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64585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组件和固定在所述阀体组件上的电动执行器,电动执行器包括步进电机,阀体组件包括阀体、进口管路、第一出口管路和第二出口管路,阀体上开设有进口和通孔,通孔中设置套管,在套管中设置有用于分流、引流的叶片和用于连接叶片和电动执行器并带动叶片摆动的转动轴,转动轴穿过阀体上供转动轴穿过的轴孔伸入阀体上的通孔并与叶片固定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流量调节阀,不仅能够控制回路的流量,实现管路中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的流体流量比的分配,而且叶片和套管之间密封性能好、叶片和通孔都不易磨损,并且,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量调节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流量调节阀,是一种可以调节两个出口通路的流量比及换向的流量调节阀。
技术介绍
汽车热管理系统中经常需要利用三通流量调节阀来切换流路,应用三通阀可以有效的精简管路,将复杂的管路简单化,但目前的三通流量调节阀只能简单的进行流路的切换,并不能调节两个流路的流量比。例如,在公开的一种流量调节阀中,包括限定流体入口管道的主体,该流体入口管道通向形成交汇部的两个流体出口管道,在交汇部中,蝶形阀在将流体主要导向第一出口管道的第一抵接部与将流体主要导向第二出口管道的第二抵接部之间被驱动,在其第一抵接部,蝶形阀的第一部分部分地阻挡第二出口管道,在其第二抵接部,蝶形阀的另一部分阻挡第二出口管道。上述结构的电动水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中无法控制一回路和二回路的流量,当需要控制回路中的流量时必须得安装其它流量调节阀,这样,不仅成本高、占用空间大,今后维修和更换零件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控制两个出口流路流量比及换向的流量调节阀,能够控制两个出口流路的流量分配,实现管路中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的流体按照设定流量比进行分配及按要求进行换向。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组件和固定在所述阀体组件上的电动执行器,所述阀体组件包括开有通孔的阀体、用于分流或引流的叶片、转动轴,所述阀体设有可外接管路的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所述叶片设置于所述阀体内,所述叶片与穿入所述阀体内的转动轴连接,所述叶片的运动范围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所述电动执行器在控制信号驱动下动作并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叶片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转动一定角度至设定位置以实现对两个出口管路的流体的流量控制,当所述叶片转动至任一极限位置的时候,其中一个出口与进口之间的流道被所述叶片封锁。优选的,所述阀体的通孔内设有固定安装的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两个出口连通,所述套管的侧壁上还设有一个开口与所述阀体的进口连通,所述叶片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还在侧壁上开设有供转动轴穿过的径向通孔;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叶片在将流体导向第一出口的第一抵接部与将流体导向第二出口的第二抵接部之间的范围内转动,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位于所述套管的内壁上,所述叶片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部或者所述第二抵接部时与所述通孔上的所述第一抵接部或者所述第二抵接部压紧抵接。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两端部设置有一定厚度的环形外延部,所述环形外延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套管的两个环形外延部之间部分的外径,所述环形外延部与所述通孔的两端开口上开设的环形凹部相配合,且所述环形外延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环形凹部的深度。优选的,所述第一出口包括第一出口管路和固定在所述第一出口管路上的第一端盖,所述第二出口包括第二出口管路和固定在第二出口管路上的第二端盖,组装时,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二端盖压紧所述套管位于所述阀体通孔之外的部分,使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与阀体密封连接。优选的,用于分流、引流的所述叶片为椭圆形,所述叶片的短轴长等于所述套管的内径,所述叶片的长轴长度I由通孔的内径和所述叶片从所述第一抵接部转动到第二抵接部的最大转动角决定,且I的值需满足:2VR2 + r2<l<V4R2 + L2,其中L为通孔的长度,r为进口的半径,R为通孔的内径。更优选的,所述叶片端部设置有厚度从外圈向中间逐渐减小的环形抵接部,所述环形抵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叶片其它部分的厚度;所述环形抵接部上还粘接有一层橡胶,所述叶片与所述套管抵接时,所述环形抵接部上的橡胶层与所述套管内壁上的抵接部在力的作用下相互压缩抵接,所述叶片将所述套管密封隔离为两个区域。优选的,所述叶片上设置有由冲压而成的、用于定位和固定所述转动轴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中心与所述转动轴的圆心重合,所述转动轴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凹槽上,所述转动轴的转动带动所述叶片转动。更优选的,所述叶片安装在所述阀体上时,所述叶片上具有所述凹槽的一面背向所述阀体上的进口侧,使所述叶片与所述转动轴的焊接部分位于背向所述进口侧;叶片安装好后,将叶片转动至极限位置再进行焊接,焊接时,焊笔通过未导通的出口侧伸入阀体内进行焊接。优选的,所述电动执行器包括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中的步进电机和传动装置,所述电动执行器固定在所述轴孔所在的阀体外壁上,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外壳上供所述转动轴穿过的孔洞与所述传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阀体上的轴孔和所述套管上的径向通孔与所述叶片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为减速齿轮组或者蜗轮蜗杆,所述步进电机在驱动信号的驱动下转动,带动所述齿轮组或蜗轮蜗杆转动,所述齿轮组或蜗轮蜗杆再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再带动所述叶片转动,最终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速率经传动装置以设定传动比减速后带动叶片以设定的速度转动一定角度。