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零部件的托运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9845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0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零部件的托运支架,包括框架,框架包括上层框架和下层框架,上层框架和下层框架通过位于四个角上的纵向支撑杆连接在一起,上层框架和下层框架相对应的四个边和两个对角线上分别设有若干个贯穿框架的立柱,立柱包括外套筒以及一端位于外套筒内部的内套筒,且内套筒与外套筒重叠部分的尺寸可调,内套筒的顶端为中空型结构,中空型结构的外圆周上设有固定孔,对待转移零部件进行支撑的支撑垫安装在中空型结构内部。该种用于零部件的托运支架通过设置了位置可以自由移动的外套筒,以及高度可以自由调节的内套筒,保证了外套筒和内套筒可以根据待转运零部件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了不同零部件转运的通用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零部件的托运支架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零部件的托运支架。
技术介绍
生产车间需要对不同的零部件进行搬运,尤其是各汽车主机厂,涉及的工艺、零部件更是繁多,如,在涂装过程中必然用到涂装辅具,而汽车涂装辅具种类多、用量大,造成现场各类辅具存放非常乱,而且大量辅具在运输过程中,因上下挤压,经常出现辅具挤压后出现变形,甚至直接导致辅具报废等问题。同样的,白车身在从一个工位移动到另一个工位时,也存在运输的问题,如果运输不当,会对白车身的表面产生磕碰等缺陷,影响白车身的质量。现有的转运工具功能单一,对于不同的车型的转运存在通用性的问题,如,无法满足多种款型的白车身的转运,更无法满足与其他零部件的转运的通用性的问题,从而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零部件的托运支架,其目的是满足多种零部件的转运对转运工具的通用性要求,同时,通过缓冲装置的设置,避免了零部件的表面受到磕碰导致的质量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用于零部件的托运支架包括框架,所述的框架包括上层框架和下层框架,上层框架和下层框架通过位于四个角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零部件的托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运支架包括框架(1),所述的框架包括上层框架(11)和下层框架(12),上层框架(11)和下层框架(12)通过位于四个角上的纵向支撑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上层框架(11)和下层框架(12)相对应的四个边和两个对角线上分别设有若干个贯穿框架(1)的立柱(2),所述的立柱(2)包括外套筒(21)以及一端位于外套筒(21)内部的内套筒(22),且所述的内套筒(22)与外套筒(21)重叠部分的尺寸可调,所述的内套筒(22)的顶端为中空型结构,中空型结构的外圆周上设有固定孔,对待转移零部件进行支撑的支撑垫(3)安装在中空型结构内部,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上层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零部件的托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运支架包括框架(1),所述的框架包括上层框架(11)和下层框架(12),上层框架(11)和下层框架(12)通过位于四个角上的纵向支撑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上层框架(11)和下层框架(12)相对应的四个边和两个对角线上分别设有若干个贯穿框架(I)的立柱(2),所述的立柱(2)包括外套筒(21)以及一端位于外套筒(21)内部的内套筒(22),且所述的内套筒(22)与外套筒(21)重叠部分的尺寸可调,所述的内套筒(22)的顶端为中空型结构,中空型结构的外圆周上设有固定孔,对待转移零部件进行支撑的支撑垫(3)安装在中空型结构内部,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上层框架(11)和下层框架(12)每一组对应的边上均设有容纳外套筒(21)的导轨(13),所述的导轨(13)的两侧均为锯齿状,且两侧的锯齿同时凹进,同时凸出,所述的外套筒(21)与上层框架(11)、下层框架(12)配合部位的外圆周上设有弹性卡(23),弹性卡(23)上设有与导轨(13)上的锯齿状结构配合的头部,外套筒(21)在导轨(13)上移动,并通过弹性卡(23)与导轨(13)上的锯齿状配合固定;所述的下层框架(12)的四个角上设有便于托运支架移动的滚轮(4);所述的上层框架(11)的其中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刘萍方崇武童培易唐萍刘国莉晋启云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顺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