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箱连接装置和铁路平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4910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7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运输箱连接装置和铁路平车,其中,该运输箱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拉杆座、第二拉杆座、拉杆、第一销和第二销;第一拉杆座用于固定于运输箱侧梁上,第二拉杆座用于固定于车体侧梁上,第一拉杆座设置有与车体侧面垂直的第一连接槽,第二拉杆座设置有与车体侧面垂直的第二连接槽;拉杆为长片形结构,拉杆的第一端夹设于第一连接槽中,且通过第一销与第一拉杆座铰接,第一销的轴线与车体侧面平行设置,拉杆的第二端夹设于第二连接槽中,且通过第二销与第二拉杆座铰接,第二销的轴线与车体侧面平行设置,拉杆的厚度方向与车体侧面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拉杆断裂而造成事故,节约了拉杆装卸作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输箱连接装置和铁路平车
本技术涉及车辆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运输箱连接装置和铁路平车。
技术介绍
在铁路运输车辆中,铁路平车主要用于运输车辆、大型梁件等有限种类货物,为增加其运输货物种类,使其具备运输大宗散装货物的能力,现有铁路平车设置有多个用于装载散装货物的运输箱,以实现对煤炭、焦炭、粮食等大宗散装货物的运输,将运输箱卸下后,便可恢复原有铁路平车运输车辆、大型梁件等有限种类货物的功能。图1为现有铁路平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2中A所示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图3所示,现有铁路平车主要包括车体100、多个运输箱200和运输箱连接装置300,其中,多个运输箱200排列设置于车体100上,车体100两侧面均设置有车体侧梁110,运输箱200两侧面底部均设置有运输箱侧梁210,运输箱侧梁210设置于车体侧梁110顶部,每个运输箱200通过运输箱连接装置300与车体100连接,车体100两侧面各设置有一个运输箱连接装置300,运输箱连接装置300包括拉杆310、第一拉杆座320、第二拉杆座330、第一销340和第二销350,第一拉杆座320固定设置于运输箱侧梁210上,第二拉杆座330固定设置于车体侧梁110上,第一拉杆座320设置有与车体100侧面平行的第一连接槽321,第二拉杆座330设置有与车体100侧面平行的第二连接槽331,拉杆310为长片形结构,拉杆310的一端夹设于第一连接槽321中,且通过第一销340与第一拉杆座320铰接,拉杆310的另一端夹设于第二连接槽331中,且通过第二销350与第二拉杆座330铰接,第一销340和第二销350的轴线均与车体100侧面垂直。现有运输箱连接装置在实际应用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缺陷:在铁路平车行驶时,会发生沿车体侧面的垂直方向的横向窜动,由于该横向窜动使拉杆抗弯矩能力差的厚度方向遭受到较大的横向弯矩,进而导致拉杆断裂而造成事故,此外,当拉杆装卸时,由于第一销和第二销的轴线均与车体侧面垂直,受到运输箱侧梁和车体侧梁的影响,第一销和第二销没有足够的装卸空间,拉杆装卸作业费工,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运输箱连接装置和铁路平车,解决现有运输箱连接装置中拉杆容易断裂而造成事故,且拉杆装卸作业费工,费时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运输箱连接装置,其中,包括第一拉杆座、第二拉杆座、拉杆、第一销和第二销;所述第一拉杆座用于固定于运输箱侧梁上,所述第二拉杆座用于固定于车体侧梁上,所述第一拉杆座设置有与车体侧面垂直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拉杆座设置有与车体侧面垂直的第二连接槽;所述拉杆为长片形结构,所述拉杆的第一端夹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槽中,且通过所述第一销与所述第一拉杆座铰接,所述第一销的轴线与所述车体侧面平行设置,所述拉杆的第二端夹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槽中,且通过所述第二销与所述第二拉杆座铰接,所述第二销的轴线与所述车体侧面平行设置,所述拉杆的厚度方向与所述车体侧面平行设置。如上所述的运输箱连接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拉杆座还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的一面用于固定于运输箱侧梁上,所述第一基板的另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槽。如上所述的运输箱连接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拉杆座包括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槽。[0011 ] 如上所述的运输箱连接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销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拉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开设的孔中。如上所述的运输箱连接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拉杆座还包括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的一面用于固定于车体侧梁上,所述第二基板的另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槽。如上所述的运输箱连接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销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拉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连接板开设的孔中。