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力矩高平台式四通线型密封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2407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1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轻力矩高平台式四通线型密封蝶阀由上阀体、下阀体、蝶板、蝶板定位轴、线型密封圈、阀杆、填料、滚动轴承、手柄或电、气动驱动装置、蝶形弹片、固定螺母组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轻力矩高平台式四通线型密封蝶阀由上阀体、下阀体、蝶板、蝶板定位轴、线型密封圈、阀杆、填料、滚动轴承、手柄或电、气动驱动装置、蝶形弹片、固定螺母组成。【专利说明】一种轻力矩高平台式四通线型密封蝶阀
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力矩高平台式四通线型密封蝶阀。
技术介绍
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同时也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蝶阀是指关闭件蝶板为圆盘,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作用。蝶阀启闭件是一个圆盘形的蝶板,在阀体内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从而达到启闭或调节的目的。蝶阀适用于发生炉、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城市煤气、冷热空气、化工冶炼和发电环保等工程系统中输送各种腐蚀性、非腐蚀性流体介质的管道上,用于调节和截断介质的流动。传统用于卫生级或对介质要求非常高的工况使用蝶阀一般为蝶板全衬氟蝶阀,该种蝶阀能够有效的保证介质的无污染,但是由于介质压力和使用时间的长短,由于蝶板全部位衬氟,致使蝶板与阀体密封面积增大,开启的力矩也就增大,影响阀门在使用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同时,随着介质温度等的影响,会加大密封面与衬氟的摩擦,尤其是挨着阀杆位置的受力面积较大部位衬氟的摩擦,一段时间后,阀杆位置的蝶板衬氟就会变薄,蝶板和阀体密封面就会产生间隙影响密封效果,更会造成阀杆中部泄漏。影响蝶阀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力矩高平台式四通线型密封蝶阀。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轻力矩高平台式四通线型密封蝶阀包括轻力矩高平台式四通线型密封蝶阀本体,所述轻力矩高平台式四通线型密封蝶阀本体由上阀体、下阀体、蝶板、蝶板定位轴、线型密封圈、阀杆、填料、滚动轴承、手柄或电、气动驱动装置、碟形弹片和固定螺母组成,所述蝶板上下两端一共设置六个钉销轴定位孔,蝶板一周厚度的中间位置设置密封圈定位凹槽,线型密封圈设计在蝶板上密封圈定位凹槽内;所述阀杆下端部位和蝶板定位轴上端部分分别设置与蝶板厚度一致的凹槽,凹槽与蝶板吻合,在凹槽两侧设置与蝶板上钉销轴定位孔完全吻合的钉销轴定位孔,阀杆和定位轴通过凹槽衔接蝶板上下两端,用六根钉销将其锁死;所述上阀体中心位上设置有放置阀杆的中部,中部为高平台设置,上阀体中部底部位置设置填料限位凸台,阀杆下部比上部设计粗,在阀杆底部与蝶板衔接凹槽和将其固定的钉销轴孔上端与上阀体中部填料限位凸台位置高度形成填料定位凸台,在上阀体中部顶端与手柄或电、气动驱动装置基部接触位置,沿阀杆放置的中部位置设置轴承定位凹槽,所述填料套进阀杆填料定位凸台位置定位,然后将其倒装入上阀体中部,填料在上阀体中部填料限位凸台进行限位,将滚动轴承装入上阀体中部顶端的轴承定位凹槽内,将手柄、碟形弹片装入阀杆,用固定螺母将其拧紧,采用电、气动头执行器时,无需放置滚动轴承,在轴承定位凹槽内放置碟形弹片,然后装上电、气动头执行器,将其用螺钉固定在高平台上;所述下阀体中心位置上设置蝶板定位轴固定凹位,装配好的上阀体和下阀体相合四个面均设置有流向通孔,通孔上下设置与管道法兰连接的螺钉固定定位孔,阀体内腔形成四条交叉式的棱柱面,棱柱面上下交叉的中心点分别为阀杆中轴点和蝶板定位轴中轴点,棱柱面为阀体内腔密封面,固定在蝶板一周的线型密封圈与棱柱面即阀体内腔密封面,密封面在蝶阀开闭时,与固定在蝶板一周的线型密封圈相吻合,完成密封功能。所述蝶板上下两端设置六个钉销轴定位孔每三个钉销轴定位孔呈等边直角三角形分部排列。所述线型密封圈厚度为蝶板厚度的三分之一,线型密封圈切面为圆柱管状设置,圆柱管壁即密封圈外层圈为四氟乙烯材料,密封圈内层圈为硅橡胶材料。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轻力矩高平台式四通线型密封蝶阀完全可替代传统用于卫生级及对介质有特殊要求的工况蝶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有效的的将可拆卸式蝶板组合、线型密封圈、中部倒装补偿密封结构及手柄基部省力轴承结构进行设计整合,为此,将大大提高了蝶阀的的中部密封效果,开闭时更加省力,比传统蝶阀省力在50%-70%。采用该类型设计,也节约了原材料,减少了浪费,在蝶阀使用过程中,方便了维修拆卸以及更换密封圈等零部件,为广大顾客降低了使用成本,节省了开支。