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步进电机带动叶片在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之间进行摆动,并且能够按照要求摆动至所需位置并停留,从而达到对流体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而且可以叶片在第一抵接部时隔绝第二出口管路导通第一出口管路,在第二抵接部时隔绝第一出口管路导通第二出口管路,具有截止阀的功能。本专利技术名的流量调节阀还能够防止叶片和阀体通孔的磨损,延长流量调节阀的使用寿命,而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流量调节阀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流量调节阀的主视图;图3是图2所示流量调节阀的A-A剖视图;图4是图2所示流量调节阀的B-B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叶片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动执行器的内部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流量调节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流量调节阀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步进电机带动设置于阀体内的叶片按照要求摆动并能够在任意位置停留,从而控制从进口管路流入的流体按照一定的流量比从第一出口管路和第二出口管路流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流量调节阀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A-A剖视图,图4是图2所示流量调节阀的第一实施例的B-B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叶片截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动执行器内部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如图所示,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组件I和电动执行器2。阀体组件I包括阀体8、进口管路3、第一出口管路4和第二出口管路5。电动执行器2包括外壳20、步进电机21和传动装置22。步进电机21和传动装置22固定安装在外壳20的容纳腔内。电动执行器2通过外壳20螺接固定在阀体组件I的阀体8外壁上组装成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流量调节阀。如图2和图3所示,阀体组件I上的阀体8内设置有叶片10,叶片10通过伸入阀体8内并固定在叶片10上的转动轴11与电动执行器2连接。电动执行器2由接收到的脉冲信号驱动并带动转动轴11转动,转动轴11带动叶片10在阀体8内摆动一定角度至所需位置并停留。具体的,阀体组件I包括阀体8、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第一端盖6的第一出口管路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第二端盖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组件和固定在所述阀体组件上的电动执行器,所述阀体组件包括开有通孔的阀体、用于分流或引流的叶片、转动轴,所述阀体设有可外接管路的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所述叶片设置于所述阀体内,所述叶片与穿入所述阀体内的转动轴连接,所述叶片的运动范围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所述电动执行器在控制信号驱动下动作并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叶片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转动一定角度至设定位置以实现对两个出口管路的流体的流量控制,当所述叶片转动至任一极限位置的时候,其中一个出口与进口之间的流道被所述叶片封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组件和固定在所述阀体组件上的电动执行器,所述阀体组件包括开有通孔的阀体、用于分流或引流的叶片、转动轴,所述阀体设有可外接管路的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所述叶片设置于所述阀体内,所述叶片与穿入所述阀体内的转动轴连接,所述叶片的运动范围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所述电动执行器在控制信号驱动下动作并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叶片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转动一定角度至设定位置以实现对两个出口管路的流体的流量控制,当所述叶片转动至任一极限位置的时候,其中一个出口与进口之间的流道被所述叶片封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通孔内设有固定安装的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两个出口连通,所述套管的侧壁上还设有一个开口与所述阀体的进口连通,所述叶片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还在侧壁上开设有供转动轴穿过的径向通孔; 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叶片在将流体导向第一出口的第一抵接部与将流体导向第二出口的第二抵接部之间的范围内转动,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位于所述套管的内壁上,所述叶片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部或者所述第二抵接部时与所述通孔上的所述第一抵接部或者所述第二抵接部压紧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两端部设置有一定厚度的环形外延部,所述环形外延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套管的两个环形外延部之间部分的外径,所述环形外延部与所述通孔的两端开口上开设的环形凹部相配合,且所述环形外延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环形凹部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包括第一出口管路和固定在所述第一出口管路上的第一端盖,所述第二出口包括第二出口管路和固定在第二出口管路上的第二端盖,组装时,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二端盖压紧所述套管位于所述阀体通孔之外的部分,使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与阀体密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用于分流、引流的所述叶片为椭圆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浩明尹斌章剑敏王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