->螺旋分左旋和右旋。通常当包围的衬套就位时,中心轴启动,这样行星轴由中心轴联动,始终啮合的衬套固定在挤出机外壳上。行星辊轮挤出机与其它挤出机相同,一端有进料口,另一端有出料口,入口和出口之间可以另行添加原料。在入口和出口之间,中心轴、行星轴和衬套作用于装入的原料。根据要求可塑化和熔化固体的塑料颗粒和/或分散熔液中的混合成分和/或将熔液均化和/或将熔液冷却。此外挤出机还可实现其它任务。已知所有行星辊轮挤出机可实现不同的任务。行星辊轮挤出机可吸入原料和/或压缩和/或熔化和/或分散和/或均化和/或冷却和/或通过一个喷嘴压出。可选择组合不同的挤出机来实现不同的目的,例如,可采用层叠的形式或带侧臂挤出机的一个主挤出机。大多数的混合形式为不同形式的多个部件在一台挤出机中组合,例如带单螺杆部件的行星辊轮件或带双螺杆部件的行星辊轮件。一般来说,行星辊轮挤出机指的只是单种啮合形式的行星辊轮挤出机,也未出现过将行星辊轮件及其与其它类型的挤出机部件的组合的行星辊轮挤出机。对于连续啮合,原料需要一个取决于啮合以及轴转速的时间从入口到达出口,也需要不同的啮合方式来处理各个阶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星辊轮挤出机,特别是提供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本技术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啮合组合方式以及不同种类的行星辊轮组合成行星辊轮挤出机。本技术的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包括一个中心轴、若干行星轴和一个内啮合的外壳衬套以及一个内啮合外壳,行星轴在启动环上滑动,而啮合围绕中心轴和行星轴呈螺旋形,并在外壳衬套和外壳中呈螺旋形,啮合为渐开线右旋啮合或渐开线左旋啮合,行星轴还设有反向啮合。-->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如上所述的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其中,所述的反向的啮合与原始啮合的斜度不同。如上所述的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其中,所述的斜度最大差异可达15度。如上所述的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其中,所述的斜度最大差异可达5度。如上所述的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其中,所述的斜度至少应相差1度。如上所述的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其中,所述的反向啮合的斜度大于或小于原始的啮合。如上所述的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其中,所述的反向啮合的深度与原始啮合不同,反向啮合的深度大于或小于原始啮合。如上所述的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其中,所述的反向啮合的深度至少比原始啮合的深度少10%,最多比原始啮合的深度少90%。如上所述的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其中,所述的反向啮合的深度至少比原始啮合的深度大10%。如上所述的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其中,所述的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还包括反向啮合行星轴与其它行星轴的组合,所述的行星轴还包括带反向啮合且带有其它类型啮合的行星轴。本技术的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是在啮合的行星轴中还设了一个反向的啮合。也就是说,右旋啮合的行星轴在生产啮合时还加入了左旋啮合;左旋啮合的行星轴在生产啮合时还加入了右旋啮合。通过反向-->啮合形成了齿的特殊排列,这是很有利的,齿就象是均匀分布在行星轴上的突起。因为在已知的刺猬式啮合中存在环状、与轴纵向交叉的凹槽,其中的啮合对通过挤出机的熔液不施加力或只有来自以前的熔液流和来自旁通熔液的力,而本技术的突起啮合则不同。在切线方向上,每个齿隙后有另一个齿,因此到目前位置没有类似的间隙,这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行星轴在整个长度上发挥相同的作用。反向啮合不会影响行星轴与中心轴和内啮合的衬套的协同作用,因为行星轴齿只通过反向啮合产生间隙,停止的齿不变地伸入中心轴和衬套的啮合中。一般啮合最大斜度可达45度,最好添加一个具有其它斜度的反向啮合作为普通啮合,斜度可更小或更大;右旋和左旋啮合之间的区别最好在15度以内,5度以内更佳,最好斜度差异至少为1度;不同的斜度具有有利的作用。特别是可更好地引导熔液。也可选择带有不同深度的反向啮合,左旋啮合深度和右旋啮合深度之间的差异最好根据原始的啮合以百分比表示,0%时反向切割的啮合和原始啮合有着同样的深度;-10%时,反向切割的啮合深度比原始切割啮合的深度要少10%;-90%时,反向切割的啮合深度比原始切割啮合的深度要少90%;-80%等与此类似;反向切割的啮合深度最好至少为-10%。+10%时,反向切割的啮合深度比原始切割啮合的深度要多10%。+20%时,反向切割的啮合深度比原始切割啮合的深度要多20%,+30%等与此类似。啮合深度的加大受到原始啮合的直立部件的必要强度的限制,必要的强度还取决于在相应的使用情况下啮合的负荷;必要强度可选择通过一次或少数几次试验确定。行星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啮合最好同时为原始啮合和反向啮合使用渐开线啮合,但也可考虑采用其它的啮合种类。可以常规啮合为渐开线啮合,反向啮合为另一种啮合,或者相反。另外,还可选择将-->根据本专利技术啮合的行星轴与常规啮合的行星轴结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的行星辊轮结构独特,使用效果佳,挤出原料均匀,混合效果好,可显著地提高塑料材料的均质化/弥散,使塑料材料可与不同的熔化指数组合在一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常规行星轴的示意图图3是带有刺猬式啮合的行星轴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行星轴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行星轴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其中1是外壳一 2是导入口 3是凸缘一 4是凸缘二5是外壳二 6是凸缘三 7是凸缘四 8是定心环 9是中心轴10是行星轴 11是区域 12是中心轴的尖端 20是常规行星轴21是常规行星轴的啮合 23是刺猬式啮合行星轴 24是环形凹槽25是刺猬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包括一个中心轴、若干行星轴和一个内啮合的外壳衬套以及一个内啮合外壳,行星轴在启动环上滑动,而啮合围绕中心轴和行星轴呈螺旋形,并在外壳衬套和外壳中呈螺旋形,啮合为渐开线右旋啮合或渐开线左旋啮合,其特征是:行星轴还设有反向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包括一个中心轴、若干行星轴和一个内啮合的外壳衬套以及一个内啮合外壳,行星轴在启动环上滑动,而啮合围绕中心轴和行星轴呈螺旋形,并在外壳衬套和外壳中呈螺旋形,啮合为渐开线右旋啮合或渐开线左旋啮合,其特征是:行星轴还设有反向啮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向的啮合与原始啮合的斜度不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度最大差异可达15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度最大差异可达5度。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向啮合螺旋行星辊轮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度至少应相差1度。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琪钦,
申请(专利权)人:恩太思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