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内后视镜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车内零部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用内后视镜结构。
技术介绍
在机动车
,后视镜目前是不可或缺的零部件之一。但是现有的后视镜结构,有的与车身顶棚之间为固定连接结构,有的是活动连接,但调节后视镜角度时却需要手动调节,而一些自动调节的,却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且容易损坏,这样,不但增加了整车生产的成本,而且增加了后视镜发生故障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后视镜全方位自动角度调整,且性能可靠的车用内后视镜结构。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车用内后视镜结构,包括后视镜本体,所述的后视镜本体通过连接杆与车身顶棚活动连接,连接杆上设置沿连接杆一周的齿牙部,车身顶棚上同时安装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齿轮与连接杆上的齿牙部啮合,所述的驱动电机转动时,驱动齿轮设置为能够带动连接杆转动的结构,所述的驱动电机与能够控制驱动齿轮转动的控制部件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沿连接杆一周的齿牙部上的多个齿牙设置为呈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内后视镜结构,包括后视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视镜本体(1)通过连接杆(2)与车身顶棚(3)活动连接,连接杆(2)上设置沿连接杆(2)一周的齿牙部(4),车身顶棚(3)上同时安装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驱动齿轮(6)与连接杆(2)上的齿牙部(4)啮合,所述的驱动电机(5)转动时,驱动齿轮(6)设置为能够带动连接杆(2)转动的结构,所述的驱动电机(5)与能够控制驱动齿轮(5)转动的控制部件(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内后视镜结构,包括后视镜本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视镜本体(I)通过连接杆(2)与车身顶棚(3)活动连接,连接杆(2)上设置沿连接杆(2) —周的齿牙部(4),车身顶棚(3)上同时安装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驱动齿轮(6)与连接杆(2)上的齿牙部(4)啮合,所述的驱动电机(5)转动时,驱动齿轮(6)设置为能够带动连接杆(2)转动的结构,所述的驱动电机(5)与能够控制驱动齿轮(5)转动的控制部件(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内后视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沿连接杆(2)—周的齿牙部(4)上的多个齿牙设置为呈轴向布置的结构,每个齿牙之间设置为存在间隙的结构,驱动齿轮(6)上的多个齿轮齿牙之间设置为存在间隙的结构,驱动齿轮(6)上的齿轮齿牙与齿牙部(4)上的齿牙相互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内后视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视镜本体(I)与连接杆(2)下端部活动连接,连接杆(2)下端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劭瑾,余庆耕,吴学勇,
申请(专利权)人:富卓汽车内饰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