如上所述的运输箱连接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销沿轴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销轴向运动的轴向定位部,所述第二销沿轴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销轴向运动的轴向定位部。如上所述的运输箱连接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销和所述第二销均为圆柱销。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铁路平车,包括车体和一个或多个运输箱,其中,还包括本技术提供的运输箱连接装置,每个所述运输箱的两侧面均通过一个或多个所述运输箱连接装置与所述车体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运输箱连接装置和铁路平车,由于拉杆的厚度方向与车体侧面平行设置,当铁路平车行驶时,沿车体侧面的垂直方向的横向窜动使拉杆遭受的横向弯矩,不会作用在拉杆抗弯矩能力差的厚度方向,而是作用在拉杆抗弯矩能力强的宽度方向,进而提高了拉杆的抗弯能力,避免拉杆断裂而造成事故;再者,由于第一销和第二销的轴线与车体侧面平行设置,第一销和第二销的轴线方向不会受到位于车体侧面的运输箱侧梁和车体侧梁的影响,保证第一销和第二销具有足够的装卸空间,节约了拉杆装卸作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铁路平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2中A所示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运输箱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运输箱连接装置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车体;110-车体侧梁;200-运输箱;210-运输箱侧梁;300-运输箱连接装置;310-拉杆;320-第一拉杆座;321-第一连接槽;330-第二拉杆座;331-第二连接槽;340-第一销;350-第二销;410-拉杆;411-第一端;412-第二端;420-第一拉杆座;421-第一连接槽;422-第一连接板;423-第二连接板;424-第一基板;430-第二拉杆座;431-第二连接槽;432-第三连接板;433-第四连接板;434-第二基板;440-第一销;441-轴向定位部;450-第二销;451-轴向定位部。【具体实施方式】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运输箱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运输箱连接装置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6,本技术提供一种运输箱连接装置,其中,包括第一拉杆座420、第二拉杆座430、拉杆410、第一销440和第二销450 ;第一拉杆座420用于固定于运输箱侧梁210上,第二拉杆座430用于固定于车体侧梁21`0上,第一拉杆座420设置有与车体100侧面垂直的第一连接槽421,第二拉杆座430设置有与车体100侧面垂直的第二连接槽431 ;拉杆410为长片形结构,拉杆410的第一端411夹设于第一连接槽421中,且通过第一销440与第一拉杆座420铰接,第一销440的轴线与车体100侧面平行设置,拉杆410的第二端412夹设于第二连接槽431中,且通过第二销450与第二拉杆座412铰接,第二销450的轴线与车体100侧面平行设置,拉杆410的厚度方向与车体100侧面平行设置。第一拉杆座420可以为具有第一连接槽421的多种形式,第二拉杆座430也可以为具有第二连接槽431的多种形式,例如:将槽钢切割后制成,将钢板折弯制成,或将多个钢板焊接制成等。本技术提供的运输箱连接装置,由于拉杆的厚度方向与车体侧面平行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输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拉杆座、第二拉杆座、拉杆、第一销和第二销;所述第一拉杆座用于固定于运输箱侧梁上,所述第二拉杆座用于固定于车体侧梁上,所述第一拉杆座设置有与车体侧面垂直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拉杆座设置有与车体侧面垂直的第二连接槽;所述拉杆为长片形结构,所述拉杆的第一端夹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槽中,且通过所述第一销与所述第一拉杆座铰接,所述第一销的轴线与所述车体侧面平行设置,所述拉杆的第二端夹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槽中,且通过所述第二销与所述第二拉杆座铰接,所述第二销的轴线与所述车体侧面平行设置,所述拉杆的厚度方向与所述车体侧面平行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拉杆座、第二拉杆座、拉杆、第一销和第二销; 所述第一拉杆座用于固定于运输箱侧梁上,所述第二拉杆座用于固定于车体侧梁上,所述第一拉杆座设置有与车体侧面垂直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拉杆座设置有与车体侧面垂直的第二连接槽; 所述拉杆为长片形结构,所述拉杆的第一端夹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槽中,且通过所述第一销与所述第一拉杆座铰接,所述第一销的轴线与所述车体侧面平行设置,所述拉杆的第二端夹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槽中,且通过所述第二销与所述第二拉杆座铰接,所述第二销的轴线与所述车体侧面平行设置,所述拉杆的厚度方向与所述车体侧面平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杆座还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的一面用于固定于运输箱侧梁上,所述第一基板的另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杆座包括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永峰周晓坤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