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油机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35497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榨油机驱动方法,其包括步骤:A、设定最小工作电流、第一临界电流以及第二临界电流;B、接收到榨油启动信号后,检测榨油机的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以及C、如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小于最小工作电流,则驱动电机进行防卡料操作;如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大于等于第一临界电流,则驱动电机进行防卡机操作;如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大于等于第二临界电流,则驱动电机直接停机;否则,驱动电机进行正常压榨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榨油机驱动方法通过检测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判断榨油机的工作状态,从而进行相应的防卡料、防卡机操作以及停机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其包括步骤:A、设定最小工作电流、第一临界电流以及第二临界电流;B、接收到榨油启动信号后,检测榨油机的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以及C、如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小于最小工作电流,则驱动电机进行防卡料操作;如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大于等于第一临界电流,则驱动电机进行防卡机操作;如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大于等于第二临界电流,则驱动电机直接停机;否则,驱动电机进行正常压榨操作。本专利技术的通过检测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判断榨油机的工作状态,从而进行相应的防卡料、防卡机操作以及停机操作。【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控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家用榨油机一般都以螺旋榨油机为主,其原理是在螺杆外部套有榨膛,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螺杆在榨膛里旋转,油料(如花生、瓜子等)在螺杆与榨膛之间的空间内以方便被螺杆挤压,另一方便油料间相互挤压,使得油料中的油脂被压榨出来,沿榨膛流走,余下的油渣继续在螺杆的带动下从螺杆末端送出。为了达到较好的压榨效果,螺杆的直径是不变的、螺杆上的螺纹深度是逐渐减少的,这样螺杆在榨膛内转动时,螺杆上的螺纹既能推动油料向前推进,又能向外反转,同时靠近螺杆螺纹表面的油料还随着螺杆转动。这样榨膛内的每个油料微粒都不是等速度、同方向运动,而是油料微粒之间也存在相对运动,这样进一步提高了榨油机的出油率。然而螺杆和榨膛的这种结构容易造成榨膛内螺杆卡死,这时需要立即停车,消除梗阻,或重新装配好之后再启动压榨。如发生卡死现象时,仍然强行进行压榨,有可能将驱动螺杆转动的电机烧坏、驱动机构损坏或是榨膛挤爆,更严重的可能引起火灾隐患。故,有必要提供一种,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检测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判断榨油机的工作状态,从而进行相应的防卡料、防卡机操作以及停机操作;以解决现有的榨油机容易出现卡机、爆膛现象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其包括步骤: A、设定最小工作电流、第一临界电流以及第二临界电流; B、接收到榨油启动信号后,检测所述榨油机的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以及 C、如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小于所述最小工作电流,则所述驱动电机进行防卡料操作;如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临界电流,则所述驱动电机进行防卡机操作;如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大于等于所述第二临界电流,则所述驱动电机直接停机;否则,所述驱动电机进行正常压榨操作。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所述步骤C包括: 如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小于所述最小工作电流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设定时间,则所述驱动电机进行反转操作后,再正常驱动所述驱动电机。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如在第二设定时间内,所述驱动电机进行防卡料操作的次数大于第一设定值,则所述驱动电机直接停机。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所述步骤C包括: 如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临界电流时,则所述驱动电机进行反转操作后,再正常驱动所述驱动电机。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所述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设置有步骤: Al、接收所述榨油机的上电信号时,所述驱动电机进行反转操作后复位。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所述还包括步骤: Cl、接收到暂停信号时,所述驱动电机进行反转操作后待机。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所述还包括步骤: C2、接收到停机信号时,所述驱动电机进行反转操作后停机。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所述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设置有步骤: A2、检测所述榨油机的工作电压是否达到设定电压,如未达到所述设定电压,则进行报m目O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所述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设置有步骤: A3、检测所述榨油机的物料口是是否放置有油料,如未检测到油料,则进行报警。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所述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设置有步骤: A4、检测所述榨油机的榨膛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所述榨膛温度达到所述设定温度后,转到步骤B。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检测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判断榨油机的工作状态,从而进行相应的防卡料、防卡机操作以及停机操作;解决了现有的榨油机容易出现卡机、爆膛现象的技术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的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的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作详细介绍。请参照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的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本优选实施例的包括: 步骤S101,设定最小工作电流、第一临界电流以及第二临界电流; 步骤S102,接收到榨油启动信号后,检测榨油机的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 步骤S103,如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小于最小工作电流,则驱动电机进行防卡料操作;如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大于等于第一临界电流,则驱动电机进行防卡机操作;如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大于等于第二临界电流,则驱动电机直接停机;否则,驱动电机进行正常压榨操作; 本优选实施例的结束于步骤S103。下面根据图1详细说明本优选实施例的的各步骤的具体流程。榨油机的螺杆与榨膛之间的相对运动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螺杆转动来实现的,如榨膛内出现螺杆卡死的现象,必然会造成电机的驱动电流过大;同时如油料卡住没有完全进入榨膛也必然会造成电机空转或半空转,使得电机的驱动电流过小。根据这个原理,在榨油机工作之前,设计人员会根据经验值设定最小工作电流、第一临界电流以及第二临界电流。最小工作电流是指榨油机在正常工作时驱动电机旋转的最小电流(具有负载时),如榨油机的榨腔内没有油料或油料不足,则驱动电机在短时间内无法达到该最小工作电流;因此如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在一段时间内一直小于最小工作电流,即可判断油料入口发生了卡油料的现象(即油料堆积在油料入口,而没有进入到榨腔内,导致螺杆处于空转状态)。第一临界电流是指榨油机在正常工作时驱动电机旋转的最大电流,如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超过了第一临界电流,则判断螺杆将要或已经处于卡死状态,这时需要及时解除该卡死状态以防止驱动电机烧坏。第二临界电流是指榨油机内部发生短路时所产生的大电流,一般为上千毫安级,这时榨油机应立即停止工作,并需要专业人员对榨油机进行整机检查。在步骤SlOl中,用户或专业人员根据需要对上述的最小工作电流、第一临界电流以及第二临界电流进行设定,随后转到步骤S102。在步骤S102中,在步骤SlOl中将各个电流控制值设定好之后,在本步骤中接收用户的榨油启动信号。接收用户的榨油启动信号后,会检测榨油机的工作电压、榨油机的物料口的油料情况以及榨油机的榨膛温度。首先检测榨油机的工作电压是否达到设定电压,如未达到设定电压则进行报警;随后检测榨油机的物料口是否放置有油料,如未检测到油料,则进行报警;最后检测榨油机的榨膛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当榨膛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开始榨油操作,同时检测榨油机的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随后转到步骤S103。优选的,这里接收到榨油机的上电信号时,驱动电机可以进行反转操作后复位,再开始榨油操作,这样可以避免榨油机启动时发生的卡机和卡料。在步骤S103中,榨油机在榨油过程中会实时监控榨油机的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并将该驱动电流与上述的电流控制值进行比较;其中第二临界电流的优先级别最高,其次是第一临界电流,最后是最小工作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榨油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设定最小工作电流、第一临界电流以及第二临界电流;B、接收到榨油启动信号后,检测所述榨油机的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以及C、如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小于所述最小工作电流,则所述驱动电机进行防卡料操作;如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临界电流,则所述驱动电机进行防卡机操作;如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大于等于所述第二临界电流,则所述驱动电机直接停机;否则,所述驱动电机进行正常压榨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尊贺永明邓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至爱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