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胎半成品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328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胎半成品压合装置,属于轮胎生产装置领域。为了克服人工安装气门嘴存在劳动强度大,气门嘴与胎筒结合力小,胎筒利用率低,回胶量多,半成品合格率太低的不足。其结构特征是,风缸轴上设有定位接头,风缸与电控阀相连,电控阀与配电柜相连,配电柜与脚踏电开关相连,操作台上设有气囊、压嘴子器。由于采用内胎半成品压合装置,实现了机械化流水生产,从而满足劳动强度低,气门嘴与胎筒结合力大,胎筒利用率高,回胶量小,半成品合格率高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内胎半成品安气门嘴。(*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轮胎生产装置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内胎半成品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内胎生产过程中,半成品胎筒裁断后进行冲孔、安装气门嘴。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用人工安装气门嘴,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不需专门设备,易于组织生产;其不足是:劳动强度大,气门嘴与胎筒结合力小,胎筒利用率低,回胶量太多,半成品合格率太低。由于现有人工安装气门嘴存在劳动强度大,气门嘴与胎筒结合力小,胎筒利用率低,回胶量太多,半成品合格率太低的不足,内胎生产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劳动强度低,气门嘴与胎筒结合力大,胎筒利用率高,回胶量小,半成品合格率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人工安装气门嘴存在劳动强度大,气门嘴与胎筒结合力小,胎筒利用率低,回胶量太多,半成品合格率太低的不足,提供一种内胎半成品压合装置,实现机械化流水作业,从而满足劳动强度低,气门嘴与胎筒结合力大,胎筒利用率高,回胶量小,半成品合格率高的要求。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胎半成品压合装置,设有支架,支架下方的操作台上方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气囊、压嘴子器,支架上方固定有风缸,风缸轴上设有定位接头,风缸与电控阀相连,电控阀与配电柜相连,配电柜与脚踏电开关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内胎半成品压合装置,安气门嘴-->实现了机械化流水生产,从而满足满足劳动强度低,气门嘴与胎筒结合力大,胎筒利用率高,回胶量小,半成品合格率高的要求。本技术适用于内胎半成品安气门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一种示意图,也是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1.风缸,2.支架,3.定位接头,4.压嘴子器,5.气门嘴,6.半成品胎筒,7.气囊,8.脚踏电开关,9.配电柜,10.电控阀,11.气源。具体实施方式在图中,支架2上方设有风缸1,风缸1轴上设有定位接头3,风缸1与电控阀10相连,电控阀10与配电柜9相连,配电柜9与脚踏电开关8电相连;支架2的操作台上设有气囊7,将半成品胎筒6置于气囊7与压嘴子器4之间,并将压嘴子器4套在气门嘴5上,踏动脚踏电开关8则气源11向风缸1供气,通过配电柜9上的时间继电器控制电控阀10,保证压合时间。由于采用内胎半成品压合装置,安气门嘴实现了机械化流水生产,从而满足满足劳动强度低,气门嘴与胎筒结合力大,胎筒利用率高,回胶量小,半成品合格率高的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胎半成品压合装置,设有支架,其特征是:支架下方的操作台上方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气囊、压嘴子器,支架上方固定有风缸,风缸轴上设有定位接头,风缸与电控阀相连,电控阀与配电柜相连,配电柜与脚踏电开关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胎半成品压合装置,设有支架,其特征是:支架下方的操作台上方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气囊、压嘴子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章永
申请(专利权)人: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