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碳导热管的管带式换热器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带式换热器,具体地说是基于碳导热管的管带式换热器及其在直接 醇类燃料电池系统中的应用,其主要是用于冷凝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系统排出物中的水蒸 汽,回收并循环使用冷凝下来的液态水,排出系统的多余热量,维持系统的水热平衡。
技术介绍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是将醇类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化学反应装 置。由于醇类燃料的比能量高,燃料电池系统结构简单等优点,该类电池在便携式移动电源 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系统运行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电极反应产生大量的热,所以 需要对系统进行排热处理以避免因系统过热导致的电池性能降低;另一方面,为维持系统 的水平衡,需要对电堆阴极的排出物进行冷凝并回收其中的液态水。因此,在直接醇类燃料 电池的系统中,常常使用换热器来解决上述问题以维持整个燃料电池系统的水热平衡。然 而,作为便携式移动电源,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系统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这就对直 接醇类燃料电池系统用换热器提出了高效、轻质的要求。目前,应用于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系统的换热器通常有板式换热器和管式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碳导热管的管带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心散热单元、第一密封端板和第二密封端板;所述核心散热单元由于水平面上投影大小、形状相同的n+1个碳导热管带和n个金属散热片依次交叉层叠堆压而成,使不同的碳导热管带间均由金属散热片间隔,其中n为≥1的正整数;碳导热管带由二个以上的碳导热管道于同一平面内平行排列而成;碳导热管带水平放置,第一密封端板和第二密封端板均垂直设置,于密封端板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供流体流过的水平的凹槽;当n为奇数时,所述第一密封端板的外侧壁面上设置有供外部流体流入的流体入口和供散热器内部流体向外部流出的流体出口,其内侧壁面上从上至下开设有(n+3)/2个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碳导热管的管带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心散热单元、第一密封端板和第二密封端板;所述核心散热单元由于水平面上投影大小、形状相同的n+1个碳导热管带和n个金属散热片依次交叉层叠堆压而成,使不同的碳导热管带间均由金属散热片间隔,其中n为≥ 1 的正整数;碳导热管带由二个以上的碳导热管道于同一平面内平行排列而成;碳导热管带水平放置,第一密封端板和第二密封端板均垂直设置,于密封端板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供流体流过的水平的凹槽;当n为奇数时,所述第一密封端板的外侧壁面上设置有供外部流体流入的流体入口和供散热器内部流体向外部流出的流体出口,其内侧壁面上从上至下开设有(n+3)/2个相互间隔的水平的凹槽,第一个凹槽与流体入口相连、且与最上面一块碳导热管带的一端相连通,最后一个凹槽与流体出口相连、且与最下面一块碳导热管带的一端相连通,第一个凹槽和最后一个凹槽间的凹槽依次分别与从上至下计的偶数碳导热管带及比此偶数碳导热管带大I的奇数碳导热管带的一端相连通; 所述第二密封端板的内侧壁面上开设有(n+l)/2个相互间隔的水平的凹槽,从上至下计, 凹槽依次分别与奇数碳导热管带及比此奇数碳导热管带大I的偶数碳导热管带的一端相连通;当n为偶数时,所述第一密封端板的外侧壁面上设置有供外部流体流入的流体入口, 内侧壁面上开设有(n+2)/2个水平的凹槽,第一个凹槽与流体入口相连、且与最上面一块碳导热管带的一端相连通,从上至下计,第二个凹槽至最后一个凹槽依次分别与偶数碳导热管带及比此偶数碳导热管带大I的奇数碳导热管带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密封端板的外侧壁面上设置有供散热器内部流体向外部流出的流体出口,内侧壁面上开设有(n+2)/2 个水平的凹槽,从上至下计,第一个凹槽至倒数第二个凹槽依次分别与奇数碳导热管带及比此奇数碳导热管带大I的偶数碳导热管带的一端相连通,最后一个凹槽与流体出口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公权,陈利康,孙海,秦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