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3768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其具有如下结构式:其中,式1中,所述m为6~14,n为8~14。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能够与丙烯酰胺发生聚合反应,制备得到的聚合产物受外界金属离子的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抗盐性,可以有效的提高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属于石油开采
。其具有如下结构式:其中,式1中,所述m为6~14,n为8~14。本专利技术所述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能够与丙烯酰胺发生聚合反应,制备得到的聚合产物受外界金属离子的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抗盐性,可以有效的提高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能。【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石油开采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多数主力油田的开采已经进入后期,现有的注水エ艺已经不能满足油田发展的需求,为了保证石油长期稳定供应、满足人类的需求,必须研究和发展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表面活性剂驱和聚合物驱作为三次采油中提高采收率的ー个重要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表面活性剂驱是指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促使油水增溶,改善岩石表面润湿性、改善流度比而提高驱油效率的一种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从技术上讲,表面活性剂驱是三次采油中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注水开发的合理继续,基本上不受含水率的限制,可获得很高的水驱残余油的采收率。但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价格昂贵,投资高,风险大,因而其使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聚合物驱与一般水驱相比,聚合物驱主要靠增加驱替液粘度,降低驱替液和被驱替液的流度比,从而扩大波及体积,提高原油采收率,聚合物驱可加速采油过程、改善经济效益、エ艺及设备较简单,成本较低。但是聚合物驱的采油效果受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影响较大,粘度大驱替效果好,但是易造成油藏堵塞,而粘度小驱替效果差,导致采收率降低。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克服表面活性剂驱和聚合物驱存在的问题,常将聚合物驱和表面活性剂驱组合形成二元复合驱,进行三次采油,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表面活性剂用量,进而降低三次采油的成本,另ー方面也可以在不降低驱替效率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聚合物的粘度,进而降低聚合物对油藏产生的堵塞问题,提高石油采收率。诸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3032055A公开了ー种使用含磺酸盐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组成的二元组合物的驱油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将0.01~5.0份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磺酸盐、0.01~3.0份的选自高分子量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改性聚丙烯酰胺或黄原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聚合物、90~99.9份的水混合,形成组合物后,用于温度为45~75°C、注入水的总矿化度为15000~32000mg/L、Mg2+含量为500~1200mg/L、Ca2+含量为200~500mg/L、水型为MgCl2型的油田驱油。上述技术中,通过在聚合物中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剤,形成二元复合驱体系,其与原油能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用于高温、高盐油藏驱油时,预测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达19.5%,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但是上述技术中,用于与聚合物复合形成二元驱的表面活性剂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经改性后形成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磺酸盐,而该表面活性剂由于其分子链上含有阴离子基团,其在高盐油藏中,极易与阳离子如Ca2+、Mg2+结合,形成沉淀,进而会导致二元驱油剂的驱油效果降低,而形成的沉淀还极易造成油层堵塞,影响驱油效果。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改性为阴离子型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后,再与聚合物复合形成二元驱,对高温高盐油藏进行驱油操作,而尚没有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进行适当改性后,将其作为功能性単体与丙烯酰胺等进行聚合反应,形成耐温抗盐的聚合物,用于高温高盐油藏驱油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经改性形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磺酸盐后,与聚合物复合形成二元驱时,用于高温高盐油藏时,由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磺酸盐中的阴离子易于高盐油藏中的Ca2+、Mg2+结合,形成沉淀,进而会导致二元驱油剂的驱油效果降低,且形成的沉淀还极易造成油层堵塞,影响驱油效果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改性的功能性単体,该单体能与丙烯酰胺等聚合,形成耐温抗盐的聚合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分子结构如式(I)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其特征在于,分子结构如式(I)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醇钠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 (2)混合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20~50°C条件下进行反应; (3)向所述步骤(2)中的反应产物中加入四氢呋喃、对氯甲基苯乙烯,混合均匀后,升温至20~50°C,继续反应,反应产物即为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以质量计,所述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醇钠添加量的比值为(5~20): (8~20)。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干,以质量计,所述步骤(1)中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与步骤(3)中的四氢呋喃、对氯甲基苯乙烯的添加量的比值为为(5~20):(50 ~300):(1 ~20)。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先将所述步骤(2)中的反应产物经减压蒸馏后再加入四氢呋喃、对氯甲基苯乙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干,所述减压蒸馏的条件为:温度为25~.45°C、真空度为 0.05 ~0.09MPa。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对制备得到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进行经抽滤,对滤液再进行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后得到的减压蒸馏产物经洗涤、过滤,得到的滤液经旋蒸后得到精制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干,所述减压蒸馏的条件为:温度为25~.45°C、真空度为0.05~0.09MPa ;所述旋蒸的条件为?.温度为25~45°C、真空度为0.05~0.09MPa。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蒸馏产物经丙酮洗涤。10.一种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用作聚合物驱功能単体的用途。【文档编号】C08G65/00GK103554463SQ201310521984【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9日 【专利技术者】田玉芹, 汪庐山, 朱荣娇, 杨斌, 刘承杰, 刘文业, 张冬会, 胡秋平, 靳彦欣, 刘军, 王聪, 刘巍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其特征在于,分子结构如式(1)所示:其中,式1中,所述m为6~14,n为8~14。FDA00004041187100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玉芹汪庐山朱荣娇杨斌刘承杰刘文业张冬会胡秋平靳彦欣刘军王聪刘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