【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轻力矩高平台式四通线型密封蝶阀本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轻力矩高平台式四通线型密封蝶阀结构示意图;图3为可拆卸蝶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线型密封圈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蝶阀中部倒装密封侧剖结构示意图;图6为蝶阀中部倒装密封正剖结构示意图;图7为手柄基部轴承省力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为上阀体内腔密封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下阀体内腔密封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9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轻力矩高平台式四通线型密封蝶阀包括:轻力矩高平台式四通线型密封蝶阀本体1,轻力矩高平台式四通线型密封蝶阀本体I是由,上阀体2、下阀体3、蝶板4、蝶板定位轴5、线型密封圈6、阀杆7、填料8、滚动轴承9、手柄或电、气动驱动装置、碟形弹片11和固定螺母12组成。所述蝶板4上下两端一共设置六个钉销轴定位孔13,每三个钉销轴定位孔分别呈等边直角三角形分部排列。所述的阀杆7下端部位和蝶板定位轴5上端部分分别设置与蝶板4厚度一致的凹槽14,凹槽14与蝶板4吻合,在凹槽14两侧设置与蝶板4上钉销轴定位孔13完全吻合的钉销轴定位孔15,同时,蝶板4 一周厚度的中间位置设置密封圈定位凹槽16。所述的线型密封圈6设计在蝶板4上密封圈定位凹槽16内,厚度为蝶板4厚度的三分之一,线型密封圈6切面为圆柱管状设置,圆柱管壁即密封圈外层圈为四氟乙烯材料,密封圈内层圈为娃橡胶材料。线型密封圈6定位在蝶板4上密封圈定位凹槽16内,然后将阀杆7和定位轴5通过凹槽14衔接蝶板4上下两端,使阀杆7和定位轴5上的钉销轴定位孔14和蝶板4上的钉销轴定位孔13完全吻合,并用六根钉销17将其锁死。所述的上阀体2中心位上设置有放置阀杆7的中部,中部为高平台18设置,上阀体2中部底部位置设置填料限位凸台19。阀杆7下部比上部设计粗,在阀杆7底部与蝶板衔接凹槽14和将其固定的钉销轴孔15上端与上阀体2中部填料限位凸台19位置高度形成填料定位凸台20。同时,在上阀体2中部顶端与手柄基部接触位置,沿阀杆放置的中部位置设置轴承定位凹槽21。将填料8套进阀杆7填料定位凸台20位置定位,然后将其倒装入上阀体2中部,填料8在上阀体2中部填料限位凸台19进行限位。将滚动轴承9装入上阀体2中部顶端的轴承定位凹槽21内。然后,依次将手柄、碟形弹片11装入阀杆7,用固定螺母12将其拧紧。若采用电、气动头执行器时,则无需放置滚动轴承9,在轴承定位凹槽21内放置碟形弹片11,然后装上电、气动头执行器,将其用螺钉固定在高平台上。所述的下阀体3中心位置上设置蝶板定位轴5固定凹位22。将装配好的上阀体2和下阀体3相合四个面均有流向通孔23,通孔上下设置与管道法兰连接的螺钉固定定位孔24,阀体内腔形成四条交叉式的棱柱面25,棱柱面25上下交叉的中心点分别为阀杆7中轴点和蝶板定位轴5中轴点,棱柱面25为阀体内腔密封面。固定在蝶板4 一周的线型密封圈6与棱柱面25即阀体内腔密封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力矩高平台式四通线型密封蝶阀包括轻力矩高平台式四通线型密封蝶阀本体(1),所述轻力矩高平台式四通线型密封蝶阀本体(1)由上阀体(2)、下阀体(3)、蝶板(4)、蝶板定位轴(5)、线型密封圈(6)、阀杆(7)、填料(8)、滚动轴承(9)、手柄或电、气动驱动装置、碟形弹片(11)和固定螺母(1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蝶板(4)上下两端一共设置六个钉销轴定位孔(13),蝶板(4)一周厚度的中间位置设置密封圈定位凹槽(16),线型密封圈(6)设计在蝶板(4)上密封圈定位凹槽(16)内;所述阀杆(7)下端部位和蝶板定位轴(5)上端部分分别设置与蝶板(4)厚度一致的凹槽(14),凹槽(14)与蝶板(4)吻合,在凹槽(14)两侧设置与蝶板(4)上钉销轴定位孔(13)完全吻合的钉销轴定位孔(15),阀杆(7)和定位轴(5)通过凹槽(14)衔接蝶板(4)上下两端,用六根钉销(17)将其锁死;所述上阀体(2)中心位上设置有放置阀杆(7)的中部,中部为高平台(18)设置,上阀体(2)中部底部位置设置填料限位凸台(19),阀杆(7)下部比上部设计粗,在阀杆(7)底部与蝶板衔接凹槽(14)和将其固定的钉销轴孔(15)上端与上阀体(2)中部填料限位凸台(19)位置高度形成填料定位凸台(20),在上阀体(2)中部顶端与手柄或电、气动驱动装置基部接触位置,沿阀杆放置的中部位置设置轴承定位凹槽(21),所述填料(8)套进阀杆(7)填料定位凸台(20)位置定位,然后将其倒装入上阀体(2)中部,填料(8)在上阀体(2)中部填料限位凸台(19)进行限位,将滚动轴承(9)装入上阀体(2)中部顶端的轴承定位凹槽(21)内,将手柄、碟形弹片(11)装入阀杆(7),用固定螺母(12)将其拧紧,采用电、气动头执行器时,无需放置滚动轴承(9),在轴承定位凹槽(21)内放置碟形弹片(11),然后装上电、气动头执行器,将其用螺钉固定在高平台(18)上;所述下阀体(3)中心位置上设置蝶板定位轴(5)固定凹位(22),装配好的上阀体(2)和下阀体(3)相合四个面均设置有流向通孔(23),通孔(23)上下设置与管道法兰连接的螺钉固定定位孔(24),阀体内腔形成四条交叉式的棱柱面(25),棱柱面(25)上下交叉的中心点分别为阀杆(7)中轴点和蝶板定位轴(5)中轴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光周李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瓯明流体铸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