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仁的定位结构及使用该定位结构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441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仁的定位结构及使用该定位结构的模具,在模具中将公模仁在下脱板与下夹板之间定位,其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下脱板,设置于公模仁的上端之上,其侧面设置有容置公模仁的上端的容置腔,公模仁的上端容纳设置于该容置腔中;下夹板,设置于公模仁的下端之下,对应所述容置腔的边缘垂直位置分布设置若干个定位孔;若干个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定位孔中;所述定位组件部分外露出所述定位孔,分布抵触于所述公模仁的下端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精确将模仁定位的优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中的定位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中将公模仁在下脱板与下夹板之间定位的定位结构及使用该定位结构的模具。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所示,为目前公知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部分110和下模部分120。其中,母模仁11 1设置于上模110,公模仁121设置于下模120。下模120包括下脱板122、下夹板123、下垫板124。为了使产品表面无模痕,关键技术就是需要将模仁精确定位。上述下脱板122上设置容置腔1221以容纳上述公模仁121的上端;上述下夹板123上线割公模仁121外形孔,将上述公模仁121卡扣于下夹板123的外形孔中,达到将公模仁121与母模仁111完全位置吻合的精确定位。另外,上述下夹板123与上述公模仁121之间利用固定组件125固定连接;在公模仁121的下方设置下垫板124来支撑公模仁121,防止公模仁121受力下陷。在利用模具批量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冲压过程中不断的给予的往复拉力,上述下夹板123上的外形孔磨损严重,不能长期保证上述公模仁121在水平方向上与母模仁111的精确定位,而且不利于模具的组装与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模仁定位结构,以实现将公模仁在下脱板与下夹板之间的精确定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模仁的定位结构,在模具中将公模仁在下脱板与下夹板之间定位,包括:下脱板,设置于公模仁的上端之上,其侧面设置有容置公模仁的上端的容置腔,公模仁的上端容纳设置于该容置腔中;下夹板,设置于公模仁的下端之下,对应所述容置腔的边缘垂直位置分布设置若干个定位孔;若干个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定位孔中;所述定位组件部分外露出所述定位孔,分布抵触于所述公模仁的下端外部。较优地,所述定位组件为T型插销。较优地,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将所述下夹板与所述公模仁固定连接的固定组件。-->较优地,所述固定组件为螺钉。相应地,本技术还公开一种具有模仁定位结构的模具,包括公模和母模,还包括:下脱板,设置于公模仁的上端之上,其侧面设置有容置公模仁的上端的容置腔,公模仁的上端容纳设置于该容置腔中;下夹板,设置于公模仁的下端之下,对应所述容置腔的边缘垂直位置分布设置若干个定位孔;若干个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定位孔中;所述定位组件部分外露出所述定位孔,分布抵触于所述公模仁的下端外部。较优地,所述定位组件为T型插销。较优地,还包括将所述下夹板与所述公模仁固定连接的固定组件。较优地,所述固定组件为螺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揭示的定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精确将模仁定位的优点;且由于减少了已知模具中的下垫板,有利于减短加工模具的工期,以及有利于模具的组装与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模具中模仁定位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模仁定位结构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下夹板上设置定位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予以说明。请参阅图2、图3所示,为一种拉伸、整形模具的结构示意简图。该模具包括上模部分110和下模部分120。其中,母模仁111设置于上模110,公模仁121设置于下模120。下模120包括下脱板122、下夹板123。上述下脱板122上设置容置腔1221以容纳上述公模仁121的上端,以将上述公模仁121的上端定位;上述下夹板123上,根据上述公模仁121的下端外边缘位于上述下夹板123的位置,分布设置若干个定位孔1231,利用定位组件126从上述下夹板123的一侧穿过上述定位孔1231,部分外露出上述定位孔1231,且抵触于上述公模仁121的下端,达到将公模仁121与母模仁111完全位置吻合的精确定位。较优地,如图3所示,在上述公模仁121的下端外边缘位于上述下夹板123的位置,均匀分布设置至少8个定位孔1231,以使透过上述定位孔1231的上述定位-->组件126抵触于上述公模仁121的下端外部四周,达到将上述公模仁121在水平位置定位的目的。另外,在上述公模仁121与上述下夹板123之间,利用固定组件125来固定连接,达到将上述公模仁121在垂直位置定位的目的。较优地,所述定位组件为T型插销。较优地,所述固定组件为螺钉。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模仁的定位结构,实现了将公模仁121在下脱板122与下夹板123之间定位,达到公模仁121与母模仁111两者精确定位的目的。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揭示的定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精确将模仁定位的优点;且由于减少了已知模具中的下垫板,有利于减短加工模具的工期,以及有利于模具的组装与拆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仁的定位结构,在模具中将公模仁在下脱板与下夹板之间定位,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脱板,设置于公模仁的上端之上,其侧面设置有容置公模仁的上端的容置腔,公模仁的上端容纳设置于该容置腔中;    下夹板,设置于公模仁的下端之下,对应所述容置腔的边缘垂直位置分布设置若干个定位孔;    若干个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定位孔中;    所述定位组件部分外露出所述定位孔,分布抵触于所述公模仁的下端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仁的定位结构,在模具中将公模仁在下脱板与下夹板之间定位,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脱板,设置于公模仁的上端之上,其侧面设置有容置公模仁的上端的容置腔,公模仁的上端容纳设置于该容置腔中;下夹板,设置于公模仁的下端之下,对应所述容置腔的边缘垂直位置分布设置若干个定位孔;若干个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定位孔中;所述定位组件部分外露出所述定位孔,分布抵触于所述公模仁的下端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仁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为T型插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仁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下夹板与所述公模仁固定连接的固定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仁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